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543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净化系统,该系统由悬浮物净化池、沉淀池以及多个渗透净化单元组成;悬浮物净化池内设置栅格网,悬浮物净化池底部连通一根排水管,排水管末端牵引至沉淀池底部;沉淀池上层开设排水口,排水口与水管连接,水管上设置多个水淋喷头,水淋喷头分布位于渗透净化单元正上方;渗透净化单元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一层滤网,滤网上方填充第一砂石层,滤网下方依次设置第一渗透膜、第二渗透膜、第三渗透膜,第二渗透膜与第三渗透膜之间填充第二砂石层,第二砂石层密度大于第一砂石层,净化后的污水经第三渗透膜后由罐体底部流出,本方案基于物理净化的方式,从而避免大量使用化学添加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污水处理厂:有人调查100多座大处理厂,存在较多严重的问题,如资金不足\成本高\效率低等大问题,普遍效率不足70%,低的只有40%。目前主流的污水净化仍采用的是化学法净化,在净化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化学添加剂,例如絮凝性、粘合性、降阻性、增稠性。在污水处理的后期,还必须对加入的化学试剂进行净化,因此在工序上更加繁琐,且往往添加的化学试剂为分子状,通常不能完全去除,如果作为饮用水则会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净化系统,主要是基于物理净化的方式,从而避免大量使用化学添加剂。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净化系统,该系统由悬浮物净化池、沉淀池以及多个渗透净化单元组成;所述悬浮物净化池内设置栅格网,悬浮物净化池底部连通一根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末端牵引至沉淀池底部;所述沉淀池上层开设排水口,排水口与水管连接,水管上设置多个水淋喷头,所述水淋喷头分布位于渗透净化单元正上方;所述渗透净化单元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一层滤网,滤网上方填充第一砂石层,滤网下方依次设置第一渗透膜、第二渗透膜、第三渗透膜,所述第二渗透膜与第三渗透膜之间填充第二砂石层,所述第二砂石层密度大于第一砂石层,净化后的污水经第三渗透膜后由罐体底部流出。本方案利用物理法采用栅格去悬浮物,沉淀法去沉淀,最后将去除大颗粒杂质的水在喷淋头的作用下将其喷淋在砂石层,砂石层具有天然的净化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大量杂质,最后再经过多级渗透膜进行净化,使得最后净化的水基本达到饮用标准,在整个净化中未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因此解决了传统化学净化方式中的二次污染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悬浮物净化池在栅格网下方设计为漏斗状的引流部。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末端向外侧延伸形成一块挡板。设计挡板的作用是防止水引至沉定池底部时造成大面积翻滚现象,从而加快沉淀。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排水口溢出流入水管内,或通过水泵泵至水管内。优选采用水泵加压,可使得喷出的水雾分散度更高。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为漏斗状。设计为漏斗的优势在于渗透过程中可集中渗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渗透膜、第二渗透膜、第三渗透膜的渗透半径逐级减小。进一步的,所述水淋喷头恰好位于第一砂石层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和传统的净化方式相比,本方案结构简单,实现起来十分容易,且在净化过程中无需任何添加剂,也不会造成水体的浪费,大大提高了净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图2是渗透净化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净化系统,该系统由悬浮物净化池1、沉淀池2以及多个渗透净化单元3组成。优选的,悬浮物净化池1、沉淀池2、渗透净化单元3由上往下依次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各部分之间污水的牵引则使用水泵完成。悬浮物净化池1内设置栅格网5,栅格网5的作用是用于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实现去除悬浮的效果,悬浮物净化池1底部连通一根排水管6,排水管6末端牵引至沉淀池2底部。沉淀池2上层开设排水口9,优选的,排水口9可对称设置多个,从而加快排水速度。排水口9与水管7连接,水管7上设置多个水淋喷头8,水淋喷头8分布位于渗透净化单元3正上方,其结构可参考图1所示。如图2所示,渗透净化单元3包括罐体31,罐体31内设置一层滤网32,滤网32上方填充第一砂石层36,滤网32下方依次设置第一渗透膜33、第二渗透膜34、第三渗透膜35,第二渗透膜34与第三渗透膜35之间填充第二砂石层37,第二砂石层37密度大于第一砂石层36,净化后的污水经第三渗透膜35后由罐体31底部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浮物净化池1在栅格网5下方设计为漏斗状的引流部4。引流部4末端连接排水管6,排水管6末端向外侧延伸形成一块挡板61。沉淀池2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水口9溢出流入水管7内,或通过水泵泵至水管7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罐体31为漏斗状,其结构可参考图2所示,其右上往下可分为直筒段和锥形段两部分,其中滤网32和第一砂石层36位于直筒段内,第一渗透膜33、第二渗透膜34、第三渗透膜35则位于锥形段内,第一渗透膜33、第二渗透膜34、第三渗透膜35的渗透半径逐级减小。水淋喷头8恰好位于第一砂石层36上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悬浮物净化池(1)、沉淀池(2)以及多个渗透净化单元(3)组成;/n所述悬浮物净化池(1)内设置栅格网(5),悬浮物净化池(1)底部连通一根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末端牵引至沉淀池(2)底部;/n所述沉淀池(2)上层开设排水口(9),排水口(9)与水管(7)连接,水管(7)上设置多个水淋喷头(8),所述水淋喷头(8)分布位于渗透净化单元(3)正上方;/n所述渗透净化单元(3)包括罐体(31),所述罐体(31)内设置一层滤网(32),滤网(32)上方填充第一砂石层(36),滤网(32)下方依次设置第一渗透膜(33)、第二渗透膜(34)、第三渗透膜(35),所述第二渗透膜(34)与第三渗透膜(35)之间填充第二砂石层(37),所述第二砂石层(37)密度大于第一砂石层(36),净化后的污水经第三渗透膜(35)后由罐体(31)底部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悬浮物净化池(1)、沉淀池(2)以及多个渗透净化单元(3)组成;
所述悬浮物净化池(1)内设置栅格网(5),悬浮物净化池(1)底部连通一根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末端牵引至沉淀池(2)底部;
所述沉淀池(2)上层开设排水口(9),排水口(9)与水管(7)连接,水管(7)上设置多个水淋喷头(8),所述水淋喷头(8)分布位于渗透净化单元(3)正上方;
所述渗透净化单元(3)包括罐体(31),所述罐体(31)内设置一层滤网(32),滤网(32)上方填充第一砂石层(36),滤网(32)下方依次设置第一渗透膜(33)、第二渗透膜(34)、第三渗透膜(35),所述第二渗透膜(34)与第三渗透膜(35)之间填充第二砂石层(37),所述第二砂石层(37)密度大于第一砂石层(36),净化后的污水经第三渗透膜(35)后由罐体(31)底部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添加化学品的节能节水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波曾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上扬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