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叠片机构及其叠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74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叠片机构及其叠片工艺,所述机构包含有设置于液压机活塞杆端部的上模和设置于液压机底座上的下模,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上模在立柱上上下升降;所述定子叠片机构中的定子外缘一圈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字形缺口,多片定子叠加后的凹字形缺口形成定子叠片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嵌有U形的金属压紧带,金属压紧带将定子叠片固定;金属压紧带上下两端的搭扣分别搭在定子叠片的顶面和底面;底座上方设置有升降圆环,升降圆环通过升降柱上下升降,升降圆环上设置有滚动组件,滚动组件中的滚轮将金属压紧带压紧于定子叠片的凹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叠片机构及其叠片工艺,叠片叠加更紧密,叠片内缘尺寸一致,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叠片机构及其叠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叠片机构及其叠片工艺。
技术介绍
定子铁芯是电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由硅钢叠片叠加而成,其主要作用是:电机处于发电状态时,将转子产生的磁感线形成闭合回路,缠绕在定子铁芯齿槽内的电磁线切割转子产生的磁感线,从而在电磁线内产生感应电流;电机处于电动状态时,缠绕在铁芯齿槽内的电磁线通电时将铁芯齿槽感应成磁极与转子磁极相互吸引及排斥,推动及吸拉转子旋转,从而转子轴向外输出动力。以往定子叠片的叠加工作具有以下缺陷:1、定子叠片在堆叠过程中堆叠的不够紧实,导致定子铁芯的品质变差;2、定子叠片内圆尺寸孔径不一致,影响定子铁芯在电机中的使用效果;3、定子叠片机构工作效率低下,需要人工反复检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定子叠片叠加更紧密,叠片内缘尺寸一致,工作效率高的定子叠片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定子叠片工艺,所述工艺步骤为:步骤1:人工将金属压紧带敲击嵌入定子叠片的凹槽中;步骤2:人工将定子叠片插套于固定轴中,定子叠片的金属压紧带下端的搭扣嵌入支撑叠片的搭扣槽中;步骤3:液压机驱动装置驱动活塞杆端部的上模下压,固定轴上端的伸缩轴缩回,上模夹住固定轴的上端裸露部分,上模的一号弹簧件的下端翘起,并抵靠于金属压紧带上端的搭扣的上表面的前端;步骤4:升降柱带动升降圆环上升,滚轮沿着下模的二号弹簧件上升至上模的一号弹簧件上,滚轮上升过程中将金属压紧带压紧于定子叠片的凹槽中,并将一号弹簧件的下端向里推至金属压紧带下端的搭扣的上端面,一号弹簧件的下端下压搭扣的上端面,将搭扣从外向里贴合住定子叠片的上端面;步骤5:升降柱带动升降圆环下降,滚轮向下移动回到原位;步骤6:上模的一号弹簧件的下端弹起,同时上模松开固定轴,并上升回到原位;步骤7:人工将压紧后的定子叠片取下。一种定子叠片机构,包含有设置于液压机活塞杆端部的上模和设置于液压机底座上的下模,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液压机驱动装置驱动上模在立柱上上下升降;所述定子叠片机构中的定子外缘一圈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字形缺口,多片定子叠加后的凹字形缺口形成定子叠片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嵌有U形的金属压紧带;金属压紧带上下两端的搭扣分别搭在定子叠片的顶面和底面;所述上模为圆柱状,上模的圆周面的下部均布有多个竖向的一号弹簧件,一号弹簧件的个数大于等于金属压紧带的个数,所述一号弹簧件嵌入上模的圆周面内部,一号弹簧件的上端通过螺栓铰接于上模上,一号弹簧件的下端可弹起;所述上模上的一号弹簧件的下端与定子叠片的凹槽上下对齐,一号弹簧件的下端抵靠于金属压紧带上端搭扣上表面的前端;所述下模为圆柱状,下模中插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由三个扇形轴组成,三个扇形轴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固定轴的内部插置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外径大于固定轴的内孔;所述下模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多个竖向的二号弹簧件,二号弹簧件的下端通过螺栓铰接于下模上,二号弹簧件嵌入下模的圆周面内部;二号弹簧件的个数大于等于金属压紧带的个数;所述下模上方设置有支撑叠片,支撑叠片的外缘上端面开设有与下模的二号弹簧件对齐的搭扣槽,定子叠片的金属压紧带的下端搭扣嵌入上述搭扣槽中;所述液压机的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圆环,所述升降圆环的两侧连接有竖向的升降柱,升降柱由液压机的液压缸带动升降,升降柱带动升降圆环做升降运动;四根立柱的底部穿过升降圆环固定于底座上;所述下模位于升降圆环的内孔中;所述升降圆环的上表面均布有多个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的个数大于等于二号弹簧件的个数;所述滚动组件包含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前端开设有缺口,该缺口中设有滚轮,滚轮通过螺栓固定于缺口中,并在缺口中转动,所述滚轮的滚动面抵靠于下模的二号弹簧件的下端表面上,滚轮沿着下模的二号弹簧件向上滚动压紧定子叠片的金属压紧带;滚轮的厚度小于金属压紧带的宽度。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所述固定件安装于升降圆环上开设的条形槽中,所述条形槽中开设有多个前后排布的螺栓定位孔,固定件中部位置开设有条形通孔,紧固螺栓插入固定件的条形通孔与条形槽的螺栓定位孔中将固定件固定于条形槽中。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所述固定件的后端旋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后端旋置于固定块中,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于升降圆环上。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所述条形槽有多个。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所述立柱有四根。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所述滚动组件位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在液压机上设置了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工人将金属压紧带敲击嵌入定子叠片的凹槽中后,将定子叠片放至下模上,再通过升降圆环上的滚轮从下至上将金属压紧带压紧于凹槽中,增强了定子与定子之间紧实度;2、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的下模中的固定轴由三个扇形轴组成,滚轮向上滚动压紧定子叠片的金属压紧带时,固定轴上端的伸缩轴向下缩进固定轴中,由于伸缩轴的外径略大于固定轴的内孔,使得固定轴会向外膨胀,从而向外顶紧内径有差异的定子叠片,使得定子叠片内圆尺寸一致,保证了产品品质;3、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工艺工人只需将金属压紧带敲击嵌入定子叠片的凹槽中即可,后续通过液压机自动工作,节省了人工,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升降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下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滚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的金属压紧带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定子叠片机构的一号弹簧件与金属压紧带的位置关系图。其中:上模1、下模2、固定轴3、伸缩轴3.1、升降圆环4、升降柱5、金属压紧带6、搭扣6.1、底座7、一号弹簧件8、立柱9、滚动组件10、滚轮10.1、固定件10.2、紧固螺栓10.3、条形通孔10.4、调节螺栓10.5、固定块10.6、条形槽11、螺栓定位孔11.1、支撑叠片12、搭扣槽12.1、二号弹簧件13。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定子叠片机构及其叠片工艺,所述工艺步骤为:步骤1:人工将金属压紧带6敲击嵌入定子叠片的凹槽中;步骤2:人工将定子叠片插套于固定轴3中,定子叠片的金属压紧带6下端的搭扣6.1嵌入支撑叠片12的搭扣槽12.1中;步骤3:液压机驱动装置驱动活塞杆端部的上模1下压,固定轴3上端的伸缩轴3.1缩回,上模1夹住固定轴3的上端裸露部分,上模1的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翘起,并抵靠于金属压紧带6上端的搭扣6.1的上表面的前端;步骤4:升降柱5带动升降圆环4上升,滚轮10.1沿着下模2的二号弹簧件13上升至上模1的一号弹簧件8上,滚轮10.1上升过程中将金属压紧带6压紧于定子叠片的凹槽中,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叠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为:/n步骤1:人工将金属压紧带(6)敲击嵌入定子叠片的凹槽中;/n步骤2:人工将定子叠片插套于固定轴(3)中,定子叠片的金属压紧带(6)下端的搭扣(6.1)嵌入支撑叠片(12)的搭扣槽(12.1)中;/n步骤3:液压机驱动装置驱动活塞杆端部的上模(1)下压,固定轴(3)上端的伸缩轴(3.1)缩回,上模(1)夹住固定轴(3)的上端裸露部分,上模(1)的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翘起,并抵靠于金属压紧带(6)上端的搭扣(6.1)的上表面的前端;/n步骤4:升降柱(5)带动升降圆环(4)上升,滚轮(10.1)沿着下模(2)的二号弹簧件(13)上升至上模(1)的一号弹簧件(8)上,滚轮(10.1)上升过程中将金属压紧带(6)压紧于定子叠片的凹槽中,并将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向里推至金属压紧带(6)下端的搭扣(6.1)的上端面,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下压搭扣(6.1)的上端面,将搭扣(6.1)从外向里贴合住定子叠片的上端面;/n步骤5:升降柱(5)带动升降圆环(4)下降,滚轮(10.1)向下移动回到原位;/n步骤6:上模(1)的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弹起,同时上模(1)松开固定轴(3),并上升回到原位;/n步骤7:人工将压紧后的定子叠片取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叠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为:
步骤1:人工将金属压紧带(6)敲击嵌入定子叠片的凹槽中;
步骤2:人工将定子叠片插套于固定轴(3)中,定子叠片的金属压紧带(6)下端的搭扣(6.1)嵌入支撑叠片(12)的搭扣槽(12.1)中;
步骤3:液压机驱动装置驱动活塞杆端部的上模(1)下压,固定轴(3)上端的伸缩轴(3.1)缩回,上模(1)夹住固定轴(3)的上端裸露部分,上模(1)的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翘起,并抵靠于金属压紧带(6)上端的搭扣(6.1)的上表面的前端;
步骤4:升降柱(5)带动升降圆环(4)上升,滚轮(10.1)沿着下模(2)的二号弹簧件(13)上升至上模(1)的一号弹簧件(8)上,滚轮(10.1)上升过程中将金属压紧带(6)压紧于定子叠片的凹槽中,并将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向里推至金属压紧带(6)下端的搭扣(6.1)的上端面,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下压搭扣(6.1)的上端面,将搭扣(6.1)从外向里贴合住定子叠片的上端面;
步骤5:升降柱(5)带动升降圆环(4)下降,滚轮(10.1)向下移动回到原位;
步骤6:上模(1)的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弹起,同时上模(1)松开固定轴(3),并上升回到原位;
步骤7:人工将压紧后的定子叠片取下。


2.一种定子叠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设置于液压机活塞杆端部的上模(1)和设置于液压机底座(7)上的下模(2),上模(1)位于下模(2)的正上方,液压机驱动装置驱动上模(1)在立柱(9)上上下升降;所述定子叠片机构中的定子外缘一圈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字形缺口,多片定子叠加后的凹字形缺口形成定子叠片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嵌有U形的金属压紧带(6);金属压紧带(6)上下两端的搭扣(6.1)分别搭在定子叠片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上模(1)为圆柱状,上模(1)的圆周面的下部均布有多个竖向的一号弹簧件(8),一号弹簧件(8)的个数大于等于金属压紧带(6)的个数,所述一号弹簧件(8)嵌入上模(1)的圆周面内部,一号弹簧件(8)的上端通过螺栓铰接于上模(1)上,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可弹起;所述上模(1)上的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与定子叠片的凹槽上下对齐,一号弹簧件(8)的下端抵靠于金属压紧带(6)上端搭扣(6.1)上表面的前端;
所述下模(2)为圆柱状,下模(2)中插置有固定轴(3),固定轴(3)由三个扇形轴组成,三个扇形轴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固定轴(3)的内部插置有伸缩轴(3.1),所述伸缩轴(3.1)的外径大于固定轴(3)的内孔;所述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军陈永法蒋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海达电机冲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