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顺良专利>正文

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72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快速对接组件包括插台、基座及环扣,插台包括相对设置的插接部及固定部,插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环扣具有开口并能够被弹性收缩,环扣套设插台并容置于第一凹槽内;环扣能够与插台的插接部一同沿插入方向插入基座内,且环扣能够通过弹性扩展抵持基座的第二端面,并限制插台沿插入方向的反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安装简单,将插台的插接部插入基座后,环扣能够通过弹性扩展能够部分弹出第一凹槽并抵持在基座的第二端面上,环扣与第二端面之间的抵接面近似于环形,抵接面积大,对抗拉性能有较大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
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以及减少施工时间,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拼合的方式来保证预制桩的长度。为了使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之间能够快速、牢固地接合,一般采用快速对接组件来连接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内部的钢筋。但是,目前的快速对接组件中,接合强度高的快速对接组件安装困难,而安装简单的快速对接组件接合强度低,尤其是抗拉性能差;并且对接处的结构往往具有特殊形状,对材料要求高且加工工艺复杂,导致快速对接组件的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安装简单、能保证接合强度、并且成本低廉的快速对接组件以及快速对接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对接组件,包括插台、基座及环扣,所述插台包括相对设置的插接部及固定部,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环扣具有开口并能够被弹性收缩,所述环扣套设所述插台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环扣能够与所述插台的插接部一同沿插入方向插入所述基座内,且所述环扣能够通过弹性扩展抵持所述基座的第二端面,并限制所述插台沿所述插入方向的反向移动。本技术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安装简单,将插台的插接部插入基座后,环扣能够通过弹性扩展能够部分弹出第一凹槽并抵持在基座的第二端面上,环扣与第二端面之间的抵接面近似于环形,抵接面积大,能够保证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之间的接合强度,尤其对抗拉性能有较大的提升。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场景广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插台轴向方向的高度与所述环扣在轴向方向的高度相匹配,使得所述环扣在抵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二端面时三处受力,受力的三处分别为所述环扣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壁面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的两个抵接处,以及所述环扣与所述基座的抵接处。如此设置,当插台沿插入方向反向移动时,环扣不会产生大幅度的外翻或扭动,环扣与插台及基座之间至少有三处受力,使得环扣与插台及基座之间的连接处稳定性高,避免了环扣与插台或基座之间产生铰接点,从而避免了铰接点产生的局部拉伸应力过大、受力不均等问题导致的快速对接组件寿命缩短等缺陷。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插台轴向方向的高度比所述环扣在轴向方向的高度高0.1mm至5mm。如此设置,第一凹槽的高度略大于环扣的高度,环扣在弹性扩展时不会受到第一凹槽的阻碍并且能够与插台及基座之间形成三处受力的状态,使得快速对接组件使用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插台轴向方向的高度比所述环扣在轴向方向的高度高1mm至2mm。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环扣产生的外翻或扭动的幅度,避免了环扣与插台或基座之间产生铰接点,进一步提高快速对接组件的使用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台的插接部插入所述基座后,所述环扣与所述基座的第二端面之间具有间隙。如此设置,可以防止某些情况下环扣被卡在基座的内壁上无法弹性扩展,提高了产品装配的灵活性以及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的距离为0.5mm至5mm。如此设置,优选的间隙距离既能够保证环扣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弹性扩展抵持基座的第二端面,又避免了间隙过大引起的插台不稳定等问题。一种快速对接机构,包括第一预埋元件、第二预埋元件及上述快速对接组件;所述插台连接于所述第一预埋元件,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二预埋元件,所述第一预埋元件与所述第二预埋元件之间通过所述快速对接组件连接。快速对接机构能够快速地连接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节省了施工时间,并且连接后的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牢固性高,尤其是抗拉性能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元件与所述第二预埋元件之间、所述第一预埋元件的内腔中以及所述第二预埋元件的内腔中至少一处设有涂胶层。如此设置,涂胶层的覆盖处零件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牢固,并且增加了快速对接机构200的防腐性;当涂胶层固化后,还可以承受力的作用,防止环扣30在受力后变形,使得快速对接机构200的受力性能更佳,并且涂胶层固化后还能起到均匀受力的作用,即使插台10与基座20之间有略微受力不均的情况,固化后的涂胶层也可以均衡力的作用,提高了快速对接机构200的抗拉强度,延长了快速对接机构200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胶层为膏状的两液混合硬化胶(AB胶)。如此设置,膏状的胶水便于附着在快速对接机构上不易流动,并且在对接时膏状的胶水还可以被挤压至环扣与插台之间以及环扣与基座之间,使得环扣固定在第一凹槽内,整个快速对接机构使用稳定性更佳;此外,AB胶具有储运性能好,使用更加灵活,粘结强度高,固化后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等优点。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埋元件及/或第二预埋元件与快速对接组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块。如此设置,环形凸块能够匀化预应力,使得钢筋笼在进行预拉伸时能够承受的预应力更大,防止第一预埋元件或第二预埋元件损坏。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元件及所述第二预埋元件一端均具有收缩口,用于与钢筋连接,所述钢筋与所述第一预埋元件或所述第二预埋元件连接的一端具有镦头,所述收缩口用于对所述钢筋的镦头限位。如此设置,第一预埋元件或第二预埋元件与钢筋之间连接简便,施工时间短,连接牢固性高。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元件及所述第二预埋元件均具有内螺纹,用于与钢筋连接。如此设置,钢筋上设置有螺纹可以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力,使得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二者能够协调配合,共同承受外力,增加预制桩的受力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插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环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环扣的剖视图;图6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第一预埋元件的剖视图;图11为图9所示第二预埋元件的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制桩的剖视图;100、快速对接组件;10、插台;20、基座;30、环扣;11、固定部;12、插接部;13、第一凹槽;21、第一端面;22、第二端面;31、开口;200、快速对接机构;210、第一预埋元件;220、第二预埋元件;230、涂胶层;211、环形凸块;300、预制桩;310、钢筋;311、镦头;320、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台(10)、基座(20)及环扣(30),所述插台(10)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部(11)及插接部(12),所述插接部(1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3);所述基座(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1)及第二端面(22);所述环扣(30)具有开口并能够被弹性收缩,所述环扣(30)套设所述插台(10)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内;/n所述环扣(30)能够与所述插台(10)的插接部(12)一同沿插入方向插入所述基座(20)内,且所述环扣(30)能够通过弹性扩展抵持所述基座(20)的第二端面(22),并限制所述插台(10)沿所述插入方向的反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台(10)、基座(20)及环扣(30),所述插台(10)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部(11)及插接部(12),所述插接部(1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3);所述基座(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1)及第二端面(22);所述环扣(30)具有开口并能够被弹性收缩,所述环扣(30)套设所述插台(10)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内;
所述环扣(30)能够与所述插台(10)的插接部(12)一同沿插入方向插入所述基座(20)内,且所述环扣(30)能够通过弹性扩展抵持所述基座(20)的第二端面(22),并限制所述插台(10)沿所述插入方向的反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在所述插台(10)轴向方向的高度与所述环扣(30)在轴向方向的高度相匹配,使得所述环扣(30)在抵接于所述基座(20)的第二端面(22)时至少三处受力,受力的三处分别为所述环扣(30)与所述第一凹槽(13)的壁面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的两个抵接处,以及所述环扣(30)与所述基座(20)的抵接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在所述插台(10)轴向方向的高度比所述环扣(30)在轴向方向的高度高0.1mm至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台(10)的插接部(12)插入所述基座(20)后,所述环扣(30)与所述基座(20)的第二端面(22)之间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对接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顺良
申请(专利权)人:许顺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