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衬砌排水系统
本申请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在修建过程中,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当城市轨道交通穿越硬岩、球状风化体、基岩凸起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往往需要采用矿山法修建隧道。该隧道通常采用全包防水模式修建,在隧道衬砌服役期间需要承担全部的水土压力荷载。对于穿越城市内小型山脉的矿山法隧道来说,隧道衬砌上承受的地下水压通常达到几百千帕,如果隧道衬砌采用完全不排水设计,隧道衬砌需要设计的很厚,成本高,耐久性差。而如果隧道衬砌采用完全排水设计,将地下水位降低到隧道以下,则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对城市生态环境及周边建构筑物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抽排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系统,解决隧道衬砌排水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系统,包括:集水管路,设置于所述隧道的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用于汇集地下水;上水管路,所述上水管路的顶端封闭;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集水管路,设置于所述隧道的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用于汇集地下水;/n上水管路,所述上水管路的顶端封闭;/n下水容器,所述下水容器的顶端与大气连通;/n多个横向管路,沿竖直方向分层设置,连通所述上水管路与所述下水容器;/n多个第一开关阀,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管路上,用于控制相应的所述横向管路的连通或关闭;以及/n排水管路,连通所述集水管路与所述上水管路,位于最下层所述横向管路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水管路,设置于所述隧道的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用于汇集地下水;
上水管路,所述上水管路的顶端封闭;
下水容器,所述下水容器的顶端与大气连通;
多个横向管路,沿竖直方向分层设置,连通所述上水管路与所述下水容器;
多个第一开关阀,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管路上,用于控制相应的所述横向管路的连通或关闭;以及
排水管路,连通所述集水管路与所述上水管路,位于最下层所述横向管路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路包括:
沿所述隧道纵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环向集水管,每个所述环向集水管沿所述隧道环向设置,并与所述排水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隧道衬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路包括纵向集水管,所述环向集水管通过所述纵向集水管与所述排水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隧道衬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集水管为软式透水管;
和/或,所述纵向集水管为管壁设置有通孔的高密度聚乙烯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衬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向集水管之间的距离为2m~10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利华,杨均,林东,邓如勇,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