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开裂的内隔墙
本技术属于内隔墙
,具体为一种防止开裂的内隔墙。
技术介绍
内隔墙是分割空间的构件,是非承重墙体的一种,内隔墙一般都跟普通墙一样,是到顶的立面。但跟传统墙体不同的是,大多数内隔墙都是可拆散重装的,也就是说内隔墙是可重复利用的但内隔墙作为墙体结构,跟隔断不同的是,它的位置一旦固定下来,大多是不可以移动的;但分隔的空间可以有联系,内隔墙比重轻、强度高、墙体厚薄适中、易安装、可重复利用,而且兼具隔音、防潮、防火、环保等特点。无论是传统的得墙体材料,还是新型的墙体材料,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接缝开裂的现象。由于近年来,室内装修高级化程度日趋明显,人们对轻质内隔墙接缝开裂现象非常挑剔,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此方面的投诉日趋增多,这个问题已经被列为建筑十大质量通病之首,并且成为了内隔墙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开裂的内隔墙,以解决目前内隔墙接缝处开裂的问题。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开裂的内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单元(1)、连接装置(2)和锁紧装置(3),所述内隔墙由1个以上的墙体单元(1)依次排列组成,且每2个相邻的墙体单元(1)之间通过连接装置(2)和锁紧装置(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开裂的内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单元(1)、连接装置(2)和锁紧装置(3),所述内隔墙由1个以上的墙体单元(1)依次排列组成,且每2个相邻的墙体单元(1)之间通过连接装置(2)和锁紧装置(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开裂的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1)包括主墙体(101)、第一连接面(102)、第二连接面(103)和连接孔(104),所述第一连接面(102)和第二连接面(103)均设置有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和第三凹槽(107),所述第三凹槽(107)位于第一凹槽(105)和第二凹槽(106)之间,所述第一凹槽(105)和第二凹槽(106)分别设置在主墙体(101)两面与第一连接面(102)和第二连接面(103)连接处,所述连接孔(104)均匀设置在第三凹槽(10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开裂的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墙体(101)为设置有空心柱(108)的墙体,且最外端的空心柱(108)与连接孔(10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开裂的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连接块(201)、连接杆(202)、连接套(203)、锁钩(204)、卡环(205)和螺纹孔(206),所述连接块(201)两个侧面中间均设置有连接杆(202),且连接杆(202)与连接块(201)为一体化设计,所述连接杆(202)上面均匀设置有卡环(205),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干田,何伯海,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邗江汊河甘来水泥制品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