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28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属于内燃机增压器技术领域,包括转子、定子和滑片,转子位于定子内,转子的外圆周开设有若干滑片槽,滑片槽内活动嵌设有滑片,转子和定子位于配油盘和端盖之间,配油盘、定子和端盖通过圆柱销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连接固定,配油盘上设有配油盘圆环槽,端盖上设有端盖圆环槽,配油盘圆环槽和端盖圆环槽均与滑片的根部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噪音小,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属于内燃机增压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中使用的离心式机械增压器,一般在机械增压器的后盖中部设置离心式叶片泵用以提高整个机械增压器的运行效率,其主要将存留在机腔内的润滑油抽出,使得机腔内不会有大量润滑油和旋转的机件接触,减少动力损耗,降低发热量。现有的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一般包括转子、定子、叶片、配油盘和端盖等部件,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着偏心,由于叶片的质量小,转轴驱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叶片在离心力和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向外甩出,但当叶片向内收回的过程中,叶片根部受到的油压阻力较大,使叶片不容易收回,降低了油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噪音小,工作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包括转子、定子和滑片,转子位于定子内,转子的外圆周开设有若干滑片槽,滑片槽内活动嵌设有滑片,转子和定子位于配油盘和端盖之间,配油盘、定子和端盖通过圆柱销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连接固定,配油盘上设有配油盘圆环槽,端盖上设有端盖圆环槽,配油盘圆环槽和端盖圆环槽均与滑片的根部相对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转子、定子、配油盘、端盖和滑片形成2个进油腔和2个排油腔,2个进油腔分别与配油盘上的主进油口和辅进油口相对应,2个排油腔分别与配油盘上的主排油口和辅排油口相对应,进油腔的体积大于排油腔的体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油腔的体积是排油腔体积的1.08倍-1.1倍。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配油盘上设有配油盘卸荷槽,端盖上设有端盖卸荷槽。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转轴穿过转子并与转子固定连接,转轴的两端通过键与转子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滑片槽沿转子的圆周均匀设有12个,滑片与滑片槽的个数相同,滑片截面一端为弧状结构,另一端为矩形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子内表面的粗糙度为0.4μm。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子与转子厚度方向的偏间隙为0.01mm-0.05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的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噪音小,工作效率高。滑片在回收的过程中,叶片根部的油压对其回收阻力较大,配油盘圆环槽和端盖圆环槽的设置,使滑片根部两侧对应的位置为凹陷的槽,滑片根部对应腔体的体积增大,降低了滑片根部的油压阻力,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进油腔体积大于排油腔体积,可以防止油泵因油压过大外泄,同时进油腔的体积是排油腔体积的1.08倍-1.1倍,不仅能够避免油压过大引起的油泵润滑油外泄,同时也能防止排空产生气泡,泵体运行平稳,噪音低。配油盘卸荷槽与端盖卸荷槽的设置能够缓解排油腔与滑片临近位置忽然进油导致的润滑油冲刷腔体造成的噪音,而定子的内接触面粗糙度为0.4μm,降低了滑片与定子接触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利于滑片与定子的配合,间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定子与转子厚度方向的偏间隙为0.01mm-0.05mm,保证定子能够灵活运转,且不会有过大偏间隙,减小漏气,提高油泵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配油盘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端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滑片结构示意图;其中,1、配油盘,1-1、配油盘圆环槽,1-2、配油盘卸荷槽,2、定子,3、端盖,3-1、端盖圆环槽,3-2、端盖卸荷槽,4、转子,5、圆柱销,6、滑片槽,7、内六角圆柱头螺钉,8、键,9、进油腔,9-1、主进油口,9-2、辅进油口,10、排油腔,10-1、主排油口,10-2、辅排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包括转子4、定子2和滑片,转子4位于定子2内,转子4的外圆周开设有若干滑片槽6,滑片槽6内活动嵌设有滑片,转子4和定子2位于配油盘1和端盖3之间,配油盘1、定子2和端盖3通过圆柱销5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7连接固定,配油盘1上设有配油盘圆环槽1-1,端盖3上设有端盖圆环槽3-1,配油盘圆环槽1-1和端盖圆环槽3-1均与滑片的根部相对应,转轴穿过转子4并与转子4固定连接,转轴的两端通过键8与转子4连接。为了避免油压过大引起的油泵润滑油外泄,同时也能防止排空产生气泡,泵体运行平稳,噪音低,转子4、定子2、配油盘1、端盖3和滑片形成2个进油腔9和2个排油腔10,2个进油腔9分别与配油盘1上的主进油口9-1和辅进油口9-2相对应,2个排油腔10分别与配油盘1上的主排油口10-1和辅排油口10-2相对应,进油腔9的体积大于排油腔10的体积,进油腔9的体积是排油腔10体积的1.08倍-1.1倍,进油腔9的体积最优是排油腔10体积的1.09倍。配油盘1上设有配油盘卸荷槽1-2,端盖3上设有端盖卸荷槽3-2,降低泵体运行过程中的噪音,而定子2内表面的粗糙度为0.4μm,降低了滑片与定子2接触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利于滑片与定子2的配合,间接提高了工作效率,滑片槽6沿转子的圆周均匀设有12个,滑片与滑片槽6的个数相同,滑片截面一端为弧状结构,另一端为矩形结构,定子2与转子4厚度方向的偏间隙为0.01mm-0.05mm,保证定子2能够灵活运转,且不会有过大偏间隙,减小漏气,提高油泵效率。本技术的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噪音小,工作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包括转子(4)、定子(2)和滑片,转子(4)位于定子(2)内,转子(4)的外圆周开设有若干滑片槽(6),滑片槽(6)内活动嵌设有滑片,转子(4)和定子(2)位于配油盘(1)和端盖(3)之间,配油盘(1)、定子(2)和端盖(3)通过圆柱销(5)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7)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配油盘(1)上设有配油盘圆环槽(1-1),端盖(3)上设有端盖圆环槽(3-1),配油盘圆环槽(1-1)和端盖圆环槽(3-1)均与滑片的根部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包括转子(4)、定子(2)和滑片,转子(4)位于定子(2)内,转子(4)的外圆周开设有若干滑片槽(6),滑片槽(6)内活动嵌设有滑片,转子(4)和定子(2)位于配油盘(1)和端盖(3)之间,配油盘(1)、定子(2)和端盖(3)通过圆柱销(5)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7)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配油盘(1)上设有配油盘圆环槽(1-1),端盖(3)上设有端盖圆环槽(3-1),配油盘圆环槽(1-1)和端盖圆环槽(3-1)均与滑片的根部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转子(4)、定子(2)、配油盘(1)、端盖(3)和滑片形成2个进油腔(9)和2个排油腔(10),2个进油腔(9)分别与配油盘(1)上的主进油口(9-1)和辅进油口(9-2)相对应,2个排油腔(10)分别与配油盘(1)上的主排油口(10-1)和辅排油口(10-2)相对应,进油腔(9)的体积大于排油腔(10)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庆华范春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通优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