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薄煤层煤矿井下的机械支架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薄煤层煤矿井下的机械支架。
技术介绍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2/3以上。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不会改变,只有保持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才能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薄煤层是指地下开采时厚度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m以下的煤层。现有的薄煤层煤矿支撑装置通常采用液压支架的形式,包括承载顶板、掩护板、连杆、承载底板与液压立柱,承载顶板的重力完全依靠液压立柱实现,但是当液压立柱发生失去对承载顶板的支撑力作用时,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亟待一种用于薄煤层煤矿井下的机械支架,当液压立柱失去支撑力时,通过机械支架起到一定的辅助支撑作用,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薄煤层煤矿井下的机械支架,以对承载顶板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当液压立柱失去支撑力时仍能对承载顶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薄煤层煤矿井下的机械支架,包括承载顶板(110)、掩护板(120)、连杆(130)、承载底板(150)与液压立柱(140),所述掩护板(120)的一端与所述承载顶板(110)连接,所述连杆(130)枢接在所述掩护板(120)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底板(150)之间,所述液压立柱(140)支撑在所述承载顶板(110)与所述承载底板(15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顶板(110)与承载底板(150)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2),所述支撑立柱(2)的下端与承载底板(15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立柱(2)与承载底板(150)之间通过滑动组件(3)相互连接,所述承载顶板(1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薄煤层煤矿井下的机械支架,包括承载顶板(110)、掩护板(120)、连杆(130)、承载底板(150)与液压立柱(140),所述掩护板(120)的一端与所述承载顶板(110)连接,所述连杆(130)枢接在所述掩护板(120)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底板(150)之间,所述液压立柱(140)支撑在所述承载顶板(110)与所述承载底板(15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顶板(110)与承载底板(150)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2),所述支撑立柱(2)的下端与承载底板(15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立柱(2)与承载底板(150)之间通过滑动组件(3)相互连接,所述承载顶板(110)的下端并排设置有两个支护板(5),所述支撑立柱(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与支撑柱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连接柱(6)贯穿设置有转轴(7),所述支护板(5)的内侧壁开设有与转轴(7)相互适配的弧形的第一滑槽(710),所述连接柱(6)的两端侧壁还设置有定位销(8),所述支护板(5)的内壁还设有与第一滑槽(710)路径一致的第二滑槽(810),所述第二滑槽(810)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820),所述定位孔(820)的深度大于第二滑槽(810)的深度,所述定位孔(820)的内径与定位销(8)相互适配,所述定位销(8)设置有弹性支撑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煤层煤矿井下的机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3)包括定位块(310)和定位轴(320);所述定位块(310)与承载底板(150)相互连接,所述定位块(310)的上端开设有通槽(330),所述通槽(330)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腰型槽(331),所述定位轴(320)的两端贯穿腰型槽(331),所述支撑立柱(2)的下端与定位轴(320)相互了连接,所述定位轴(320)设置有锁紧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薄煤层煤矿井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再涛,沈大军,宋付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再涛,沈大军,宋付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