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除绒毛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55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用除绒毛吸尘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的每个工位上方均设置抽吸用喇叭口,喇叭口连接于通管,通管连接抽吸管,抽吸管的上口连接大喇叭口,其大端连接竖直设置的管体侧壁,管体下端设有收集箱,收集箱内设有抽屉,管体上端内倾斜活动连接隔网,隔网的前侧设有除绒辊,管体的上端连接排风管,排风管内设有负压风机,排风管的下壁上设有除尘孔,除尘孔上活动连接密封盖板;大喇叭口的大端内倾斜设有隔离板,大喇叭口的大端内构成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的内端口倾斜连接过滤网,过滤网的前侧设有活动辊;具有结构简单,通过抽吸、二次过滤能清除操作间空气的杂质,改善操作间的空气质量,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用除绒毛吸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用除绒毛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古代的丝织品基本按织物组织、织物花纹、织物色彩命名。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纺织操作车间内,绒毛和纺纱上的粉尘在加工纺织品的过程中,由于其质量轻,大多数绒毛及粉尘都漂浮于操作间的空气中,这样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为此特公开本申请来改善操作间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纺织用除绒毛吸尘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纺织用除绒毛吸尘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工位,所述工作台上的每个工位上方均设置抽吸用喇叭口,喇叭口的上端小口密封连接于通管下侧,通管上侧连接抽吸管的下口,抽吸管的上口连接大喇叭口的小端,其大端贯通连接竖直设置的管体侧壁,管体下端设有收集箱,收集箱内设有抽屉,管体上端内倾斜活动连接隔网,隔网的前侧设有除绒辊,管体的上端连接排风管,排风管内设有负压风机,排风管的下壁上设有除尘孔,除尘孔上活动连接密封盖板;大喇叭口的大端内倾斜设有隔离板,大喇叭口的大端内构成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的内端口倾斜连接过滤网,过滤网的前侧设有活动辊,其后侧的大喇叭口上壁上设有清除孔,清除孔上活动连接盖板。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除绒辊的端部通过轴承连接于管体的侧壁上。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网的上边、下边卡装于U形槽内,U形槽固接于管体的内壁。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过滤网的下侧卡装U形槽,U形槽固接于隔离板的上侧,过滤网的上侧卡装另一U形槽,另一U形槽固接于大喇叭口的上侧内壁。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绒毛和粉尘在操作人员在工作台上的操作下从纺织品及纺纱上脱离后,漂浮于操作间的空气中,而绒毛和粉尘在脱离纺织品及纺纱后,通过负压风机的抽吸,从喇叭口的大端进入,通过过滤网的阻隔,将部分绒毛和粉尘拦截,掉落到下通道内,从而收集在抽屉内,还有小部分绒毛附着在过滤网上通过活动辊清除过滤网的绒毛,从过滤网的孔隙内通过的绒毛和粉尘从上通道进入到管体内,随着负压风机的抽吸作用力向管体的上端运动,再由隔网过滤细小的绒毛和粉尘后,及除绒辊的清扫直接掉落到管体下端的抽屉内,而排风管排出的空气经本装置净化,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同时改装了操作间的空气质量;另外在排风管下侧的密封盖板和抽吸管上侧的盖板打开能清除隔网和过滤网反面附着的绒毛和粉尘,利于隔网和过滤网的通过性,保证净化空气的持续性。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简单,通过抽吸、二次过滤能清除操作间空气的杂质,改善操作间的空气质量,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加侧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隔板端安装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管体上端安装隔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管体下端安装抽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5中所示,一种纺织用除绒毛吸尘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工位0,所述工作台上的每个工位1上方均设置抽吸用喇叭口1,喇叭口1的上端小口密封连接于通管2下侧,通管2上侧连接抽吸管3的下口,抽吸管3的上口连接大喇叭口4的小端,其大端贯通连接竖直设置的管体11侧壁,管体11下端设有收集箱12,收集箱12内设有抽屉20,管体11上端内倾斜活动连接隔网14,隔网14的前侧设有除绒辊15,管体11的上端连接排风管13,排风管13内设有负压风机17,排风管13的下壁上设有除尘孔,除尘孔上活动连接密封盖板16;大喇叭口4的大端内倾斜设有隔离板10,大喇叭口4的大端内构成上通道6和下通道5,上通道6的内端口倾斜连接过滤网7,过滤网7的前侧设有活动辊8,其后侧的大喇叭口4上壁上设有清除孔,清除孔上活动连接盖板9。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除绒辊15的端部通过轴承连接于管体11的侧壁上。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网14的上边、下边卡装于U形槽18内,U形槽18固接于管体11的内壁。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过滤网7的下侧卡装U形槽18,U形槽18固接于隔离板10的上侧,过滤网7的上侧卡装另一U形槽18,另一U形槽固接于大喇叭口4的上侧内壁。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抽屉两侧通过抽轨道连接收集集的内壁。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绒毛和粉尘在操作人员在工作台上的操作下从纺织品及纺纱上脱离后,漂浮于操作间的空气中,而绒毛和粉尘在脱离纺织品及纺纱后,通过负压风机的抽吸,从喇叭口的大端进入,通过过滤网的阻隔,将部分绒毛和粉尘拦截,掉落到下通道内,从而收集在抽屉内,还有小部分绒毛附着在过滤网上通过活动辊清除过滤网的绒毛,从过滤网的孔隙内通过的绒毛和粉尘从上通道进入到管体内,随着负压风机的抽吸作用力向管体的上端运动,再由隔网过滤细小的绒毛和粉尘后,及除绒辊的清扫直接掉落到管体下端的抽屉内,而排风管排出的空气经本装置净化,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同时改装了操作间的空气质量;另外在排风管下侧的密封盖板和抽吸管上侧的盖板打开能清除隔网和过滤网反面附着的绒毛和粉尘,利于隔网和过滤网的通过性,保证净化空气的持续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用除绒毛吸尘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每个工位上方均设置抽吸用喇叭口,喇叭口的上端小口密封连接于通管下侧,通管上侧连接抽吸管的下口,抽吸管的上口连接大喇叭口的小端,其大端贯通连接竖直设置的管体侧壁,管体下端设有收集箱,收集箱内设有抽屉,管体上端内倾斜活动连接隔网,隔网的前侧设有除绒辊,管体的上端连接排风管,排风管内设有负压风机,排风管的下壁上设有除尘孔,除尘孔上活动连接密封盖板;大喇叭口的大端内倾斜设有隔离板,大喇叭口的大端内构成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的内端口倾斜连接过滤网,过滤网的前侧设有活动辊,其后侧的大喇叭口上壁上设有清除孔,清除孔上活动连接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用除绒毛吸尘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每个工位上方均设置抽吸用喇叭口,喇叭口的上端小口密封连接于通管下侧,通管上侧连接抽吸管的下口,抽吸管的上口连接大喇叭口的小端,其大端贯通连接竖直设置的管体侧壁,管体下端设有收集箱,收集箱内设有抽屉,管体上端内倾斜活动连接隔网,隔网的前侧设有除绒辊,管体的上端连接排风管,排风管内设有负压风机,排风管的下壁上设有除尘孔,除尘孔上活动连接密封盖板;大喇叭口的大端内倾斜设有隔离板,大喇叭口的大端内构成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的内端口倾斜连接过滤网,过滤网的前侧设有活动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竞秀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