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56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氨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氨纶面料,包括氨纶基层,还包括透气层和加强层,加强层编制于所述氨纶基层的外层,透气层编制于所述加强层的外层;氨纶基层包括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经线和玻璃纤维纬线以及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纬线和玻璃纤维经线;聚氨酯纤维经线、聚氨酯纤维纬线、所述玻璃纤维经线与所述玻璃纤维纬线均交错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氨纶面料,包括氨纶基层、透气层和加强层,且氨纶基层内置交错编制的玻璃纤维经线和玻璃纤维纬线,大大提高了氨纶面料的韧性,提高了氨纶面料的拉伸性能和使用寿命;加强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氨纶面料的拉伸性能,且加强层设有透气孔,配合透气层,也提高了氨纶面料的透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纶面料
本技术属于氨纶
,具体涉及一种氨纶面料。
技术介绍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氨纶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一般为10D/根,现时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论根数愈少,条干均匀度愈好,因重叠形态之机会率愈少,干法纺丝之生产溶液DMAC对人体之肝脏有害,一般10D/根内含控制0.5mg/kg,如15D/根则含0.7mg/kg,超过标准。原有氨纶的拉伸度较差,拉伸过量易导致布料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氨纶面料,具有透气性能好、强度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纶面料,包括氨纶基层,还包括透气层和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编制于所述氨纶基层的外层,所述透气层编制于所述加强层的外层;所述氨纶基层包括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经线和玻璃纤维纬线以及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纬线和玻璃纤维经线;所述聚氨酯纤维经线、所述聚氨酯纤维纬线、所述玻璃纤维经线与所述玻璃纤维纬线均交错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层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经线和多根平行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纬线,且所述聚丙烯纤维经线与所述聚丙烯纤维纬线交错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氨纶基层的厚度为5mm,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3mm-5mm,所述透气层的厚度为3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层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气孔的孔直径为3mm-5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气层为竹纤维编织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氨纶面料,包括氨纶基层、透气层和加强层,且氨纶基层内置交错编制的玻璃纤维经线和玻璃纤维纬线,大大提高了氨纶面料的韧性,提高了氨纶面料的拉伸性能和使用寿命;加强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氨纶面料的拉伸性能,且加强层设有透气孔,配合透气层,也提高了氨纶面料的透气性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氨纶基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加强层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加强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气层;2、加强层;3、氨纶基层;4、聚氨酯纤维经线;5、聚氨酯纤维纬线;6、玻璃纤维经线;7、玻璃纤维纬线;8、透气孔;9、聚丙烯纤维经线;10、聚丙烯纤维纬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氨纶面料,包括氨纶基层3,还包括透气层1和加强层2,加强层2编制于氨纶基层3的外层,透气层1编制于加强层2的外层;氨纶基层3包括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经线4和玻璃纤维纬线7以及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纬线5和玻璃纤维经线6;聚氨酯纤维经线4、聚氨酯纤维纬线5、玻璃纤维经线6与玻璃纤维纬线7均交错分布,通过内置交错编制的玻璃纤维经线6与玻璃纤维纬线7,大大提高了氨纶基层3的拉伸性能,提高了氨纶基层3的韧性,保证氨纶基层3不易扯坏,提高了氨纶基层3的使用寿命,另外,加强层2进一步提高了氨纶面料的韧性,同时透气层1有利于氨纶面料透气,使用效果更佳。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强层2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经线9和多根平行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纬线10,且聚丙烯纤维经线9与聚丙烯纤维纬线10交错分布,聚丙烯纤维经线9和聚丙烯纤维纬线10均具有良好的韧性,在提高氨纶面料的韧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氨纶面料的损坏率,保证氨纶面料不易被扯坏,延长了氨纶面料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氨纶基层3的厚度为5mm,加强层2的厚度为3mm,透气层1的厚度为3mm,进一步提高了氨纶面料的韧性,同时有利于氨纶面料透气,使用效果更佳。具体的,根据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强层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8,有利于氨纶面料透气,使用效果更佳。具体的,根据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透气孔8的孔直径为3mm,有利于氨纶面料透气,使用效果更佳。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透气层1为竹纤维编织层,竹纤维编织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能够吸汗透气,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高强度的韧性,提高了氨纶面料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氨纶面料,包括氨纶基层3,还包括透气层1和加强层2,加强层2编制于氨纶基层3的外层,透气层1编制于加强层2的外层;氨纶基层3包括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经线4和玻璃纤维纬线7以及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纬线5和玻璃纤维经线6;聚氨酯纤维经线4、聚氨酯纤维纬线5、玻璃纤维经线6与玻璃纤维纬线7均交错分布,通过内置交错编制的玻璃纤维经线6与玻璃纤维纬线7,大大提高了氨纶基层3的拉伸性能,提高了氨纶基层3的韧性,保证氨纶基层3不易扯坏,提高了氨纶基层3的使用寿命,另外,加强层2进一步提高了氨纶面料的韧性,同时透气层1有利于氨纶面料透气,使用效果更佳。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强层2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经线9和多根平行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纬线10,且聚丙烯纤维经线9与聚丙烯纤维纬线10交错分布,聚丙烯纤维经线9和聚丙烯纤维纬线10均具有良好的韧性,在提高氨纶面料的韧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氨纶面料的损坏率,保证氨纶面料不易被扯坏,延长了氨纶面料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氨纶基层3的厚度为5mm,加强层2的厚度为4mm,透气层1的厚度为3mm,进一步提高了氨纶面料的韧性,同时有利于氨纶面料透气,使用效果更佳。具体的,根据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强层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8,有利于氨纶面料透气,使用效果更佳。具体的,根据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透气孔8的孔直径为4mm,有利于氨纶面料透气,使用效果更佳。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透气层1为竹纤维编织层,竹纤维编织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能够吸汗透气,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高强度的韧性,提高了氨纶面料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氨纶面料,包括氨纶基层3,还包括透气层1和加强层2,加强层2编制于氨纶基层3的外层,透气层1编制于加强层2的外层;氨纶基层3包括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经线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纶面料,包括氨纶基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层(1)和加强层(2),所述加强层(2)编制于所述氨纶基层(3)的外层,所述透气层(1)编制于所述加强层(2)的外层;所述氨纶基层(3)包括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经线(4)和玻璃纤维纬线(7)以及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纬线(5)和玻璃纤维经线(6);所述聚氨酯纤维经线(4)、所述聚氨酯纤维纬线(5)、所述玻璃纤维经线(6)与所述玻璃纤维纬线(7)均交错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纶面料,包括氨纶基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层(1)和加强层(2),所述加强层(2)编制于所述氨纶基层(3)的外层,所述透气层(1)编制于所述加强层(2)的外层;所述氨纶基层(3)包括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经线(4)和玻璃纤维纬线(7)以及相邻设置的聚氨酯纤维纬线(5)和玻璃纤维经线(6);所述聚氨酯纤维经线(4)、所述聚氨酯纤维纬线(5)、所述玻璃纤维经线(6)与所述玻璃纤维纬线(7)均交错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2)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经线(9)和多根平行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纬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辉孙滨袁彩英周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红博面料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