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397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包括上滤帽、滤座、滤杆和下滤帽,所述滤杆为直筒状,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滤帽设置于滤座的顶端,所述下滤帽设置于滤杆的底端,所述滤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上滤帽的内部相连通,且此通孔的部分孔为螺纹孔结构,所述滤杆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与滤座上通孔中的螺纹孔结构相适配,所述滤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于滤座的通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滤杆是从滤板的下方安装于滤座上的,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堵塞时,可直接从人孔进入滤板底部卸、装滤杆进行清理,不需要清理掉滤板上的滤料,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对滤头的清理工作变得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
技术介绍
国内污水处理行业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应用较为广泛,但一般污废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以及纤维状物质,这些悬浮物或纤维状物质很容易被截留在滤帽或滤头内腔将滤帽或滤头的条形过水缝隙堵塞,也会大大增加系统的水头损失。传统的曝气生物滤池专用长柄滤头是从滤板上部向下安装固定在滤板上的,其上部还堆填有3~4m高的滤料,当长柄滤头被堵塞影响运行时,需对其进行清理,但清理前需要将所有滤料从滤池内挖出才能进行清理工作,清理麻烦、工作效率低。需要研发一款可从滤板底部拆卸的滤头,方便清洗、更换,为此,我公司立项研究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以解决现有的长柄滤头清理前需要将所有滤料从滤池内挖出才能进行清理工作,清理麻烦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包括上滤帽、滤座、滤杆和下滤帽,所述滤杆为直筒状,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滤帽设置于滤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包括上滤帽(1)、滤座(2)、滤杆(3)和下滤帽(4),所述滤杆(3)为直筒状,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滤帽(1)设置于滤座(2)的顶端,所述下滤帽(4)设置于滤杆(3)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座(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上滤帽(1)的内部相连通,且此通孔的部分孔为螺纹孔结构,所述滤杆(3)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结构(301),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301)与滤座(2)上通孔中的螺纹孔结构相适配,所述滤杆(3)的上端通过第一外螺纹结构(301)螺纹连接于滤座(2)的通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包括上滤帽(1)、滤座(2)、滤杆(3)和下滤帽(4),所述滤杆(3)为直筒状,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滤帽(1)设置于滤座(2)的顶端,所述下滤帽(4)设置于滤杆(3)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座(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上滤帽(1)的内部相连通,且此通孔的部分孔为螺纹孔结构,所述滤杆(3)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结构(301),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301)与滤座(2)上通孔中的螺纹孔结构相适配,所述滤杆(3)的上端通过第一外螺纹结构(301)螺纹连接于滤座(2)的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下装可调式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杆(3)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结构(302),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302)与第一外螺纹结构(30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且所述滤杆(3)位于第一外螺纹结构(301)和第二外螺纹结构(302)之间的筒壁外径小于第一外螺纹结构(301)和第二外螺纹结构(302)的外径,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健石大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昌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