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61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包括:MCU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红外测距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显示模块、喇叭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MCU控制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自动测温设备工作;供电模块用于给自动测温设备进行供电;红外测距模块包括红外对管,用于感应是否有人体靠近并将数据发送给MCU控制模块;红外测温模块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体温并将数据发送给MCU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红外测距模块和红外测温模块的结合,可以实现自动工作和自动测温,无需工作人员过多操作,可以防止测温流于形式,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效果好的优点,可以提升防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
本技术涉及测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新冠病毒的流行,急需一种无接触、低成本、快速的测试人体是否发烧的途径来快速识别潜在的感染人员,现在一般是通过测量人员的额温和手温的方式来初步筛查感染人员。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关口配备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手持额温枪对经过的人员进行测量,这种方式使用额温枪测试温度需要测试员手持测试仪对准经过的人员额头,手动按下测试按键测量,使用非常的不方便,给测试人员带了很大麻烦,并且采用这种测量方式,随着疫情的有所好转,测试人员积极性下降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最后变成走形式,不能严格测试体温和筛查,给社会增加了潜在的风险。另一种是通过门禁带红外热成像测温的设备远距离感应人体进行测试,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远距离实现测温,但是由于红外线的特性,距离超过0.3米,测温的稳定性变差,精度变低,另外,整个设备的成本非常高,不利于普及。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包括:MCU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红外测距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显示模块、喇叭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所述自动测温设备工作;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进行供电;所述红外测距模块包括红外对管,用于感应是否有人体靠近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体温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信息;所述喇叭模块用于播报声音信息;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设备和/或云端进行通信。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接口,所述供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和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单元,所述锂电池用于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给所述设备供电。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为NB-IoT模块。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可以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还包括RS485通讯模块,所述RS485通讯模块包括一RS485通讯接口,可以用于与支持RS485接口的设备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还包括模式切换开关,所述模式切换开关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模式切换开关用于切换摄氏度和华氏度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一SPIFlash芯片。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数码管。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红外测距模块和红外测温模块的结合,可以实现自动工作和自动测温,无需工作人员过多操作,可以防止测温流于形式,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效果好的优点,可以提升防疫效果;同时本方案的实现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推广;具有通信模块和多种通信接口,方便数据交换以及为其他设备拓展测温功能,使用范围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模块连接框图。图2A至图2D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MCU控制模块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红外测距模块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红外测温模块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存储模块的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SB接口的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电路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电路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喇叭模块的电路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模式切换开关的电路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通信模块的电路图。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RS485通讯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包括:MCU控制模块1,以及分别与所述MCU控制模块1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2、红外测距模块3、红外测温模块4、显示模块5、喇叭模块6、存储模块7、通信模块8。具体地:所述MCU控制模块1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所述自动测温设备工作,包括一MCU,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MCU选用STM32f10xrxt2系列芯片。所述供电模块2用于给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进行供电,本实施例中包括供电接口、锂电池、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单元,所述供电接口用于外接电源给所述自动测温设备供电,以及给所述锂电池进行充电,可以使用USB接口,所述锂电池可以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进行供电,提升了续航能力和适应性。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施例的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电路图。请参阅图3,所述红外测距模块3包括红外对管,通过接受发射的红外线,用于感应是否有人体靠近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1。请参阅图4,所述红外测温模块4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体温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1。所述显示模块5用于显示信息,如温度信息、报警信息等内容,所述显示模块5可以选用液晶显示屏、OLED屏等。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5选用LED数码管,用于显示温度,具有成本低的优点。请结合参阅图9,所述喇叭模块6用于播报声音信息,如温度数据、报警信息等。当然,本方案的其他实施例也可以使用指示灯等手段来进行提示和报警。所述存储模块7用于存储数据,请参阅图5,所述存储模块7包括一SPIFlash芯片,可以用于存储供喇叭播放的音频源,也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等。所述通信模块8用于与外界设备和/或云端进行通信。请参阅图11,所述通信模块8选用NB-IoT模块,可以通过物联网与外界的设备或者云端通信,方便将数据传输给其他设备或者保存在云端,或者也可以选用蓝牙模块,通过蓝牙与外界设备或云端电性连接。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还包括USB接口11,所述USB接口11可以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可以传输数据,也可以将所述自动设备通过USB接口11与其他没有测温功能的设备连接,帮助没有测温功能的设备拓展测温功能。请参阅图12,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还包括RS485通讯模块9,所述RS485通讯模块9包括一RS485通讯接口,可以用于与支持RS485接口的设备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可以用于帮助带RS485接口的设备扩展测温功能,使得本设备的实用场景和功能更加丰富。请参阅图10,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还包括模式切换开关10,所述模式切换开关10与所述MCU控制模块1电性连接,用于切换摄氏度和华氏度,使得所述自动测温设备切换是以摄氏度进行工作还是以华氏度进行工作,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使用时,可以将本设备固定放置,被测试人员将手部或额头等部位靠近所述自动测温设备,所述红外测距模块3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红外测距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显示模块、喇叭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n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所述自动测温设备工作;/n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进行供电;/n所述红外测距模块包括红外对管,用于感应是否有人体靠近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n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体温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n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信息;/n所述喇叭模块用于播报声音信息;/n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n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设备和/或云端进行通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红外测距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显示模块、喇叭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
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所述自动测温设备工作;
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自动测温设备进行供电;
所述红外测距模块包括红外对管,用于感应是否有人体靠近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体温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信息;
所述喇叭模块用于播报声音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设备和/或云端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接口,所述供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红外对管的自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和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单元,所述锂电池用于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给所述设备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佑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