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61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包括电机、电动伸缩杆、铰链、减速转座、内齿轮环、中间齿轮、主齿轮、托板以及摩擦带,电机固定在安装底座内部,托板装配在电机上端面,电机上端面连接有主齿轮,减速转座设置在电机上侧,中间齿轮装配在主齿轮右侧,内齿轮环固定在减速转座内壁,摩擦带装配在托板和减速转座之间,电动伸缩杆装配在减速转座左端面,铰链装配在减速转座上端面,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远程红外热成像不方便调节角度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远程红外热成像多角度调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属于红外热成像

技术介绍
红外热成像原理并不神秘,从物理学原理分析,人体就是一个自然的生物红外辐射源,能够不断向周围发射和吸收红外辐射。正常人体的温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特征性,机体各部位温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热场。当人体某处发生疾病或功能改变时,该处血流量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人体局部温度改变,表现为温度偏高或偏低。根据这一原理,通过热成像系统采集人体红外辐射,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形成伪色彩热图,利用专用分析软件,经专业医师对热图分析,判断出人体病灶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和病变的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红外热成像设备通过远程连接时,需要保证其工作角度灵活可控,现有的远程红外热成像不方便调节角度使用,现在急需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远程红外热成像多角度调节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包括热成像主体、发射模块、角度调节机构以及安装底座,所述发射模块设置在热成像主体前端面,所述安装底座固定在热成像主体下端面,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热成像主体下侧,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电机、电动伸缩杆、铰链、减速转座、内齿轮环、中间齿轮、主齿轮、托板以及摩擦带,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底座内部,所述托板装配在电机上端面,所述电机上端面连接有主齿轮,所述减速转座设置在电机上侧,所述中间齿轮装配在主齿轮右侧,所述内齿轮环固定在减速转座内壁,所述摩擦带装配在托板和减速转座之间,所述电动伸缩杆装配在减速转座左端面,所述铰链装配在减速转座上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发射模块通过内置信号发射器、蓄电池和单片机,所述电动伸缩杆和电机与单片机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单片机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与单片机双向数据连接,单片机通过信号发射器接收信号控制电动伸缩杆和电机的电流通断。进一步地,所述热成像主体与发射模块电性相连接,发射模块为热成像主体提供电源,发射模块接收热成像主体发出的数据讯号并通过无线电波形式发出。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上端面设有凹槽,且摩擦带嵌入在凹槽内部,所述摩擦带上端面与减速转座摩擦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主齿轮、中间齿轮、内齿轮环啮合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电机、电动伸缩杆、铰链、减速转座、内齿轮环、中间齿轮、主齿轮、托板以及摩擦带,该设计方便远程红外线热成像多角度调节使用,解决了原有远程红外热成像不方便调节角度使用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多角度使用效果。因发射模块通过内置信号发射器、蓄电池和单片机,电动伸缩杆和电机与单片机输出端电性连接,蓄电池与单片机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发射器与单片机双向数据连接,单片机通过信号发射器接收信号控制电动伸缩杆和电机的电流通断,该设计通过发射模块便于远程接收信号并控制电动伸缩杆和电机通断电,因托板上端面设有凹槽,且摩擦带嵌入在凹槽内部,摩擦带上端面与减速转座摩擦接触,该设计防止减速转座自转,因主齿轮、中间齿轮、内齿轮环啮合转动,该设计通过电机依次带动主齿轮、中间齿轮、内齿轮环转动,进而带动减速转座减速转动,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远程红外热成像多角度调节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中角度调节机构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中:1-热成像主体、2-发射模块、3-角度调节机构、4-安装底座、31-电机、32-电动伸缩杆、33-铰链、34-减速转座、35-内齿轮环、36-中间齿轮、37-主齿轮、38-托板、39-摩擦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包括热成像主体1、发射模块2、角度调节机构3以及安装底座4,发射模块2设置在热成像主体1前端面,安装底座4固定在热成像主体1下端面,角度调节机构3设置在热成像主体1下侧。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电机31、电动伸缩杆32、铰链33、减速转座34、内齿轮环35、中间齿轮36、主齿轮37、托板38以及摩擦带39,电机31固定在安装底座4内部,托板38装配在电机31上端面,电机31上端面连接有主齿轮37,减速转座34设置在电机31上侧,中间齿轮36装配在主齿轮37右侧,内齿轮环35固定在减速转座34内壁,摩擦带39装配在托板38和减速转座34之间,电动伸缩杆32装配在减速转座34左端面,铰链33装配在减速转座34上端面,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远程红外热成像不方便调节角度使用的问题。发射模块2内置信号发射器、蓄电池和单片机,电动伸缩杆32和电机31与单片机输出端电性连接,蓄电池与单片机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发射器与单片机双向数据连接,单片机通过信号发射器接收信号控制电动伸缩杆32和电机31的电流通断,该设计通过发射模块2便于远程接收信号并控制电动伸缩杆32和电机31通断电,热成像主体1与发射模块2电性相连接,发射模块2为热成像主体1提供电源,发射模块2接收热成像主体1发出的数据讯号并通过无线电波形式发出,该设计通过发射模块2接收热成像主体1采集的数据并发送。托板38上端面设有凹槽,且摩擦带39嵌入在凹槽内部,摩擦带39上端面与减速转座34摩擦接触,该设计防止减速转座34自转,主齿轮37、中间齿轮36、内齿轮环35啮合转动,该设计通过电机31依次带动主齿轮37、中间齿轮36、内齿轮环35转动,进而带动减速转座34减速转动,安装底座4内部开设有安装孔,该设计便于热成像主体1安装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将热成像主体1沿安装底座4固定在指定位置,通过对热成像主体1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可知,发射模块2通过内置信号发射器、蓄电池和单片机,信号发射器接收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信号发射器接收信号控制电动伸缩杆32和电机31的电流通断,进而控制电动伸缩杆32伸长和收缩,使热成像主体1沿铰链33旋转角度,单片机控制电机31电流的通断,电机31通过主齿轮37、中间齿轮36、内齿轮环35带动减速转座34减速转动,使热成像主体1左右旋转角度,通过摩擦带39使减速转座34和托板38之间具有一定摩擦力,防止减速转座34发生自转;热成像主体1与发射模块2电性相连接,发射模块2内的蓄电池为热成像主体1提供电能,发射模块2接收热成像主体1发出的数据讯号并通过无线电波形式发出,使热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包括热成像主体、发射模块、角度调节机构以及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块设置在热成像主体前端面,所述安装底座固定在热成像主体下端面,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热成像主体下侧;/n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电机、电动伸缩杆、铰链、减速转座、内齿轮环、中间齿轮、主齿轮、托板以及摩擦带,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底座内部,所述托板装配在电机上端面,所述电机上端面连接有主齿轮,所述减速转座设置在电机上侧,所述中间齿轮装配在主齿轮右侧,所述内齿轮环固定在减速转座内壁,所述摩擦带装配在托板和减速转座之间,所述电动伸缩杆装配在减速转座左端面,所述铰链装配在减速转座上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包括热成像主体、发射模块、角度调节机构以及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块设置在热成像主体前端面,所述安装底座固定在热成像主体下端面,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热成像主体下侧;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电机、电动伸缩杆、铰链、减速转座、内齿轮环、中间齿轮、主齿轮、托板以及摩擦带,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底座内部,所述托板装配在电机上端面,所述电机上端面连接有主齿轮,所述减速转座设置在电机上侧,所述中间齿轮装配在主齿轮右侧,所述内齿轮环固定在减速转座内壁,所述摩擦带装配在托板和减速转座之间,所述电动伸缩杆装配在减速转座左端面,所述铰链装配在减速转座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红外热成像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块通过内置信号发射器、蓄电池和单片机,所述电动伸缩杆和电机与单片机输出端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鑫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