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234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左旋行星小齿轮、右旋太阳轮、左旋太阳轮、右旋行星小齿轮,差速器壳体包括左壳和右壳,左旋太阳轮、右旋太阳轮分别设置在左壳的左安装腔和右壳的右安装腔中,右壳设置有与左旋行星小齿轮对应的安装孔一、与右旋行星小齿轮对应的盲孔一,左壳设置有与盲孔一位置对应的盲孔二,盲孔一和盲孔二构成安装孔二,左旋行星小齿轮设置在安装孔一中,右旋行星小齿轮设置在安装孔二中,左旋行星小齿轮同时与右旋太阳轮、右旋行星小齿轮通过螺旋齿啮合,右旋行星小齿轮与左旋太阳轮通过螺旋齿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抗扭矩大、安装操作方便的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差速器设备
,具体说是一种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
技术介绍
托森式差速器,也称为托森式自锁差速器,它利用蜗轮蜗杆传动的不可逆性原理和齿面高摩擦条件,使差速器根据其内部差动转矩(即差速器的内摩擦转矩)的大小而自动锁死或松开,即当差速器内差动转矩较小时起差速作用,而当差速器内差动转矩过大时差速器将自动锁死,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的通过能力。现有授权公告号CN207278825U、专利名称为“一种圆柱行星齿轮差速器”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左端盖、若干个左旋行星轮、右旋太阳轮、差速器壳体、左旋太阳轮、若干个与左旋行星轮一一对应的右旋行星轮和右端盖,左旋行星轮置于对应的安装孔一内且同时与右旋太阳轮啮合,右旋行星轮置于对应的安装孔二内且同时与左旋太阳轮啮合,左端盖、右端盖均通过螺栓与差速器壳体相连,左旋行星轮和右旋行星轮上均具有导油孔;左旋太阳轮和右旋太阳轮之间具有一支撑套。但是其差速器的外壳分为左端盖、中间壳体、右端盖三个部分组成,装配时,装配操作复杂,并且在行星轮内部设置有导油孔,润滑油不易与作用在啮合部位,以至于效果有待改进。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体积小、抗扭矩大、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导油效果好的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抗扭矩大、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导油效果好的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若干个左旋行星小齿轮、右旋太阳轮、左旋太阳轮、若干个与左旋行星小齿轮一一对应的右旋行星小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包括左壳和右壳,所述左壳和右壳分别开设有左安装腔和右安装腔,所述左旋太阳轮、右旋太阳轮分别设置在左安装腔和右安装腔中,所述左旋太阳轮和左旋太阳轮之间设置有隔套,所述右壳设置有与左旋行星小齿轮一一对应的安装孔一、与右旋行星小齿轮一一对应的盲孔一,所述左壳设置有与盲孔一位置对应的盲孔二,所述盲孔一和盲孔二构成安装孔二,所述左旋行星小齿轮设置在安装孔一中,所述右旋行星小齿轮设置在安装孔二中,所述左旋行星小齿轮同时与右旋太阳轮、右旋行星小齿轮通过螺旋齿啮合,右旋行星小齿轮与左旋太阳轮通过螺旋齿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相应的太阳轮和行星轮放置在相应的安装空腔中再将外壳固定连接即可完成本差速器的装配,操作简单,而且,本装置的左旋行星小齿轮同时与右旋太阳轮和右旋行星小齿轮之间通过螺旋齿啮合,右旋行星小齿轮同时与左旋太阳轮和左旋行星小齿轮通过螺旋齿啮合,这种相互之间啮合的结构使得差速器中的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差速器的抗扭矩性能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右壳上设置有定位销,左壳与定位销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差速器中的行星齿轮系在差速器中装配完时,可以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预定位,提高左、右壳相对稳定性,便于后序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外壳,提高安装的操作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右壳上还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左旋行星小齿轮的齿面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连通左旋行星小齿轮,机油作用于左旋行星小齿轮,由于左旋行星小齿轮同时与右旋太阳轮和右旋行星小齿轮螺旋啮合,因此左旋行星小齿轮能将机油分散在右旋太阳轮和右旋行星小齿轮上,最后机油分散在左旋太阳轮上,形成整个差速器中行星齿轮系齿轮润滑油的分散,润滑效果好,节约润滑油的用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右壳上开设有通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能平衡壳体中的气压,使机油顺利从注油孔注入壳体内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安装孔一与安装孔二相邻设置,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之间部分交集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旋行星小齿轮和右旋行星小齿轮的螺旋齿相互啮合,结构紧凑,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右壳为一体式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右壳为一体成型式结构,能提高外壳中密封性,保证了差速器中行星齿轮的润滑性,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左壳和右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即可将左壳和右壳固定连接,操作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左旋太阳轮和右旋太阳轮的中心通孔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花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花键用于方便地连接带有相应花键传动轴。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中结构简单,外壳中设置有左旋行星轮、右旋行星轮和行星小齿轮的相应的放置空腔,安装时,将相应的太阳轮和行星轮放置在空腔中再将外壳固定连接即可完成本差速器的装配,操作简单,而且,本装置的左旋行星小齿轮同时与右旋太阳轮和右旋行星小齿轮之间通过螺旋齿啮合,右旋行星小齿轮同时与左旋太阳轮和左旋行星小齿轮通过螺旋齿啮合,这种相互之间啮合的结构使得差速器中的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差速器的抗扭矩性能高。2、本技术的外壳仅设计为左壳和右壳两个部分,安装时通过螺栓即可完成外壳的装配,降低安装难度,并且本装置的右壳为一体成型式结构,能提高外壳中密封性,保证了差速器中行星齿轮的润滑性,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右壳上设置有注油孔,注油孔连通左旋行星小齿轮,机油作用于左旋行星小齿轮,由于左旋行星小齿轮同时与右旋太阳轮和右旋行星小齿轮螺旋啮合,因此左旋行星小齿轮能将机油分散在右旋太阳轮和右旋行星小齿轮上,最后机油分散在左旋太阳轮上,形成整个差速器中行星齿轮系齿轮润滑油的分散,润滑效果好,节约润滑油的用量。4、本技术的右壳和左壳上还分别设置有定位销和定位孔,当差速器中的行星齿轮系在差速器中装配完时,可以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预定位,提高左、右壳相对稳定性,便于后序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外壳,提高安装的操作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右壳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右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差速器壳体,2、左旋行星小齿轮,3、右旋太阳轮,4、左旋太阳轮,5、右旋行星小齿轮,6、左壳,7、右壳,8、左安装腔,9、右安装腔,10、隔套,11、安装孔一,12、盲孔一,13、盲孔二,14、安装孔二,15、定位销,16、定位孔,17、注油孔,18、通气孔,19、螺栓,20、中心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壳体(1)、若干个左旋行星小齿轮(2)、右旋太阳轮(3)、左旋太阳轮(4)、若干个与左旋行星小齿轮(2)一一对应的右旋行星小齿轮(5),所述差速器壳体(1)包括左壳(6)和右壳(7),所述左壳(6)和右壳(7)分别开设有左安装腔(8)和右安装腔(9),所述左旋太阳轮(4)、右旋太阳轮(3)分别设置在左安装腔(8)和右安装腔(9)中,所述左旋太阳轮(4)和右旋太阳轮(3)之间设置有隔套(10),所述右壳(7)设置有与左旋行星小齿轮(2)一一对应的安装孔一(11)、与右旋行星小齿轮(5)一一对应的盲孔一(12),所述左壳(6)设置有与盲孔一(12)位置对应的盲孔二(13),所述盲孔一(12)和盲孔二(13)构成安装孔二(14),所述左旋行星小齿轮(2)设置在安装孔一(11)中,所述右旋行星小齿轮(5)设置在安装孔二(14)中,所述左旋行星小齿轮(2)同时与右旋太阳轮(3)、右旋行星小齿轮(5)通过螺旋齿啮合,右旋行星小齿轮(5)与左旋太阳轮(4)通过螺旋齿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壳体(1)、若干个左旋行星小齿轮(2)、右旋太阳轮(3)、左旋太阳轮(4)、若干个与左旋行星小齿轮(2)一一对应的右旋行星小齿轮(5),所述差速器壳体(1)包括左壳(6)和右壳(7),所述左壳(6)和右壳(7)分别开设有左安装腔(8)和右安装腔(9),所述左旋太阳轮(4)、右旋太阳轮(3)分别设置在左安装腔(8)和右安装腔(9)中,所述左旋太阳轮(4)和右旋太阳轮(3)之间设置有隔套(10),所述右壳(7)设置有与左旋行星小齿轮(2)一一对应的安装孔一(11)、与右旋行星小齿轮(5)一一对应的盲孔一(12),所述左壳(6)设置有与盲孔一(12)位置对应的盲孔二(13),所述盲孔一(12)和盲孔二(13)构成安装孔二(14),所述左旋行星小齿轮(2)设置在安装孔一(11)中,所述右旋行星小齿轮(5)设置在安装孔二(14)中,所述左旋行星小齿轮(2)同时与右旋太阳轮(3)、右旋行星小齿轮(5)通过螺旋齿啮合,右旋行星小齿轮(5)与左旋太阳轮(4)通过螺旋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行星齿轮托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传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北辰传动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