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Sn掺杂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5620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Sn掺杂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淀粉酶对淀粉进行酶解造孔,制得多孔淀粉;将含锡化合物用还原剂进行还原制得单质Sn;将Sn和Si同时封装入多孔淀粉,制得锡硅混合物/多孔淀粉复合物;将锡硅混合物/多孔淀粉复合物,经过真空高温碳化,得到锡硅/生物多孔碳复合负极材料。其中锡的掺入,增加了材料的振实密度,锡硅的共同作用还提高了复合材料容量和倍率性能。同时多孔淀粉衍生的多孔碳不仅能缓冲锡硅混合物的体积膨胀,还能促进锂离子和电子的扩散速率。本制备方法原料绿色环保,工艺简单,过程易控、能耗低,属于环境友好型绿色工艺,易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Sn掺杂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以淀粉为原料一步碳化法获得锂离子电池Sn掺杂Si/C负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对电池材料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类炭负极材料,但其372mAh/g的容量过低,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而Sn的理论容量为994mAh/g、Si的理论容量为3580mAh/g,是传统石墨负极的数倍多,也是石墨负极很好的替代品。然而,锡硅材料本身导电性差,膨胀率高造成的容量衰减快,循环性不好,这无疑限制了这种材料的商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Sn掺杂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淀粉酶对淀粉进行酶解造孔,制得多孔淀粉;将含锡化合物用还原剂进行还原制得单质Sn;将Sn和Si同时封装入多孔淀粉,制得锡硅混合物/多孔淀粉复合物;将锡硅混合物/多孔淀粉复合物,经过真空高温碳化,得到锡硅/生物多孔碳复合负极材料。该方法通过锡的掺入增加了材料的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1)将淀粉置于容器中,加入淀粉酶液和pH缓冲液,将容器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20℃~60℃下进行酶解8~24h后,得到含有多孔淀粉的淀粉乳,对淀粉乳进行过滤、洗涤获得多孔淀粉;/n(2)在20℃~60℃下将多孔淀粉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匀制成多淀粉悬浮液。用还原剂将含锡化合物进行还原制得单质Sn,将一定比例Sn和Si放入盛有分散剂的容器中搅拌得到锡硅粉分散液,硅粉分散液加入到淀粉悬浮液中混匀制得镶有Sn、Si的淀粉混合液,混合液蒸发干燥后,即锡硅混合物/多孔淀粉复合物;/n(3)将锡硅混合物/多孔淀粉复合物置于惰性气氛中,真空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淀粉置于容器中,加入淀粉酶液和pH缓冲液,将容器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20℃~60℃下进行酶解8~24h后,得到含有多孔淀粉的淀粉乳,对淀粉乳进行过滤、洗涤获得多孔淀粉;
(2)在20℃~60℃下将多孔淀粉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匀制成多淀粉悬浮液。用还原剂将含锡化合物进行还原制得单质Sn,将一定比例Sn和Si放入盛有分散剂的容器中搅拌得到锡硅粉分散液,硅粉分散液加入到淀粉悬浮液中混匀制得镶有Sn、Si的淀粉混合液,混合液蒸发干燥后,即锡硅混合物/多孔淀粉复合物;
(3)将锡硅混合物/多孔淀粉复合物置于惰性气氛中,真空高温条件下碳化1-12h,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SnSi/生物多孔碳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淀粉为小麦粉、玉米粉、马铃薯粉、豆类粉、木薯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混合物;淀粉酶液中的淀粉酶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γ-淀粉酶、异淀粉酶中的一种或任几种任意比混合物;淀粉与淀粉酶的质量比为100~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耀春魏润宏米如中梁风马文会杨斌杨桂玲戴永年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