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34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及电动车辆。该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A、B、C三相线绕制而成的24个线圈,A、B、C三相分别由8个线圈和10个极相组成,24个线圈采用集中式绕组,8个线圈中的四个线圈两两成组形成两组的庶极绕组结构,庶极绕组结构的两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首尾相接,两组庶极绕组结构在同相内的位置对称设置,另外四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头头相接或尾尾相接。采用分数槽、集中式绕组,端部的悬垂部分较短,可以减少铜耗和铜线用量,提高铜材的利用率,缩短电机体积尺寸,减轻电机重量和提高电机效率。并且绕组间的相互干扰较少,增强了电机的容错能力,电机整体性能佳,能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及电动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有效地减少了因汽车尾气引发的大气污染,并且电动汽车运行成本较低,在城区街道、旅游景点等环境要求较高的地方应用日益广泛,电动汽车中的核心部件为电机,电机的性能至直接影响整个电动汽车的性能。公告号为CN101944812B,公告日为2012.03.1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伺服永磁同步电机分数槽双绕组结构,该结构的定子槽为24槽,极数为10极,每极每相槽数为分数4/5,分数槽绕组由两套三相对称的绕组构成,它们中相同的绕组相串联,星接法引出,第一套绕组是不等匝的双迭绕组,每相有8圈,匝比为1:2,3相共24圈,节距都为2,第二套绕组节距也都为2,匝比都为1的单层绕组,每相两圈,3相共6圈,定子中各槽满率相等,这种双绕组结构,使定子磁势谐波比传统绕组定子磁势谐波减少49.5%,电机的波纹转矩小、效率高、振动小,输出的额定转矩提高5%,温升降低10℃,调速的输出特性比传统绕组有较大改善。但是,现有电机大多采用整数槽、绕组散嵌布线,而散嵌绕组的端部悬垂部分较长,悬垂的端部是不做工部分,造成铜材的利用率不高,绕组之间会有相互干扰,电机的容错能力较低,电机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机性能不佳影响电机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A、B、C三相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的A、B、C三相分别由8个线圈和10个极相组成,所述线圈绕组采用集中式绕组,所述8个线圈中的四个线圈两两成组形成两组的庶极绕组结构,所述庶极绕组结构的两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首尾相接,两组庶极绕组结构在同相内的位置对称设置,另外四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头头相接或尾尾相接。进一步地,所述的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还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均布有24个绕组槽,每组庶极绕组结构的线圈之间间隔2个绕组槽。进一步地,每个绕组槽内绕过两个线圈的边形成双层绕组结构,每层具有12个线圈。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绕组的跨距为1-3。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绕组由扁铜线绕制而成。本技术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为分数槽、集中式绕组,端部的悬垂部分较短,可以减少铜耗和铜线用量,提高铜材的利用率,缩短电机体积尺寸,减轻电机重量和提高电机效率。并且绕组间的相互干扰较少,增强了电机的容错能力,电机整体性能佳,能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电动车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电动汽车包括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所述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A、B、C三相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的A、B、C三相分别由8个线圈和10个极相组成,所述线圈绕组采用集中式绕组,所述8个线圈中的四个线圈两两成组形成两组的庶极绕组结构,所述庶极绕组结构的两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首尾相接,两组庶极绕组结构在同相内的位置对称设置,另外四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头头相接或尾尾相接。进一步地,所述的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还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均布有24个绕组槽,每组庶极绕组结构的线圈之间间隔2个绕组槽。进一步地,每个绕组槽内绕过两个线圈的边形成双层绕组结构,每层具有12个线圈。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绕组的跨距为1-3。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绕组由扁铜线绕制而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24槽10极电机绕组结构的实施例1的布线图;图2为图1中A相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相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相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24槽10极电机绕组结构的实施例1的接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本技术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图1中根据颜色的不同区分A、B、C三相,X、Y、Z分别表示A、B、C三相的引出线)该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由A、B、C三相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绕组,线圈绕组的A、B、C三相分别由8个线圈和10个极相组成,线圈绕组采用集中式绕组,8个线圈其中四个线圈两两成组形成两组庶极绕组结构,庶极绕组结构的两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首尾相接,两组庶极绕组结构在同相内的位置对称设置,另外四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头头相接或者尾尾相接。在本实施例中,该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还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上呈放射状均布有24个绕组槽,每组庶极绕组结构的线圈之间间隔两个绕组槽。24个线圈绕组的排列方式为:ABABCACABCBCABABCACABCBC,每相的第2个线圈和第3个线圈、第6个线圈和第7个线圈的接线方式均为头尾相接,每相的第2个线圈和第3个线圈、第6个线圈和第7个线圈之间均间隔两个绕组槽,其余线圈的接线形式为头头相接或者尾尾相接,这种绕线方式使每相形成8个凸极和2个庶极共10个极相,庶极由相邻的同相绕组通过改变接线方式来改变极性感应产生。在本实施例中,线圈绕组采用扁铜线绕制而成,可以集成化加工,节省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线圈绕组的跨距为1-3,每个绕组槽内绕过两个线圈的边形成双层绕组结构,每层具有12个线圈,采用双层绕组结构节省了定子槽的空间,提高了铜线的占空比,更大程度上缩小了电机的体积,提高了电机的有效比功率密度。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分数槽设计特点:q=Z/2mp=N/d=b+c/d(q:极相组数;Z:定子槽数;m:相数;p:极数;b:整数;N:整数;c/d:不可约的真分数),为了有效抑制3、5、7…高次谐波的产生和改善反向电动势、磁动势的波形,使反向电动势波形更接近正弦波,所以选择y<τ短距结构(y:节距,τ:极距,τ=Z/2P),τ=24/2x5=2.4,选择节距y=2。上述该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为分数槽、集中式绕组,端部的悬垂部分较短,可以减少铜耗和铜线用量,提高铜材的利用率,缩短电机体积尺寸,减轻电机重量和提高电机效率。并且绕组见的相互干扰较少,增强了电机的容错能力,电机整体性能佳,能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24个线圈绕组的排列方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A、B、C三相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的A、B、C三相分别由8个线圈和10个极相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采用集中式绕组,所述8个线圈中的四个线圈两两成组形成两组的庶极绕组结构,所述庶极绕组结构的两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首尾相接,两组庶极绕组结构在同相内的位置对称设置,另外四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头头相接或尾尾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6 CN 20192063493001.一种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A、B、C三相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的A、B、C三相分别由8个线圈和10个极相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采用集中式绕组,所述8个线圈中的四个线圈两两成组形成两组的庶极绕组结构,所述庶极绕组结构的两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首尾相接,两组庶极绕组结构在同相内的位置对称设置,另外四个线圈的接线方式为头头相接或尾尾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还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均布有24个绕组槽,每组庶极绕组结构的线圈之间间隔2个绕组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绕组槽内绕过两个线圈的边形成双层绕组结构,每层具有12个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24槽10极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的跨距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24槽10极三相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华邹忠月赵静李彬发李博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