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低压管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07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低压管汇,包括上液口,上部管汇,安装法兰,连接管,下部管汇,所述安装法兰设在上部管汇上,所述上部管汇的一端与上液口连通,所述上部管汇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下部管汇连接,所述下部管汇的另一端与上液口接通,在所述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之间设中间连管,所述中间连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有益效果:过上部管汇,连接管和下部管汇形成供液的循环,保持供液在低压管汇中一直处于流动状态,避免了砂子的沉降。通过中间连管的连通,为低压管汇的中间出液口提供充足的供液,避免流速过高时,供液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低压管汇
本技术涉及柱塞泵管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低压管汇。
技术介绍
目前压裂作业正在朝着大排量、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对压裂单机设备的功率和排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单机压裂设备的排量提升的同时,不仅是对压裂柱塞泵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压裂柱塞泵的低压进液口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常现场压裂作业过程中是将携砂液泵入井内,而携砂液在流速低于悬浮速度时,非常容易出现沉降问题,砂子(支撑剂)的沉降,将直接影响柱塞泵的正常工作,同时也增加了现场的工作量。柱塞泵局部流速过低会出现沉降,而流速过高又会导致供液不足,引起柱塞泵震动。因此亟需一款新的低压管汇,既能避免局部流速过低造成的砂子沉降,又能保证流速过高时,柱塞泵的各进液口供液充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低压管汇,通过上部管汇,连接管和下部管汇形成供液的循环,保持供液在低压管汇中一直处于流动状态,避免了砂子的沉降。通过中间连管的连通,为低压管汇的中间出液口提供充足的供液,避免流速过高时,供液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新型低压管汇,包括上液口,上部管汇,安装法兰,连接管,下部管汇,所述安装法兰设在上部管汇上,所述上部管汇的一端与上液口连通,所述上部管汇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下部管汇连接,所述下部管汇的另一端与上液口接通,在所述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之间设中间连管,所述中间连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的管径根据不同排量进行选择,所述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的管径相同或不同,所述上部管汇的管径为5″或6″或8″或10″,所述下部管汇的管径为5″或6″或8″或10″。进一步地,在所述下部管汇上设检查口。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管汇设水平倾斜角度,所述下部管汇在靠近上液口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下部管汇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与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根据新型低压管汇适用于不同的柱塞泵类型,设置中间连管的空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管的管径为4″或5″或6″或8″或10″。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管的管径与上部管汇管径相同,或与上部管汇管径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上液口采用由壬连接或法兰连接或焊接或沟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液口采用由壬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低压管汇,通过上部管汇,连接管和下部管汇形成供液的循环,保持供液在低压管汇中一直处于流动状态,避免了砂子的沉降。通过中间连管的连通,为低压管汇的中间出液口提供充足的供液,避免流速过高时,供液不足。同时底部倾斜角,可以使液体自然排空。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低压管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液口,2.上部管汇,3.安装法兰,4.连接管,5.下部管汇,6.中间连管,7.放水口,8.检查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低压管汇,包括上液口1,上部管汇2,安装法兰3,连接管4,下部管汇5,所述安装法兰3设在上部管汇2上,安装法兰3与柱塞泵液力端连接,安装法兰3可以是整体式法兰,即单片多孔,也可以是多片单孔的法兰。安装法兰3流通液体的孔数量与柱塞数相同,且位置对应。在上部管汇2上设有放水口7,所述放水口7与安装法兰3位置相对应,放水口7与安装法兰3数量相同,所述上部管汇2的一端与上液口1连通,所述上部管汇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4与下部管汇5连接,所述下部管汇5的另一端与上液口1接通,在所述上部管汇2和下部管汇5之间设中间连管6,所述中间连管6的两端分别连通上部管汇2和下部管汇5。通过上部管汇2,连接管4和下部管汇5形成供液的循环,保持供液在低压管汇中一直处于流动状态,避免了砂子的沉降。通过中间连管6的连通,为低压管汇的中间出液口提供充足的供液,避免流速过高时,供液不充足的问题。上液口1可根据现场作业情况,设置必要的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携砂液里面的大颗粒,以保护柱塞泵能够进行正常作业。所述上部管汇2和下部管汇5的管径根据不同排量进行选择,所述上部管汇2和下部管汇5的管径相同或不同,所述上部管汇2的管径为5″或6″或8″或10″,所述下部管汇5的管径为5″或6″或8″或10″。所述中间连管6的管径为4″或5″或6″或8″或10″。具体管径可根据柱塞泵不同排量进行选择。所述中间连管6的管径与上部管汇2管径相同,或与上部管汇2管径不相同。所述中间连管6的管径与下部管汇5管径相同,或与下部管汇5管径不相同。在所述下部管汇5上设检查口8。通过检查口8可以很好的对整个低压管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所述下部管汇5设水平倾斜角度,所述下部管汇5在靠近上液口1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下部管汇5的另一端。该水平倾斜角度,有利于携砂液在低压管汇中的流动。所述连接管4与上部管汇2和下部管汇5之间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可方便清砂。所述连接管4与上部管汇2和下部管汇5之间通过卡箍连接。根据新型低压管汇适用于不同的柱塞泵类型,设置中间连管6的空间位置。柱塞泵类型,比如低压管汇适用五缸柱塞泵时,低压管汇的上部管汇2上安装法兰3流通液体的孔数量应为5个,即低压管汇有5个出液口,中间连管6可设在第3出液口的左右任意一侧。比如低压管汇适用三缸柱塞泵时,低压管汇的上部管汇2上安装法兰3流通液体的孔数量应为3个,即低压管汇有3个出液口,中间连管6可设在第2出液口的左右任意一侧。可以增加中间连管6数量,比如中间连管6变为两个或更多,间隔一定距离。中间连管6可改善环形低压管汇的流动效果,减少沉砂概率,利于柱塞泵上液的稳定性,减少震动。所述上液口1采用由壬连接或法兰连接或焊接或沟槽连接。所述上液口1优选采用由壬连接。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低压管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液口,上部管汇,安装法兰,连接管,下部管汇,所述安装法兰设在上部管汇上,所述上部管汇的一端与上液口连通,所述上部管汇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下部管汇连接,所述下部管汇的另一端与上液口接通,在所述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之间设中间连管,所述中间连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低压管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液口,上部管汇,安装法兰,连接管,下部管汇,所述安装法兰设在上部管汇上,所述上部管汇的一端与上液口连通,所述上部管汇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下部管汇连接,所述下部管汇的另一端与上液口接通,在所述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之间设中间连管,所述中间连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的管径根据不同排量进行选择,所述上部管汇和下部管汇的管径相同或不同,所述上部管汇的管径为5″或6″或8″或10″,所述下部管汇的管径为5″或6″或8″或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管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管汇上设检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管汇设水平倾斜角度,所述下部管汇在靠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胜张树立张怀智张建杜瑞杰张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