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晓明专利>正文

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74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包括铁芯,所述铁芯内设有第二通槽,所述铁芯上设有若干个沿着铁芯周向上均匀分布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均贯穿有U形导体,相邻所述U形导体之间连接有桥接导体,所述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之间还设有连接料,所述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整体加热至140‑160℃后,连接料同时熔融后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形成完整导电绕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定子绕线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定子生产时的装配效率,延长了定子的使用寿命,利用对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整体加热的方式将连接料熔融固化后,可以简化拼接需要焊头的问题,且形成完整导电绕组后,降低了配合电阻,提高了绕线组整体的强度和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的
,具体是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
技术介绍
电动机绕组的结构主要分下列几种型式:一、以定子绕组形成磁极来区分定子绕组根据电动机的磁极数与绕组分布形成实际磁极数的关系,可分为显极式与庶极式两种类型。1、显极式绕组在显极式绕组中,每个线圈形成一个磁极,绕组的线圈数与磁极数相等。在显极式绕组中,为了要使磁极的极性N和S相互间隔,相邻两个线圈里的电流方向必须相反,即相邻两个线圈的连接方式必须尾端接尾端,首端接首端,也即反接串联方式。2、庶极式绕组在庶极式绕组中,每个线圈形成两个磁极,绕组的线圈数为磁极数的一半,因为另半数磁极由线圈产生磁极的磁力线共同形成。在庶极式绕组中,每个线圈所形成的磁极的极性都相同,因而所有线圈里的电流方向都相同,即相邻两个线圈的连接方式应该是尾端接首端,即顺接串联方式。二、以定子绕组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区分定子绕组根据线圈绕制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1.集中式绕组集中式绕组一般仅有一个或几个矩形框线圈组成。绕制后用纱带包扎定型,再经浸漆烘干处理后嵌装在凸磁极的铁心上。直流电动机、通用电动机的激磁线圈,以及单相罩极电动机的主极绕组都采用这种绕组。2.分布式绕组采用分布式绕组的电动机定子没有凸性的极掌,每个磁极都是由一个或几个线圈按照一定的规律嵌装布线组成线圈组。根据嵌装布线排列的形式不同,分布式绕组又可分为同心式、迭式两类。(1)同心式绕组同心式绕组是同一线圈组的几个大小不同矩形线圈,按同一中心的位置逐个嵌装排列成回字形的型式。同心式绕组又分单层与多层。一般单项电动机和部分小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这种型式。(2)迭式绕组迭式绕组是所有线圈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分别以每槽嵌装一个线圈边,并在槽外端部逐个相迭均匀分布的型式。迭式绕组又分单层迭式和双层迭式两种。在每槽里只嵌一个线圈边的为单层迭式绕组,或称单迭绕组;每槽嵌两个属不同线圈组的线圈边为双层迭式绕组,或称双迭绕组。迭式绕组由于嵌装布线方式的变化不同,又有单双圈交叉布线排列与单双层混合布线排列之分;此外,从绕组端部的嵌装形状称为链形绕组、篮形绕组,实际上均属迭式绕组。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较多采用迭式绕组。三、转子绕组转子绕组基本上分鼠笼型和绕线型两类。鼠笼型结构较简单,其绕组过去为嵌铜条,目前多数采用浇铸铝,特殊的双鼠笼转子具有两组鼠笼条。绕线型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相同,也分迭式与另外一种波型绕组。波型绕组的外形与迭式绕组相似,但布线方式不同,它的基本元件不是整个线圈,而是单匝单元线圈,嵌装后需逐个焊接成线圈组。波形绕组一般应用于大型交流电动机的转子绕组或中大型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目前,在功率等级处于50W以及电流在5A以上的电机中,定子的绕线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或半人工的绕线方式,绕线的效率低,且制备的定子使用寿命短,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包括铁芯,所述铁芯内设有第二通槽,所述铁芯上设有若干个沿着铁芯周向上均匀分布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均贯穿有U形导体,相邻所述U形导体之间连接有桥接导体,所述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之间还设有连接料,所述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整体加热至140-160℃后,连接料同时熔融后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形成完整导电绕组。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的横切面为梯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内且靠近第二通槽内壁设有一对限位凸筋。优选地,所述限位凸筋之间形成散热通道。优选地,所述散热通道的内径为m1,0<m1≤5cm。优选地,所述铁芯的外周与第一通槽靠近铁芯外周一侧的间距为m3,3mm<m3≤8cm。优选地,相邻所述第一通槽之间在铁芯上形成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宽度为3mm≤m2≤3cm。优选地,所述桥接导体的两端靠近U形导体的一侧设有插接头,所述U形导体的两端均设有供插接头插入的安装槽或所述U型导体的两端均设有插接头,所述桥接导体的两端靠近U形导体的一侧设有供插接头插入的安装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通槽内贯穿U形导体,并利用桥接导体实现U形导体的连接,如此实现了U形导体的串联,如此实现了绕线线圈的拼接,提高了定子绕线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定子生产时的装配效率,延长了定子的使用寿命,利用对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整体加热的方式将连接料熔融固化后,可以简化拼接需要焊头的问题,且形成完整导电绕组后,降低了配合电阻,提高了绕线组整体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拼接式的绕线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拼接式的绕线线圈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拼接式的绕线线圈中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配合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拼接式的绕线线圈中U形导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拼接式的绕线线圈中U形导体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A-A面的剖视图。图中:1、铁芯;2、第一通槽;3、桥接导体;301、插接头;4、U形导体;401、安装槽;5、第二通槽;6、散热通道;7、限位凸筋;8、承载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包括铁芯1,所述铁芯1内设有第二通槽5,所述铁芯1上设有若干个沿着铁芯1周向上均匀分布的第一通槽2,所述第一通槽2内均贯穿有U形导体4,相邻所述U形导体4之间连接有桥接导体3,所述U形导体4与桥接导体3之间还设有连接料,所述U形导体4与桥接导体3整体加热至140-160℃后,连接料同时熔融后U形导体4与桥接导体3形成完整导电绕组。通过在第一通槽2内贯穿U形导体4,并利用桥接导体3实现U形导体4的连接,如此实现了U形导体4的串联,如此实现了绕线线圈的拼接,提高了定子绕线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定子生产时的装配效率,延长了定子的使用寿命,利用对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整体加热的方式将连接料熔融固化后,可以简化拼接需要焊头的问题,且形成完整导电绕组后,降低了配合电阻,提高了绕线组整体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具体到本实施例中,U形导体4与桥接导体3整体加热至1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2的横切面为梯形结构。通过使第一通槽2的横切面为梯形结构,如此可以利用梯形结构实现对U形导体4的限位,提高了限位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所述铁芯内设有第二通槽,所述铁芯上设有若干个沿着铁芯周向上均匀分布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均贯穿有U形导体,相邻所述U形导体之间连接有桥接导体,所述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之间还设有连接料,所述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整体加热至140-160℃后,连接料同时熔融后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形成完整导电绕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所述铁芯内设有第二通槽,所述铁芯上设有若干个沿着铁芯周向上均匀分布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均贯穿有U形导体,相邻所述U形导体之间连接有桥接导体,所述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之间还设有连接料,所述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整体加热至140-160℃后,连接料同时熔融后U形导体与桥接导体形成完整导电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的横切面为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内且靠近第二通槽内壁设有一对限位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接式的绕线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筋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姜晓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