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型高炉煤气析水降尘装置
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换热型高炉煤气析水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煤气是炼铁行业高炉生产的副产品,一般含有5mg/m3左右的粉尘和7g/m3~30g/m3的水分(特殊生产条件下含水率还要高),钢铁行业一般作为其它生产工序或燃气发电的燃料。由于高炉煤气含水量大、热值低,导致点燃困难、工况波动时易熄火,高炉煤气的机械水对烧嘴或炉膛耐火衬造成侵蚀,带来较大安全隐患或缩短燃烧设备的寿命,高炉煤气含尘量大,长期使用高炉煤气后,煤气中的灰尘也会在煤气通道中沉积下来,使阻力增加,影响加热的正常调节,因而需要采取清扫措施。因此,设计一种强制降温的换热型高炉煤气析水降尘装置,能够对高炉煤气进行析水降尘,提高煤气质量,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减少燃烧设备的损坏,结构简单且效果稳定的高炉煤气析水降尘装置,正是专利技术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型高炉煤气析水降尘装置,能够对高炉煤气强制降温,进行析水降尘,提高煤气质量,提高燃烧的稳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型高炉煤气析水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煤气入口、煤气出口、上锥形管、下锥形管、换热部、排水排污阀组、检修排水排污阀组、人孔,所述煤气入口下端连接有上锥形管,所述上锥形管下端连接筒体,所述煤气出口设置在筒体下侧,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换热部,所述换热部的水平位置高于煤气出口,所述筒体下端连通有下锥形管,所述下锥形管下端端面连接有检修排水排污阀组,冷却水进水口设置在换热部的下侧且与换热部内部连通,冷却水出水口设置在换热部的上侧且与换热部内部连通,所述下锥形管的下侧设置有排水排污阀组、人孔,所述排水排污阀组、人孔均与下锥形管内部连通,所述煤气入口、上锥形管、筒体、下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换热型高炉煤气析水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煤气入口、煤气出口、上锥形管、下锥形管、换热部、排水排污阀组、检修排水排污阀组、人孔,所述煤气入口下端连接有上锥形管,所述上锥形管下端连接筒体,所述煤气出口设置在筒体下侧,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换热部,所述换热部的水平位置高于煤气出口,所述筒体下端连通有下锥形管,所述下锥形管下端端面连接有检修排水排污阀组,冷却水进水口设置在换热部的下侧且与换热部内部连通,冷却水出水口设置在换热部的上侧且与换热部内部连通,所述下锥形管的下侧设置有排水排污阀组、人孔,所述排水排污阀组、人孔均与下锥形管内部连通,所述煤气入口、上锥形管、筒体、下锥形管、检修排水排污阀组均在同一轴线上且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型高炉煤气析水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包括筒体、管束、下花格板、上花格板,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上花格板、下花格板,所述上花格板与下花格板形成空间,所述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管束,所述每个管束与上花格板、下花格板均相连,所述上花格板、下花格板与每个管束连接处设置有孔使管束上下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型高炉煤气析水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的直径为100毫米至150毫米,所述管束的长度为3米至4米。
技术研发人员:邱溆峰,张宇豪,焦勇,王宁,舒磊,展新宇,崔士选,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玫德庚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