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48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屋脊梁,屋脊梁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铰接有框架梁,位于屋脊梁两侧的框架梁上罩设有门型框,所述门型框包括横板与垂直设置于横板长度方向两端的竖板,所述横板沿屋脊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位于所述屋脊梁长度方向两端的框架梁分别抵接至两块竖板之间;所述横板上滑动设置有两块夹持板,两块所述夹持板位于两块竖板之间,且两块所述竖板移动后可夹持框架梁;所述横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块夹持板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使用此种建筑房屋框架结构,可以便于运输框架梁与屋脊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3706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装屋架。包括屋脊梁以及若干根框架梁;每根框架梁与屋脊梁相垂直,且每根框架梁的一端与屋脊梁铰接,框架梁两两为一组,且每组框架梁形成人字形结构。通过框架梁与屋脊梁铰接,使得框架梁可以绕屋脊梁转动。该技术可以节约搬移所用空间,方便下次继续使用。但是在搬运的过程中,由于框架梁与屋脊梁铰接。若是人工搬动,框架梁可能会转动,导致人工不易搬运;若是交通工具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车辆抖动,从而导致框架梁由于振动而转动的情况出现,框架梁转动后在将将框架梁从交通工具上卸载下来时比较杂乱,导致卸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具有便于框架梁运输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包括屋脊梁,屋脊梁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铰接有框架梁,位于屋脊梁两侧的框架梁上罩设有门型框,所述门型框包括横板与垂直设置于横板长度方向两端的竖板,所述横板沿屋脊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位于所述屋脊梁长度方向两端的框架梁分别抵接至两块竖板之间;所述横板上滑动设置有两块夹持板,两块所述夹持板位于两块竖板之间,且两块所述竖板移动后可夹持框架梁;所述横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块夹持板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运输屋脊梁与框架梁时,将框架梁转动至相互平行;再将门型框套入至框架梁的端部,使得横板与框架梁的端部抵接,竖板与屋脊梁长度方向两端的框架梁抵接;最后操作驱动件,驱动件驱动两块夹持板相互靠近,在两块夹持板移动至抵接框架梁的侧壁时,不再操作驱动件。此时夹持板与门型框夹持框架梁的端部,从而使得位于屋脊梁两侧的框架梁不会再转动,从而便于人们运输框架梁与屋脊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两块所述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挡条,所述第一挡条沿夹持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所述框架梁上设置有第二挡条,所述第二挡条用于防止第一挡条从框架梁上脱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的设置,可以在两块夹持板移动后,能够使得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卡接,而不是通过夹持板与框架梁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夹持,从而避免夹持板与门型框从框架梁上脱落,提高了门型框与夹持板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双向丝杆,所述横板的两端设置有滑槽,两块所述夹持板上分别设置有两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设置于两条所述滑槽中的一条滑槽内,两块所述夹持板上的滑块分别与双向丝杆的两端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丝杆,使得滑块转动,由于滑块被滑槽限位,使得两块滑块朝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滑块移动时带动两块夹持板移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双向丝杆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曲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曲柄的设置,可以便于人们转动双向丝杆,减少人工转动双向丝杆的力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两块所述竖板相互靠近的一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竖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向轮与导向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轮与导向槽的设置,可以对夹持板进行导向,使得夹持板在移动的过程中比较稳定,且通过导向轮的设置,可以减少夹持板移动时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夹持板移动得比较顺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块所述竖板相互靠近的一面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设置于竖板远离横板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面的设置,可以在将门型框伸入至框架梁的端部上时,可以对框架梁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框架梁卡接至门型框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挡条设置于靠近框架梁远离屋脊梁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挡条设置于靠近竖板远离横板的一端,可以在将框架梁支撑至地面上时,第二挡条不会影响到框架梁的支撑。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一、通过夹持板与门型框夹持框架梁的端部,从而使得位于屋脊梁两侧的框架梁不会再转动,从而便于人们运输框架梁与屋脊梁;二、通过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的设置,可以在两块夹持板移动后,能够使得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卡接,而不是通过夹持板与框架梁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夹持,从而避免夹持板与门型框从框架梁上脱落,提高了门型框与夹持板夹持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门型框与夹持板的剖面侧视图。附图标记:1、屋脊梁;2、框架梁;21、第二挡条;3、门型框;31、横板;311、滑槽;32、竖板;321、导向槽;322、导向面;4、夹持板;41、第一挡条;42、导向轮;43、滑块;5、双向丝杆;51、曲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包括屋脊梁1,屋脊梁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铰接有框架梁2,位于屋脊梁1两侧的框架梁2上罩设有门型框3,门型框3包括横板31与垂直设置于横板31长度方向两端的竖板32,横板31沿屋脊梁1的长度方向设置,位于屋脊梁1长度方向两端的框架梁2分别抵接至两块竖板32之间;横板31上滑动设置有两块夹持板4,两块夹持板4位于两块竖板32之间,且两块竖板32移动后可夹持框架梁2;横板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块夹持板4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两块夹持板4相互靠近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挡条41,第一挡条41沿夹持板4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框架梁2上设置有第二挡条21,第二挡条21用于防止第一挡条41从框架梁2上脱离。在第二挡条21与第一挡条41卡接时,第一挡条41位于第二挡条21靠近屋脊梁1的一侧,且竖板32夹持至屋脊梁1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框架梁2上,横板31抵接至框架梁2的端部,夹持板4夹持至至两排若干框架梁2的两侧。驱动件包括双向丝杆5,横板31的两端设置有滑槽311,两块夹持板4上分别设置有两块与滑槽311滑动连接的滑块43;双向丝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两条滑槽311中的一条滑槽311内,双向丝杆5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曲柄51,设置曲柄51以减少转动双向丝杆5的力度。两块夹持板4上的滑块43分别与双向丝杆5的两端螺纹连接。双向丝杆5是由两根螺纹相反的螺杆同轴连接制成。参照图2与图3,为对夹持板4导向,夹持板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导向轮42,两块竖板32相互靠近的一面设置有导向槽321,导向槽321沿竖板32的宽度方向设置,导向轮42与导向槽321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包括屋脊梁(1),屋脊梁(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铰接有框架梁(2),其特征在于:位于屋脊梁(1)两侧的框架梁(2)上罩设有门型框(3),所述门型框(3)包括横板(31)与垂直设置于横板(31)长度方向两端的竖板(32),所述横板(31)沿屋脊梁(1)的长度方向设置,位于所述屋脊梁(1)长度方向两端的框架梁(2)分别抵接至两块竖板(32)之间;所述横板(31)上滑动设置有两块夹持板(4),两块所述夹持板(4)位于两块竖板(32)之间,且两块所述竖板(32)移动后可夹持框架梁(2);所述横板(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块夹持板(4)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包括屋脊梁(1),屋脊梁(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铰接有框架梁(2),其特征在于:位于屋脊梁(1)两侧的框架梁(2)上罩设有门型框(3),所述门型框(3)包括横板(31)与垂直设置于横板(31)长度方向两端的竖板(32),所述横板(31)沿屋脊梁(1)的长度方向设置,位于所述屋脊梁(1)长度方向两端的框架梁(2)分别抵接至两块竖板(32)之间;所述横板(31)上滑动设置有两块夹持板(4),两块所述夹持板(4)位于两块竖板(32)之间,且两块所述竖板(32)移动后可夹持框架梁(2);所述横板(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块夹持板(4)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所述夹持板(4)相互靠近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挡条(41),所述第一挡条(41)沿夹持板(4)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所述框架梁(2)上设置有第二挡条(21),所述第二挡条(21)用于防止第一挡条(41)从框架梁(2)上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双向丝杆(5),所述横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刚廖子先徐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