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09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包括边墙模板、纵向导轨、环向导轨、边墙模板连接梁、横向支撑千斤、环轨小车、滑动模板、环轨小车驱动机构和前支腿,边墙模板内平面分别与纵向导轨、环向导轨、边墙模板连接梁刚性连接,前端与前支腿刚性连接;环向导轨与环轨小车滑动连接,环轨小车与滑动模板刚性连接;环轨小车驱动机构驱动主动链轮,牵引链条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环轨内侧导轨外表面上;横向支撑千斤与边墙模板刚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衬砌过程中仰拱面处于敞开状态,方便振捣作业有利于振捣排气,振捣无死角,混凝土密实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或地下工程中的施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
技术介绍
现代隧道结构复杂,工期短、质量高,对施工工艺的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隧道施工主要由:开挖、衬砌、装修三道工序组成。影响隧道使用寿命和隧道建设周期的主要因素由开挖及衬砌两道工序决定。这两道工序在隧道狭小的空间内同时进行,要求施工质量的同时不能互相干扰,这对施工方法和施工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的施工方法是:首先在隧道前方进行开挖作业;然后在后方进行衬砌作业。衬砌作业时采用模筑法配合移动栈桥进行仰拱混凝土衬砌,在仰拱混凝土脱模后再进行仰拱填充混凝土衬砌,施工中要求衬砌施工时间尽量短,不影响栈桥通行,为隧道开挖施工留出充裕的时间以加快整个隧道施工进度。在仰拱模筑法施工采用的模板不论那种结构均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模板覆盖了混凝土,使混凝土的振捣需从模板上开的工作窗进行,受模板结构限制,工作窗的布置数量有限不能充分兼顾需要振捣的混凝土面,导致仰拱混凝土因振捣不充分结构强度不达标;2,开闭工作窗过程繁琐且布料时受工作窗位置限制不能灵活调整布料机构导致仰拱浇筑时间太长影响栈桥通行严重妨碍隧道开挖作业;3,仰拱模板用钢量较大对资源造成较大浪费。为解决上述难题,现有技术探索并试验了多种方法,但目前为止均存在各种缺陷,难以推广。例如:CN102116158A公开的针梁弧形横向滑模台车,公开日为2011.7.6,其采用:针梁,还包括纵梁及纵梁顶升油缸;针梁底部设有针梁顶升油缸和针梁支腿;针梁置于纵梁上,纵梁下部设有至少两个弧架,纵梁上部设有至少三个针梁框,针梁框之间由连接梁连接;弧架底部连接有弧形模板,弧架由主动板与弧形模板连接。在针梁与针梁框之间有牵引机构,针梁框连接模板弧架,主动板与模板相互连接,主动板上有导向轮,导向轮引导主动板和模板沿弧形轨道通过安装在弧形轨道上牵引链条,利用电机和液压注射马达做为动力,沿弧形轨道运行。在针梁与针梁框之间有牵引机构,针梁框连接模板弧架,主动板与模板相互连接,主动板上有导向轮,导向轮引导主动板和模板沿弧形轨道通过安装在弧形轨道上牵引链条,利用电机和液压注射马达做为动力,沿弧形轨道运行,主动板带动模板在弧形轨道上滑动,来完成混凝土的浇注。从上述结构及使用方式可知:1、由于采用单一的弧形轨道和弧形模板为浇注混凝土成型,只能解决仰拱成型曲线简单的仰拱衬砌如圆形隧道的底部混凝土浇注,不能解决带边墙和仰拱结构的隧道施工;2、不能实现公路及铁路隧道的仰拱施工后尚需在仰拱混凝土上进行填充混凝土施工的需求;3、在隧道安装后就会阻断隧道交通,不能满足保持隧道通行,隧道各施工工序同时展开的要求;4、功能简单,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采用本技术,整个衬砌过程中仰拱面处于敞开状态,方便振捣作业有利于振捣排气,振捣无死角,混凝土密实强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墙模板、纵向导轨、环向导轨、边墙模板连接梁、横向支撑千斤、环轨小车、滑动模板、环轨小车驱动机构和前支腿,边墙模板内平面分别与纵向导轨、环向导轨、边墙模板连接梁刚性连接,前端与前支腿刚性连接;环向导轨与环轨小车滑动连接,环轨小车与滑动模板刚性连接,环轨小车上设置有主动链轮,环轨小车驱动机构与主动链轮连接驱动主动链轮运动,主动链轮上设置的牵引链条固定在环向导轨上;横向支撑千斤与边墙模板刚性连接。所述边墙模板为2组,每组边墙模板内平面分别与2根纵向导轨、2组环向导轨、2组边墙模板连接梁刚性连接,前端分别与2组前支腿刚性连接。本技术还包括翻转模板和翻转模板支撑千斤,边墙模板上平面与翻转模板及翻转模板支撑千斤铰接,翻转模板与翻转模板支撑千斤铰接。所述边墙模板上平面设有铰耳,边墙模板通过铰耳与翻转模板和翻转模板支撑千斤铰接。所述纵向导轨为2根,分别与2组边墙模板内平面前后刚性连接。所述环向导轨为2组,分别与2组边墙模板内平面前后刚性连接,还分别与2根边墙模板连接梁刚性连接,每组环向导轨还通过导轨限位滑槽与2台环轨小车滑动连接,每组环向导轨内侧导轨外表面两端设有2个链条连接螺栓,通过连接螺栓铰接有一组牵引链条。所述边墙模板连接梁为2根,分别与2组边墙模板和2根纵梁刚性连接。所述横向支撑千斤为2根,分别与边墙模板前端刚性连接。所述环轨小车为4台,通过小车滚轮及环向导轨的限位滑槽与2组环向导轨滑动连接,且每组环向导轨分别连接2台环轨小车,环轨小车按隧道断面左右侧分为2组,每2台1组,每组环轨小车还与1组滑动模板刚性连接,每个环轨小车中部设有1个与牵引链条链接的主动链轮。所述滑动模板为2组,分别与2组环轨小车刚性连接。所述环轨小车驱动机构为4台,每2台为1组,环轨小车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每台环轨小车上,用于驱动主动链轮。所述牵引链条为2根,每根与环轨小车的主动链轮链接,牵引链条两端与环轨上的2根连接螺栓铰接,安装在环轨内侧导轨的外表面上。所述前支腿为2组,分别与边墙模板前端刚性连接。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中,采用覆盖面积极小的滑动模板,整个衬砌过程中除滑动模板覆盖仰拱面外其余部分处于敞开状态,在滑动模板纵向两侧均可进行振捣作业,且因滑动模板面积小,其覆盖下混凝土也在有效振捣区内;边墙模板高度低与水平面几乎垂直布置,浇注空间上方敞开,有利于振捣时插入振捣棒施工,所以整个施工过程,振捣、排气无死角,混凝土密实强度高。二、本技术中,先通过环轨小车带动两侧滑动模板沿环向导轨向隧道左右两侧移动,空出隧道底部,再将罐车开到栈桥上向隧道底部倾倒混凝土,当混凝土浇筑到仰拱底部内顶面后,启动环轨小车带动滑动模板沿环向导轨向隧道中间移动,封闭隧道仰拱底部并刮除多余混凝土,然后从滑动模板移动方向侧进行混凝土布料,滑动模板与边墙模板相接后,从边墙模板上方布料。整个衬砌过程,布料灵活,速度快,无需模筑工艺的开闭工作窗的繁琐工作,施工速度可提高一倍以上。三、本技术中,整个施工过程的布料及振捣作业没有模筑施工中因模板上设置的工作窗带来的位置限制,工人可灵活的安排施工位置,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有利于在环境恶劣进行施工。四、本技术滑动模板面积小,其余构件数量少,总重量轻;现有模筑施工采用的各类仰拱模板由大面积的钢板制作,重量重。因此本技术可大量节省钢材,成本低,占用社会资源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边墙模板及翻转模板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边墙模板及翻转模板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纵向导轨正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墙模板(1)、纵向导轨(4)、环向导轨(5)、边墙模板连接梁(6)、横向支撑千斤(8)、环轨小车(9)、滑动模板(10)、环轨小车驱动机构(11)和前支腿(12),边墙模板(1)内平面分别与纵向导轨(4)、环向导轨(5)、边墙模板连接梁(6)刚性连接,前端与前支腿(12)刚性连接;环向导轨(5)与环轨小车(9)滑动连接,环轨小车(9)与滑动模板(10)刚性连接,环轨小车(9)上设置有主动链轮(16),环轨小车驱动机构(11)与主动链轮(16)连接驱动主动链轮(16)运动,主动链轮(16)上设置的牵引链条(13)固定在环向导轨(5)上;横向支撑千斤(8)与边墙模板(1)刚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墙模板(1)、纵向导轨(4)、环向导轨(5)、边墙模板连接梁(6)、横向支撑千斤(8)、环轨小车(9)、滑动模板(10)、环轨小车驱动机构(11)和前支腿(12),边墙模板(1)内平面分别与纵向导轨(4)、环向导轨(5)、边墙模板连接梁(6)刚性连接,前端与前支腿(12)刚性连接;环向导轨(5)与环轨小车(9)滑动连接,环轨小车(9)与滑动模板(10)刚性连接,环轨小车(9)上设置有主动链轮(16),环轨小车驱动机构(11)与主动链轮(16)连接驱动主动链轮(16)运动,主动链轮(16)上设置的牵引链条(13)固定在环向导轨(5)上;横向支撑千斤(8)与边墙模板(1)刚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模板(1)为2组,每组边墙模板(1)内平面分别与2根纵向导轨(4)、2组环向导轨(5)、2组边墙模板连接梁(6)刚性连接,前端分别与2组前支腿(12)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其特征在于:滑模还包括翻转模板(2)和翻转模板支撑千斤(3),边墙模板(1)上平面与翻转模板(2)及翻转模板支撑千斤(3)铰接,翻转模板(2)与翻转模板支撑千斤(3)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轨(4)为2根,分别与2组边墙模板(1)内平面前后刚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导轨(5)为2组,分别与2组边墙模板(1)内平面前后刚性连接,还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柯邓英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利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