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装置及其应用在电梯井道内的信号覆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64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8
本申请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其应用在电梯井道内的信号覆盖方法,涉及电梯井道内信号覆盖的技术领域,该天线装置包括滑架和天线机构,所述天线机构包括受电梯轿厢推动的天线本体和驱使所述天线本体滑动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天线本体与所述滑架滑移连接,所述天线本体沿竖直方向滑动。电梯轿厢推动天线本体以使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间保持接触,此时天线本体产生的信号与电梯轿厢之间保持近距离以保证信号强度,而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间能够相对脱离一定的距离,且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前的最大距离在天线本体的信号传输范围内,由此,使得该天线装置能够在保障信号强度的同时增加了天线本体信号的覆盖范围,从而减少天线本体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装置及其应用在电梯井道内的信号覆盖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梯井道内信号覆盖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其应用在电梯井道内的信号覆盖方法。
技术介绍
电梯井道常本身具有电磁效应,且电梯轿厢在厢门和层门关闭之后会形成一个法拉第笼,法拉第笼有静电屏蔽的效果,因而电梯轿厢内的电磁波信号较差以致于电梯轿厢内的信号较差。因此,现有的电梯轿厢境内常会安装天线装置以增加信号覆盖,从而提高电梯轿厢内的信号传输。而传统的电梯井道内信号覆盖,常采用电梯井道覆盖或电梯轿厢厅覆盖的方式。电梯井道覆盖是指在电梯井道内的顶部安装天线和中继站。而电梯井道覆盖就是在每一层的电梯轿厢厅安装全向天线,然后依靠泄露进入轿厢内的电磁波进行通信。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电梯井道覆盖受天线自身信号传输距离的影响,当电梯轿厢与天线之间距离较远时,电梯轿厢内能够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很弱。但电梯井道覆盖的方式需要设置大量的天线,从而建造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为了能够在使用少量天线的情况下提升电梯轿厢内的信号强度,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天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天线装置,包括滑架和天线机构,所述天线机构包括受电梯轿厢推动的天线本体和驱使所述天线本体滑动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天线本体与所述滑架滑移连接,所述天线本体沿竖直方向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推动天线本体以使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间保持接触,此时天线本体产生的信号与电梯轿厢之间保持近距离以保证信号强度,而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间能够相对脱离一定的距离,且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前的最大距离在天线本体的信号传输范围内,由此,使得该天线装置能够在保障信号强度的同时增加了天线本体信号的覆盖范围,从而减少天线本体的数量。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受电梯轿厢推动的滑座、设置于所述滑架的换向件和吊设于所述换向件的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配重件,所述吊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换向件以与所述滑座固定连接,所述滑座与所述滑架滑移连接,所述天线本体位于所述滑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推动滑座向着靠近或远离换向件的方向移动,此时配重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对应远离或靠近换向件,而后电梯轿厢与滑座之间脱离时,滑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着远离或靠近换向件的方向滑动以实现复位。优选的,所述滑座位于电梯轿厢上方时,所述滑座的重量大于所述配重件的重量;所述滑座位于电梯轿厢下方时,所述滑座的重量小于所述配重件的重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座位于电梯轿厢上方时,滑座需要向下滑动进行复位,此时滑座的重量大于配重件的重量以使吊绳上滑座所在的一端能够向下移动;滑座位于电梯轿厢下方时,滑座需要向上滑动以进行复位,此时滑座的重量小于配重件的重量以使吊绳上配重件所在的一端向下移动,吊绳上滑座所在的一端对应向上移动。优选的,所述滑座上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垫板,所述缓冲垫板位于所述滑座靠近电梯轿厢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座与电梯轿厢抵触前先与缓冲垫板抵触,从而减缓滑座与电梯轿厢之间的冲击力,以减少电梯轿厢与滑座之间的损伤。优选的,所述缓冲件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座的导向滑杆和套设于所述导向滑杆的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件的一端与滑座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垫板连接,所述缓冲垫板与所述导向滑杆之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对缓冲垫板的冲击力被缓冲弹性件的弹性形变进一步吸收,从而进一步减少电梯轿厢与滑座之间的冲击损伤以对电梯轿厢和滑座进行保护。优选的,所述天线机构还包括第一馈线和收线组件,所述收线组件包括基座、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收卷盘以及驱使所述收卷盘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馈线的一端卷绕于所述收卷盘,所述第一馈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本体通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馈线用于与天线本体之间进行信号传输,收卷盘收卷第一馈线以避免第一馈线在电梯井道内与电梯轿厢之间发生干涉。优选的,所述收卷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转板和固定设置有所述转板的架板,所述架板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有架板以所述转板的轴线为中心周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架板之间形成有过线间隙,所述转板上安装有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位于所有架板之间,所述第一馈线上卷绕于所述收卷盘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滑环的转子部分通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馈线上卷绕于收卷盘的一端穿过过线间隙以与导电滑环的转子部分连接,由此减缓第一馈线因自身扭转而导致的损坏,从而延长第一馈线的使用寿命。优选的,该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二馈线和信号基站,所述第二馈线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基站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馈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滑环的定子部分通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馈线与导电滑环的定子部分通信连接以连通信号基站和天线本体,从而便于信号的传输,且天线机构能设置多个,多个天线机构连接于一个信号基站以降低建造成本。第二方面,为了能够在使用少量天线的情况下提升电梯轿厢内的信号强度,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天线装置应用在电梯井道内的信号覆盖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天线装置应用在电梯井道内的信号覆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电梯井道内安装滑架、信号基站以及收卷盘,再在收卷盘上安装导电滑环,信号基站与导电滑环的定子部分之间通过第二馈线通信连通;S2、在滑架上安装滑座,并在滑座上安装天线本体,天线本体与导电滑环的转子部分之间通过第一馈线通信连接,收卷盘收卷第一馈线;S3、调整天线本体的波瓣方向以使波瓣方向始终朝向电梯轿厢;S4、电梯轿厢移动以推动滑座移动,增加天线本体的信号辐射范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前的最大距离在天线本体的信号传输范围内,从而使得电梯井道内仅能无需安装大量的天线本体即可使电梯轿厢在电梯井道内获得更好的信号强度。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电梯轿厢推动天线本体以使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间保持接触,此时天线本体产生的信号与电梯轿厢之间保持近距离以保证信号强度,而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间能够相对脱离一定的距离,且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前的最大距离在天线本体的信号传输范围内,由此,使得该天线装置能够在保障信号强度的同时增加了天线本体信号的覆盖范围,从而减少天线本体的数量。;2.电梯轿厢推动滑座向着靠近或远离换向件的方向移动,此时配重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对应远离或靠近换向件,而后电梯轿厢与滑座之间脱离时,滑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着远离或靠近换向件的方向滑动以实现复位;3.电梯轿厢与天线本体之前的最大距离在天线本体的信号传输范围内,从而使得电梯井道内仅能无需安装大量的天线本体即可使电梯轿厢在电梯井道内获得更好的信号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天线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收线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a、电梯井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架(1)和天线机构(2),所述天线机构(2)包括受电梯轿厢(b)推动的天线本体(21)和驱使所述天线本体(21)滑动复位的复位组件(22),所述天线本体(21)与所述滑架(1)滑移连接,所述天线本体(21)沿竖直方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架(1)和天线机构(2),所述天线机构(2)包括受电梯轿厢(b)推动的天线本体(21)和驱使所述天线本体(21)滑动复位的复位组件(22),所述天线本体(21)与所述滑架(1)滑移连接,所述天线本体(21)沿竖直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22)包括受电梯轿厢(b)推动的滑座(221)、设置于所述滑架(1)的换向件(222)和吊设于所述换向件(222)的吊绳(223),所述吊绳(22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配重件(224),所述吊绳(223)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换向件(222)以与所述滑座(221)固定连接,所述滑座(221)与所述滑架(1)滑移连接,所述天线本体(21)位于所述滑座(2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21)位于电梯轿厢(b)上方时,所述滑座(221)的重量大于所述配重件(224)的重量;所述滑座(221)位于电梯轿厢(b)下方时,所述滑座(221)的重量小于所述配重件(224)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21)上设置有缓冲件(225),所述缓冲件(225)包括缓冲垫板(2251),所述缓冲垫板(2251)位于所述滑座(221)靠近电梯轿厢(b)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25)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座(221)的导向滑杆(2252)和套设于所述导向滑杆(2252)的缓冲弹性件(2253),所述缓冲件(225)的一端与所述滑座(221)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垫板(2251)连接,所述缓冲垫板(2251)与所述导向滑杆(2252)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机构(2)还包括第一馈线(23)和收线组件(24),所述收线组件(24)包括基座(241)、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超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人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