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85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包括混泥土墙、外围环梁、中央刚性环、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张弦梁支撑胎架和多榀张弦梁,外围环梁支承在混泥土墙上,中央刚性环由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支承,中央刚性环位于外围环梁内围中央;张弦梁两端分别与中央刚性环和外围环梁连接;张弦梁悬空段由张弦梁支撑胎架支撑;单榀张弦梁上设有多个监测点,监测点处安装棱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张弦梁得到了可靠支撑,可有效防止张拉过程中胎架歪斜,利于施工安全;在张弦梁上设置多个监测点,在单榀张弦梁张拉过程中,可以监测这些监测点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继而监测张弦梁的长度变化和竖向位移,便于根据梁变形情况,对最终张拉力予以适当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施工
,尤其涉及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
技术介绍
张弦梁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结构的新型杂交屋盖体系。张弦梁结构是一种由刚性构件上弦、柔性下弦拉索、中间连以撑杆形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其结构组成是一种新型自平衡体系,是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也是混合结构体系发展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创造。张弦梁结构体系简单、受力明确、结构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刚柔两种材料的优势,并且制造、运输、施工简捷方便,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轮辐式张弦梁结构屋盖的张弦梁长度较长,重心悬空,未张拉时容易变形;此外,在张拉过程中需要根据梁的变形情况来调整张拉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可对张弦梁进行可靠支撑,同时便于监测梁的位移变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包括混泥土墙、外围环梁、中央刚性环、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张弦梁支撑胎架和多榀张弦梁,所述外围环梁支承在混泥土墙上,所述中央刚性环由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支承,所述中央刚性环位于外围环梁内围中央,中央刚性环高于外围环梁;张弦梁一端与中央刚性环连接,张弦梁另一端与外围环梁连接;张弦梁悬空段有张弦梁支撑胎架支撑;单榀张弦梁上设有多个监测点,监测点处安装棱镜。进一步的,所述张弦梁包括上弦杆、下弦拉索和多个撑杆,所述上弦杆内端与中央刚性环的顶部连接,上弦杆外端与外围环梁连接;下弦拉索内端与中央刚性环的底部连接,下弦拉索外端与外围环梁连接,所述撑杆上端与上弦杆连接,撑杆下端与所述下弦拉索连接;每个撑杆上方上弦杆的上表面均设有一监测点。优选地,张弦梁有6根撑杆。进一步优选地,撑杆间隔距离为6m。进一步的,中央刚性环顶面设有一监测点。进一步的,上弦杆与外围环梁的连接处设一监测点。进一步的,中央刚性环包括上环梁和下环梁,上环梁的直径大于下环梁的直径,上环梁、下环梁和外围环梁上均预留有孔作为张拉节点,上弦杆与上环梁连接,下弦拉索与下环梁连接。优选地,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包括15榀张弦梁。进一步的,所述上弦杆上设贯通生命线。优选地,贯通生命线包括沿工作轨迹设置的一圈钢丝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张弦梁得到了可靠支撑,而且也便于中央刚性环的现场拼装,同时也可有效防止张拉过程中胎架歪斜,利于施工安全;在张弦梁上设置多个监测点,在单榀张弦梁张拉过程中,利用全站仪可以监测这些监测点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继而监测张弦梁的长度变化和竖向位移,便于根据梁变形情况,对最终张拉力予以适当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轮辐式张弦梁的三维图;图2是张弦梁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简图;图3是中央刚性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张弦梁支撑胎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单榀张弦梁监测点的位置示意图;图7是贯通生命线的示意图;图中:1-混泥土墙、2-外围环梁、3-中央刚性环、4-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5-张弦梁、6-张弦梁支撑胎架、11-抗风柱、12-滑动支座、13-预应力锚固件、14-棱镜、15-贯通生命线、31-上环梁、32-下环梁、51-上弦杆、52-下弦拉索、53-撑杆、54-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包括混泥土墙1、外围环梁2、中央刚性环3、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4、张弦梁支撑胎架6和多榀张弦梁5,所述外围环梁2支承在混泥土墙1上,混泥土墙1外侧设有抗风柱11,抗风柱11顶部与外围环梁2连接,抗风柱11底部与基础连接,抗风柱11中部与混泥土墙1连接。所述中央刚性环3由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4支承,所述中央刚性环3位于外围环梁内围中央,中央刚性环3高于外围环梁2;张弦梁5一端与中央刚性环3连接,张弦梁5另一端与外围环梁2连接;张弦梁5悬空段有张弦梁支撑胎架6支撑;张弦梁支撑胎架6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张弦梁5由两个张弦梁支撑胎架6支撑。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4和张弦梁支撑胎架6均固定在基础上。张弦梁5上设有多个监测点,监测点处安装棱镜14。中央刚性环3由不等截面的方钢管焊接而成,共设置14榀格构柱作为中央刚性换的主受力支撑。如图3所示,中央刚性环3包括上环梁31和下环梁32,上环梁31的直径大于下环梁32的直径,上环梁31、下环梁32和外围环梁2上均预留有孔作为张拉节点,张拉节点处安装有预应力锚固件13。如图2、5所示,张弦梁5包括上弦杆51、下弦拉索52和多个撑杆53,上弦杆51内端与上环梁31的预应力锚固件13连接,上弦杆51外端与外围环梁2连接,下弦拉索52内端与下环梁32的预应力锚固件13连接,下弦拉索52外端与外围环梁2上的预应力锚固件13连接。撑杆53上端与上弦杆51连接,撑杆53下端与下弦拉索52连接。上弦杆51悬空段由张弦梁支撑胎架6支撑。如图2、6所示,每榀张弦梁设15个监测点;每个撑杆53上方上弦杆51的上表面均设一监测点。中央刚性环3顶部中央设一监测点;上弦杆51与外围环梁2的连接处设一监测点。本技术在张弦梁上设置多个监测点,在单榀张弦梁张拉过程中,利用全站仪可以监测这些监测点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继而监测张弦梁的长度变化和竖向位移,便于根据梁变形情况,对最终张拉力予以适当调整。本技术中监测点设置在上弦梁的梁交叉节点位置,同时这里也是支座的支撑点,这个部位的受力最集中,又在下弦梁张拉过程中心,上弦梁位移随张拉变动,而这些节点就是变动最明显的位置;此外,通过支座调整位移也是在这个节点完成,也就是通过调整监测点的位置到达整体梁在设计的位置。如图4所示,张弦梁支撑胎架6上预留有下弦拉索52避让空间。张弦梁支撑胎架6应避开撑杆53。为保护下弦拉索52,下弦拉索52外套设有多节套管54,套管54多节套设置,不仅使下弦拉索52保持原有的特性,不影响其张拉,而且又能对下弦拉索52进行有效保护。如图5所示,中央刚性环3与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4之间设有滑动支座12;外围环梁2与混泥土墙1之间设有滑动支座12。本实施例中张弦梁的上弦梁均在地面完成拼装,然后由吊车整体吊装就位。上弦梁按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吊装就位,并同步安装上弦梁之间的环梁和环向支撑,逐步安装完成全部环梁和环向支撑。然后安装下弦拉索52,下弦拉索52安装完成后。全部下弦拉索52分三组两阶段逐级循环张拉,下弦拉索52通过刚性的撑杆53给刚性的上弦杆51提供弹性支撑,减小梁跨度,减少刚性梁的弯矩峰值,进而起到增加刚度,减小挠度的作用。撑杆53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撑杆53的作用是为上弦杆51提供弹性支座。通常情况下,随着撑杆53数量增加,上弦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泥土墙、外围环梁、中央刚性环、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张弦梁支撑胎架和多榀张弦梁,所述外围环梁支承在混泥土墙上,所述中央刚性环由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支承,所述中央刚性环位于外围环梁内围中央,中央刚性环高于外围环梁;/n张弦梁一端与中央刚性环连接,张弦梁另一端与外围环梁连接;张弦梁悬空段有张弦梁支撑胎架支撑;单榀张弦梁上设有多个监测点,监测点处安装棱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泥土墙、外围环梁、中央刚性环、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张弦梁支撑胎架和多榀张弦梁,所述外围环梁支承在混泥土墙上,所述中央刚性环由中央刚性环支撑胎架支承,所述中央刚性环位于外围环梁内围中央,中央刚性环高于外围环梁;
张弦梁一端与中央刚性环连接,张弦梁另一端与外围环梁连接;张弦梁悬空段有张弦梁支撑胎架支撑;单榀张弦梁上设有多个监测点,监测点处安装棱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弦梁包括上弦杆、下弦拉索和多个撑杆,所述上弦杆内端与中央刚性环的顶部连接,上弦杆外端与外围环梁连接;下弦拉索内端与中央刚性环的底部连接,下弦拉索外端与外围环梁连接,所述撑杆上端与上弦杆连接,撑杆下端与所述下弦拉索连接;每个撑杆上方上弦杆的上表面均设有一监测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张弦梁有6根撑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陈炳霖夏瑞李世勇张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容正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