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公交车乘客门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008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2
一种公交车乘客门安全装置,包括转轴、曲柄、锁环、锁环压簧、滑套、滑套压簧、插销、插销压簧。其特征是:通过插销与锁环卡块分别由径向和轴向固定转轴与曲柄,驱动滑套可解除对插销的固定,插销弹出,转轴与曲柄径向连接脱开,随后锁环回弹,转轴与曲柄轴向连接脱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可靠实现曲柄与转轴的脱离,从而实现气缸和转轴的脱离,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车乘客门安全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般车辆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交车门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据统计我国85%的市民会选择公交车作为首要的出行工具,面对如此大的运载量,公交车应急保护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值得仔细研究。国内公交车常采用的应急保护措施有:安全锤、自动爆破器、灭火器、雾化喷头和门泵截止阀。对这些逃生方式进行分析,考虑到逃生效率以及避免二次伤害,门逃生为首选方式。门逃生需要按动门泵截止阀以卸掉气缸中的气压,从而实现手动开门,但其有两大缺陷:其一,如果公交车电路出现故障,门泵截止阀不能正常的工作,无法卸掉气缸中的气压,门打不开;其二,如果放气不及时,用时较长,人群一旦往外挤,堵在乘客门口就无法打开乘客门。由上可得,最好的方式是利用独立的系统快速打开公交车乘客门。CN201110411213.X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手拉式紧急车门开启装置,可以使转轴由固连变成铰接的机构,所述乘客拉动紧急拉手,再利用拨叉离合器使得转轴变成上下两段铰接。此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通过乘客直接用力直接使离合器脱开,需要的力大,不宜于小孩老人操作。CN201420557447.4公开了一种向外打开公交车乘客门的装置,所述把公交车原来在滑槽连接杆处的螺纹连接换为可快速脱开的销钉,当执行开门信号时,机械部分快速向内收回销钉,使得车导轨与门板脱离,从而实现转轴向外开门。此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该专利没有解决由于直臂与转轴固连,脱开时,转轴固定不转动导致直臂固定不动,最后乘客门不能完全向外打开的问题。CN201610107313.6公开了一种公交乘客门安全装置,其将安全装置安装于转轴上,通过扭转装置外圈使得销轴解锁弹出,转轴与弯臂铰接可相对旋转,从而实现门可向外打开。此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该装置没有考虑自锁紧结构,仅靠插销端面与外圈内弧面接触的摩擦力来保持初始状态,若摩擦力较大,外圈较难驱动力度大,若摩擦力较小,当车体振动时,易打滑造成误解锁,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独立于公交车原有系统的机构,可使公交车的转轴与曲柄由固定连接变铰接的机构。当把本机构单独使用时,通过曲柄和转轴连接的脱开,实现快速脱开气缸和转轴的连接,在人群挤在乘客门之前,离乘客门最近的人就可以打开乘客门;当把本机构和可以使车导轨和门板松开的机构一起使用时,可以实现公交车门紧急情况下的完全外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转轴、曲柄、锁环、锁环压簧、滑套、滑套压簧、插销、插销压簧。其特征是:转轴为阶梯轴形状,上部为细轴,细轴上部靠近轴肩处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插销孔,转轴中部轴肩端面开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槽,下部为粗轴固连直臂。曲柄分为两部分,一端连接气缸,一端为圆筒法兰状,曲柄圆筒内壁与转轴细轴外壁接触,圆筒壁靠近上部曲柄弯臂处有环形挡片,筒壁中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插销孔,圆筒下端部法兰盘面开有两个对称的卡孔,卡孔中心连线与插销孔中心连线互相垂直。锁环内壁与曲柄圆筒外壁接触,靠近锁环上端口筒壁处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阶梯式插销孔,靠近下端口筒壁处有环形弹簧挡片,锁环底端环面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块,卡块为环面上一小段弧形的突出结构,卡块中心连线与锁环两个插销孔连线互相垂直,在初始阶段卡块穿过曲柄法兰上卡孔,插在转轴轴肩端面卡槽中。锁环压簧一端与锁环环形挡片接触,一端与转轴轴肩端面接触,初始时刻处于压缩状态。滑套内部为阶梯式通孔,上部通孔为小孔,下部通孔为大孔,小孔内壁与锁环外壁接触,其中小孔内壁开有两个对称布置楔形滑槽,大孔内壁与转轴粗轴外壁接触。滑套压簧安装于滑套大孔内部,一端与内孔孔肩端面接触,一端与转轴轴肩端面接触,初始状态下处于自由状态,滑套在滑套压簧作用力下,上端部抵在锁环挡片下表面。插销细轴穿过锁环与曲柄筒壁插销孔,插入转轴的细轴插销孔中,插销弹簧一端与锁环插销孔孔肩端面接触,另一端抵在插销轴肩处,初始为压缩状态,插销大端头在插销压簧的作用力下抵在滑套楔形滑槽内表面。紧急情况下,可驱动滑套向下移动,插销相对滑套滑槽向上移动,水平移动范围增大,插销在插销压簧作用下向外弹出,解除转轴、曲柄、锁环间的连接,随后锁环在锁环压簧作用下向上移动,卡块脱离转轴卡槽与曲柄卡孔,曲柄与转轴完全分离转变为铰接,转轴与曲柄连接脱开。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同心安装对中性好,该纯机械结构采用插销与卡块联动结构,具有一定的自锁特性,不会因车体振动或者电路损坏导致装置失效。该装置未对公交车门结构进行大范围改动,转轴为整体式结构,可附加安装该装置,安全且稳定可靠。2、本技术正常情况下不影响公交车门正常使用,公交车的打开与关闭均与原来的系统进行控制;在紧急情况下,人员驱动滑套下移,插销弹出,锁环上弹,从轴向与径向两个方位解锁转轴与曲柄的固定连接,使得曲柄与气缸铰接。当把本机构和可以使车导轨和门板松开的机构一起使用时,可以实现公交车门紧急情况下的完全外开,实用价值和应用价值很高。附图说明图1为安全装置装配示意图。图2为安全装置剖面示意图。图3为转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曲柄结构示意图。图5为锁环与锁环压簧结构示意图。图6为滑套与滑套压簧结构示意图。图7为插销与插销压簧结构示意图。其中:1—转轴,11—曲柄挡片,12—转轴插销孔,13—卡槽,2—滑套,21—楔形滑槽,3—曲柄,31—锁环挡片,32—曲柄插销孔,33—卡孔,4—锁环,41—锁环插销孔,42—卡块,5—锁环压簧,6—插销压簧,7—插销,8—滑套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公交车乘客门安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使公交车的曲柄3与转轴1由固定连接变铰接的机构的结构如图1、2所示,主要包括:转轴1、滑套2、曲柄3、锁环4、锁环压簧5、插销压簧6、插销7、滑套压簧8。转轴1结构如图3所示,其为阶梯轴形状,上部为细轴,细轴上有一个环形的曲柄挡片11,曲柄挡片11与轴肩之间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转轴插销孔12,转轴中部轴肩端面开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槽13,下部为粗轴固连直臂。曲柄3结构如图4所示,曲柄3分为两部分,一端连接气缸,一端为圆筒法兰状,圆筒壁靠近上部曲柄弯臂处有环形锁环挡片31,筒壁中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曲柄插销孔32,圆筒下端部法兰盘面开有两个对称的卡孔33,卡孔33中心连线与曲柄插销孔32中心连线互相垂直。锁环4结构如图5所示,靠近上端口筒壁处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阶梯式锁环插销孔41,靠近下端口筒壁处有环形压簧挡片,锁环4底端环面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块42,卡块42中心连线与锁环两个锁环插销孔41连线互相垂直。滑套2结构如图6所示,滑套内部为阶梯式通孔,上部通孔为小孔,下部通孔为大孔,其中小孔内壁开有两个对称布置楔形滑槽21,插销7结构如图7所示。装置组装方式如下:曲柄3圆筒内壁与转轴1细轴外壁接触,锁环4内壁与曲柄3圆筒外壁接触,滑套2小孔内壁与锁环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车乘客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转轴(1)、滑套(2)、曲柄(3)、锁环(4)、锁环压簧(5)、插销压簧(6)、插销(7)、滑套压簧(8)组成,所述转轴(1)为阶梯轴形状,上部为细轴,细轴上有一个环形的曲柄挡片(11),曲柄挡片(11)与轴肩之间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转轴插销孔(12),转轴中部轴肩端面开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槽(13),下部为粗轴固连直臂;所述曲柄(3)分为两部分,一端连接气缸,一端为圆筒法兰状,圆筒壁靠近上部曲柄弯臂处有环形锁环挡片(31),筒壁中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曲柄插销孔(32),圆筒下端部法兰开有两个对称的卡孔(33),卡孔(33)中心连线与曲柄插销孔(32)中心连线互相垂直;所述锁环(4)靠近上端口筒壁处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阶梯式锁环插销孔(41),靠近下端口筒壁处有环形压簧挡片,锁环(4)底端环面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块(42),卡块(42)中心连线与锁环两个锁环插销孔(41)轴线互相垂直;所述滑套(2)内部为阶梯式通孔,上部通孔为小孔,下部通孔为大孔,其中小孔内壁开有两个对称布置楔形滑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车乘客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转轴(1)、滑套(2)、曲柄(3)、锁环(4)、锁环压簧(5)、插销压簧(6)、插销(7)、滑套压簧(8)组成,所述转轴(1)为阶梯轴形状,上部为细轴,细轴上有一个环形的曲柄挡片(11),曲柄挡片(11)与轴肩之间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转轴插销孔(12),转轴中部轴肩端面开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槽(13),下部为粗轴固连直臂;所述曲柄(3)分为两部分,一端连接气缸,一端为圆筒法兰状,圆筒壁靠近上部曲柄弯臂处有环形锁环挡片(31),筒壁中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曲柄插销孔(32),圆筒下端部法兰开有两个对称的卡孔(33),卡孔(33)中心连线与曲柄插销孔(32)中心连线互相垂直;所述锁环(4)靠近上端口筒壁处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阶梯式锁环插销孔(41),靠近下端口筒壁处有环形压簧挡片,锁环(4)底端环面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块(42),卡块(42)中心连线与锁环两个锁环插销孔(41)轴线互相垂直;所述滑套(2)内部为阶梯式通孔,上部通孔为小孔,下部通孔为大孔,其中小孔内壁开有两个对称布置楔形滑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进张坤姜金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