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14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属于滚柱泵的技术领域。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包括壳体、电机部件和泵体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泵体部件的出油板上设置泵腔,泵腔内设有连接电机部件的电枢轴的行星轮,使得出油板为一体式结构,加工方便,有效避免了产品间隙,精度一致性好,防止了摩擦和噪声,延长了寿命;另外,于星行轮的边沿上设有若干带滚柱的滚柱槽,每一滚柱槽内且位于位于星行轮的正反两端面上均设有凹槽,同时,沿星行轮的运动方向上,凹槽均位于当前滚柱槽内的滚柱的前侧,通过凹槽连通了所在滚柱槽内位于滚柱径向两侧的容积腔,平衡了两容积腔内的压力,提高了供油性能,消除了噪声,延长了使用寿命,满足了乘用车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
本技术涉及滚柱泵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
技术介绍
在汽车供油系统中,电动燃油泵作为关键性零件,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汽车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并且由于柴油工作时具有较高的温度(达到100℃以上),且在低温条件下又存在较大的粘度,甚至呈现为胶状,因此,采用柴油滚柱泵来解决传统涡轮燃油泵在低温条件下难以满足柴油供油的使用要求的问题。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滚柱泵为壳体中的一端设置有泵体部件,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泵体部件的电机部件等结构,而作为关键部件的泵体部件而言,泵体部件主要包括进油板、出油板、滚柱、星行轮、轴承、铆钉以及定圈等结构组成,而电机部件与泵体部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为将驱动齿直接在电枢上注塑出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使用的结构对电枢的制造要求较高,且装配效率较低;而另一种连接方式采用的结构是在电枢轴加工一个扁位,通过扁位驱动一个驱动件,再由驱动件驱动泵体部件运动,虽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但是由于过多的转动零件同时工作,且各运动件间的间隙较小,因此需要提高各零件制造的精度,增加了加工成本,给加工带来的限制。另外,现有的滚柱泵的泵体部件的进油板、出油板、滚柱、星行轮、轴承、铆钉以及定圈等结构均为金属材料制作,因此在运转过程中会存在同类材料的相互摩擦问题,产生较大的噪音,难以满足乘用车的使用需求,并且由于泵体腔体为分体式结构,且采用铆钉固定,导致了产品间隙一致性较差,使得产品在高频率的容积变化过程中容易因吸油或排油时间不足而产生真空或过压,从而使得滚柱两端的压力不平衡,存在滚柱无法较好地紧贴在泵腔的内表面上,从而导致滚柱在泵腔的内表面振动,产生冲击噪音,还存在泵体部件、轴承磨损较快,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以设置一体式的出油板,并将星行轮的滚柱槽的正反两面均增设凹槽,凹槽设置于相邻两滚柱之间且位于当前滚柱沿着星行轮转动方向上的前侧,使得能通过凹槽实现对滚柱所在的内、外两个容积腔进行连通,从而平衡了内、外两容积腔的压力,使得滚柱能较好地紧贴出油板的内表面,增加了供油能力,避免了噪音的产生,同时使得产品更易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且有效避免了相互摩擦产生噪音以及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更能满足乘用车的使用需求。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包括壳体、电机部件和泵体部件,电机部件和泵体部件均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壳体的两端,同时,泵体部件与电机部件的电枢轴动力连接,具有这样的特征,泵体部件包括出油板、星行轮、进油板以及滚柱,出油板上开设有出油口,进油板上开设有进油口,出油板背离电机部件侧一侧设置有泵腔,出油板盖设于泵腔上,且出油板的中部开设有内孔,内孔与泵腔为偏心设置,同时,泵腔内设置有星行轮,且星行轮的边沿上开设有若干滚柱槽,且每一滚柱槽内均设置有一滚柱,并且,每一滚柱槽内且位于两相邻滚柱槽之间均设置有凹槽,星行轮的正反两端面上且位于每一滚柱槽内均设置有凹槽,同时,沿星行轮转动方向上,凹槽位于当前所在的滚柱槽内的滚柱的前侧。上述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其中,电枢轴的一端穿过内孔后与星行轮浮动连接。上述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其中,电枢轴连接星行轮的一端设置有扁位。上述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其中,出油板上且位于泵腔的一侧设置有凸台,且凸台位于出油板的中心。上述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其中,内孔位于出油板的中心。上述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其中,每一滚柱槽内的正反两端面上的凹槽的截面积存在差异,且靠近进油板一侧的凹槽的截面积大于靠近出油板一侧的凹槽的截面积。上述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其中,沿星行轮的径向方向上,凹槽的槽深与所在滚柱槽的槽深一致。上述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其中,出油板与壳体的内壁为过盈配合。上述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其中,每一星行轮上分布有五个滚柱槽。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上述的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通过设置带内孔的出油板,且出油板设置有泵腔,泵腔上盖设有进油板,同时,泵腔内设置有带若干滚柱槽的星行轮,每一滚柱槽内均设置有一滚柱,实现了一体式设置的出油板,结构简单且部件少,方便了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且一体式结构能有效避免产品间隙,从而避免了结构之间的摩擦和噪声问题,同时还通过在每一滚柱槽内且位于星行轮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凹槽,通过凹槽连通了所在滚柱槽内位于滚柱径向两侧的容积腔内,从而平衡了内、外两容积腔内的压力,从而使得滚柱能紧贴出油板的泵腔的内表面上,从而提高了供油性能,也避免了产生噪音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更易满足乘用车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的实施例的结构图。附图中:1、泵体部件;11、出油板;12、星行轮;13、进油板;14、滚柱;111、出油口;112、泵腔;113、内孔;121、滚柱槽;122、凹槽;2、电枢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包括:壳体、电机部件和泵体部件1,其中,电机部件和泵体部件1均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壳体的两端,同时,泵体部件1与电机部件的电枢轴2动力连接,使得通过电机部件的电枢轴2驱动泵体部件1动作,从而实现泵油。具体的,泵体部件1包括出油板11、星行轮12、进油板13以及滚柱14,出油板11上开设有出油口111,进油板13上开设有进油口,出油板11背离电机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泵腔112,出油板11盖设于泵腔112上,且出油板11的中部开设有内孔113,内孔113与泵腔112为偏心设置,同时,泵腔112内设置有星行轮12,使得星行轮12在泵腔112内转动时,星行轮12能在泵腔112内做偏心运动,为泵腔112的容积发生变化提供了结构基础,同时,也使得出油板11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的布置,结构简单,实现了一次装夹加工而成,加工方便,装配制造简单,效率高,降低了加工成本,其精度及一致性较好,避免了现有分体式结构带来的产品间隙一致性较差,产品易产生噪音以及磨损的问题,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另外,星行轮12的边沿上开设有若干滚柱槽121,且每一滚柱槽121内均设置有一滚柱14,并且,每一滚柱槽121内且位于两相邻滚柱槽121之间均设置有凹槽122,星行轮12的正反两端面上且位于每一滚柱槽121内均设置有凹槽122,同时,沿星行轮12转动方向上,凹槽122位于当前所在的滚柱槽121内的滚柱14的前侧,即使得凹槽122位于所在滚柱槽121的一侧,从而使得在随着星行轮12的旋转而在滚柱14的两侧形成内、外两个容积腔且两容积腔的大小交替变化时,内、外两容积腔能通过凹槽122连通,从而使得内、外两容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包括壳体、电机部件和泵体部件,所述电机部件和所述泵体部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同时,所述泵体部件与所述电机部件的电枢轴动力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部件包括出油板、星行轮、进油板以及滚柱,所述出油板上开设有出油口,所述进油板上开设有进油口,所述出油板背离所述电机部件侧一侧设置有泵腔,所述出油板盖设于所述泵腔上,且所述出油板的中部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所述泵腔为偏心设置,同时,所述泵腔内设置有所述星行轮,且所述星行轮的边沿上开设有若干滚柱槽,且每一所述滚柱槽内均设置有一所述滚柱,并且,每一所述滚柱槽内且位于两相邻所述滚柱槽之间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星行轮的正反两端面上且位于每一所述滚柱槽内均设置有所述凹槽,同时,沿所述星行轮转动方向上,所述凹槽位于当前所在的所述滚柱槽内的所述滚柱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包括壳体、电机部件和泵体部件,所述电机部件和所述泵体部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同时,所述泵体部件与所述电机部件的电枢轴动力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部件包括出油板、星行轮、进油板以及滚柱,所述出油板上开设有出油口,所述进油板上开设有进油口,所述出油板背离所述电机部件侧一侧设置有泵腔,所述出油板盖设于所述泵腔上,且所述出油板的中部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所述泵腔为偏心设置,同时,所述泵腔内设置有所述星行轮,且所述星行轮的边沿上开设有若干滚柱槽,且每一所述滚柱槽内均设置有一所述滚柱,并且,每一所述滚柱槽内且位于两相邻所述滚柱槽之间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星行轮的正反两端面上且位于每一所述滚柱槽内均设置有所述凹槽,同时,沿所述星行轮转动方向上,所述凹槽位于当前所在的所述滚柱槽内的所述滚柱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用柴油滚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内孔后与所述星行轮浮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用柴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俊鸿张佳楠蔡宝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盈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