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663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接地装置包括摩擦盘和碳刷组件,摩擦盘套设在车轴上;碳刷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与转向架相连接;壳体内形成有空腔,壳体上设有连接空腔的豁口,摩擦盘的至少部分设置在豁口内,空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碳刷,碳刷的一端抵接在摩擦盘上,碳刷的另一端与壳体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摩擦盘与车轴相连接,并在摩擦盘的径向外侧设置碳刷组件,碳刷组件的碳刷抵接在摩擦盘上,通过车轴和车轮将电流导向轨道,以实现接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避免了碳刷与车轴的直接连接,将碳刷安装在车轴外部空间较充裕的区域,方便接地装置的维修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接地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一般均设有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用于实现车辆主电流回流接地,改善车辆的导电性能。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接地装置设置在轴箱上,并通过碳刷与车轴接触;工作时,电流经碳刷流入车轴,并通过与车轴连接的车轮流入轨道,实现接地回流。但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方案,当接地装置设置在轴箱内置式转向架上时,由于转向架内部空间紧凑,因此接地装置与车轴接触部分出现损伤后修复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轴箱内置式转向架上接地装置与车轴接触部分修复困难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设置在轴箱内置式转向架的车轴上,包括:摩擦盘,所述摩擦盘套设在所述车轴上;碳刷组件,所述碳刷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向架相连接;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连接所述空腔的豁口,所述摩擦盘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豁口内,所述空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碳刷,所述碳刷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摩擦盘上,所述碳刷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如上所述的接地装置,可选地,所述空腔内设有多个所述碳刷,多个所述碳刷两两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摩擦盘的两侧。如上所述的接地装置,可选地,所述空腔内设有多个所述碳刷,多个所述碳刷均位于所述摩擦盘的同一侧。如上所述的接地装置,可选地,所述碳刷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相连接。如上所述的接地装置,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向架的轴箱、构架或者车轴齿轮箱相连接。如上所述的接地装置,可选地,还包括支架,所述壳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壳体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向架相连接。如上所述的接地装置,可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向架的轴箱、构架或者车轴齿轮箱相连接。如上所述的接地装置,可选地,所述摩擦盘与所述车轴固定连接;或者,还包括摩擦盘安装座,所述摩擦盘设置在所述摩擦盘安装座上,所述摩擦盘安装座与所述车轴固定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包括车轴,所述车轴上设有如上任一所述的接地装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下方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采用如上所述的转向架。采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地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接地装置包括摩擦盘和碳刷组件,摩擦盘套设在车轴上;碳刷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与转向架相连接;壳体内形成有空腔,壳体上设有连接空腔的豁口,摩擦盘的至少部分设置在豁口内,空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碳刷,碳刷的一端抵接在摩擦盘上,碳刷的另一端与壳体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摩擦盘与车轴相连接,并在摩擦盘的径向外侧设置碳刷组件,碳刷组件的碳刷抵接在摩擦盘上,通过车轴和车轮将电流导向轨道,以实现接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避免了碳刷与车轴的直接连接,将碳刷安装在车轴外部空间较充裕的区域,方便接地装置的维修和更换。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地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地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转向架;11-车轴;12-轴箱;13-车轮;100-摩擦盘;110-摩擦盘安装座;200-碳刷组件;210-壳体;220-碳刷;230-弹性件;30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转向架按其轴箱安装位置的不同,设置有不同的接地形式。在轴箱外置式转向架中,接地装置设置在轴箱上,并通过碳刷与车轴的端部接触;工作时,电流经碳刷流入车轴,并通过与车轴连接的车轮流入轨道,实现接地回流。在轴箱内置式转向架中,接地装置设置在轴箱上,并通过碳刷直接与车轴接触;工作时,电流经碳刷流入车轴,并通过与车轴连接的车轮流入轨道,实现接地回流。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方案,在轴箱外置式转向架中,由于安装空间充裕,因此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但是,由于轴箱内置式转向架中,转向架内部空间紧凑,因此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较为不便,特别是接地装置与车轴接触部分出现损伤后修复较为困难。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地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地装置的剖视图;请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地装置,设置在轴箱内置式转向架10的车轴11上;本实施例中轴箱内置式转向架是指:轴箱12设置在两个车轮13之间的车轴11上的转向架。接地装置包括:摩擦盘100,摩擦盘100套设在车轴11上,摩擦盘100与车轴11之间可以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碳刷组件200,碳刷组件200包括壳体210和设置在壳体220内的碳刷。本实施例中壳体210大体呈四棱柱状,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壳体210还可以呈球形、圆柱形、圆锥形等其他任意适宜的形状。壳体210与转向架10相连接,也即是说壳体210与转向架10直接或间接连接,壳体210上可以开设有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通孔,以便碳刷220与外部导线进行连接。壳体210内形成有空腔,该空腔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壳体210上设有连接空腔的豁口,摩擦盘10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豁口内,也即,摩擦盘100通过豁口后穿入空腔内部,从而方便与空腔内的零件(也即碳刷220)进行接触,避免碳刷220暴露在外部,延长碳刷22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空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碳刷220,碳刷220的一端抵接在摩擦盘100上,碳刷220的另一端与壳体210相连接。本实施例的接地装置在使用时,碳刷220接入到转向架上的回流电路内,电流经过碳刷220到达摩擦盘100,并通过摩擦盘100依次传递至车轴11和车轮13,最终传到铁轨上,实现接地。本实施例通过摩擦盘100与车轴11相连接,并在摩擦盘100的径向外侧设置碳刷组件200,碳刷组件200的碳刷220抵接在摩擦盘100上,通过车轴11和车轮13将电流导向轨道,以实现接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避免了碳刷220与车轴11的直接连接,将碳刷220安装在车轴11外部空间较充裕的区域,方便接地装置的维修和更换。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空腔内可以设有多个碳刷220,多个碳刷220两两对称的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装置,设置在轴箱内置式转向架的车轴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摩擦盘,所述摩擦盘套设在所述车轴上;/n碳刷组件,所述碳刷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向架相连接;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连接所述空腔的豁口,所述摩擦盘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豁口内,所述空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碳刷,所述碳刷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摩擦盘上,所述碳刷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装置,设置在轴箱内置式转向架的车轴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摩擦盘,所述摩擦盘套设在所述车轴上;
碳刷组件,所述碳刷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向架相连接;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连接所述空腔的豁口,所述摩擦盘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豁口内,所述空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碳刷,所述碳刷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摩擦盘上,所述碳刷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多个所述碳刷,多个所述碳刷两两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摩擦盘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多个所述碳刷,多个所述碳刷均位于所述摩擦盘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少坤陶亮姜永辉唐鹏于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