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356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包括一池本体具有一环状外墙,且该环状外墙内部为一蓄水空间;一第一溢流堰形成在该环状外墙的内壁面;一第一抽水装置包括一第一抽水泵连接一第一回流管,该第一抽水泵连该蓄水空间,该第一回流管的出水口对应该第一溢流堰;其中一初沉池输出的废水流入该第一溢流堰并藉由溢满流出的方式使该废水落向该蓄水空间;其次该第一抽水装置抽取该蓄水空间内的废水并经该第一回流管输出至该一第一溢流堰,致使该第一溢流堰及该蓄水空间内的废水循环流动。藉此达到能够降低废水温度、提高溶氧量,以及提高好氧菌的生存及生物分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
,特别是指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废纸再生造纸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为使废纸中的纤维互相分离、油墨由纤维中分离,必须投入大量药剂及使用大量的水,因此废纸造纸也同时产生大量废水。废纸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包含混凝沉淀法、生化处理法及化学处理法。其中生化处理法利用微生物,例如厌氧菌或好氧菌,来进行生物分解。良好的菌类生存的环境可以提高生物分解的效果;然而菌类生存的环境与废水温度习习相关,一般的废水处理池无法有效降低水温,反而在处理过程添加各种药剂企图提高生物分解效益,反造成水质洁净度无法提升及符合检验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其具有能够降低废水温度、提高溶氧量,进而提高好氧菌的生存及生物分解效果。为达上述的目的与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节池结构包括一池本体具有一环状外墙,且该环状外墙内部为一蓄水空间;一第一溢流堰形成在该环状外墙的内壁面;一第一抽水装置包括一第一抽水泵连接一第一回流管,该第一抽水泵连该蓄水空间,该第一回流管的出水口对应该第一溢流堰;其中该初沉池输出的废水流入该第一溢流堰并藉由溢满流出的方式使该废水落向该蓄水空间;其次该第一抽水装置抽取该蓄水空间内的废水并经该第一回流管输出至该一第一溢流堰,致使该第一溢流堰及该蓄水空间内的废水循环流动。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一第二溢流堰,且该蓄水空间的废水可被汲取至该第二溢流堰,且该废水可再自该第二溢流堰溢流落向该蓄水空间。再者,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复数喷枪构件,且该蓄水空间的废水可被汲取至各该喷枪构件,且该废水可再自该喷枪构件喷出落向该蓄水空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其具有能够降低废水温度、提高溶氧量,进而提高好氧菌的生存及生物分解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池的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池的局部外观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池配置第二溢流堰的外观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池配置第二溢流堰的局部外观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池配置刮除器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配置支架构件结合第二溢堰局部外观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配置环形管件及第二抽水泵的结构外观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配置环形管件及喷枪构件的局部结构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初沉池与一调节池藉适当导管路连接,致使该初沉池内的废水能够流向该调节池。本实施例利用该初沉池与该调节池的高度差,使得废水能够自动地由该初沉池流向该调节池。请参阅图1、图2,该调节池包括一池本体10。该池本体10具有一环状外墙12,且该环状外墙12内部为一蓄水空间14。其次,该调节池还包括一第一溢流堰16形成在该环状外墙12的内壁面。该一入流口18形成在该环状外墙12且对应该第一溢流堰16。再根据图1所示,一第一抽水装置20包括一第一抽水泵22连接一第一回流管24。该第一抽水泵22连该蓄水空间14,该第一回流管24的出水口对应该第一溢流堰16。如此一来,该初沉池输出的废水流入该第一溢流堰16并藉由溢满流出的方式使该废水落向该蓄水空间14;其次该第一抽水装置20抽取该蓄水空间16内的废水并经该第一回流管14输出至该第一溢流堰16,致使该第一溢流堰16及该蓄水空间14内的废水循环流动。请参阅图2,该第一溢流堰16的外缘设有复数挡板26。相邻二该挡板26具有一溢流间距28,该第一溢流堰16内的废水自该溢流间距28流出落向该蓄水空间14。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第二溢流堰30。该第二溢流堰30具有至少二个端口32。各该端口32连接该第一溢流堰16,致使该第二溢流堰30与该第一溢流堰16连通。换言之,废水可在该第一溢流堰16与该第二溢流堰30内流动及溢出。其次本实施例包括一第二抽水装置34。该第二抽水装置34包括一第二抽水泵36连接一第二回流管38,其中该第二抽水泵36连该蓄水空间14,该第二回流管38的出水口对应该第二溢流堰30。是以,蓄水空间14内的废水可被汲取并落向该第二溢流堰30内部,再由该第二溢流堰30落向该蓄水空间14内,达到使废水循环流动的效果。请参阅图4,其中该第二溢流堰30的外缘设有复数挡板40,相邻二该挡板40具有一溢流间距42,该第二溢流堰30内的废水可自该溢流间距42流出落向该蓄水空间14。请参阅图5,该调节池的该池本体10会配置一刮除器44用以于水面的杂物或泡沫刮除,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该第二溢流堰30可具有一旁通溢流堰46,使得该第二溢流堰30的相邻二部分可以透过该旁通溢流堰46形成相通。请参阅图6,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支架构件48。该支架构件48的端部固定于该池本体10,且该第二溢流堰30连结该支架构件48,致使该第二溢流堰30呈悬挂于该蓄水空间14上方的状态。举例而言,该支架构件48为十字形,且该支架构件48的四个端部皆固定于该池本体10上,致使该支架构件48横越该池本体10,且该第二溢流堰30呈悬吊状。请参阅图7,图7中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环形管构件50。该环形管构件50连结该第二抽水装置34。具体而言,该第二抽水装置34的该第二抽水泵36连接该环形管构件50,该第二回流管38连接该环形管构件50。该环形管构件50对应该池本体10的周缘且架设在该池本体10。如此该第二抽水泵36抽取该蓄水空间14内的废水,可藉由该环形管构件50导向各该第二回流管38,并由该第二回流管38的出水口落向该第二溢流堰30。进一步,一控制阀56安装在该第二回流管38上,该控制阀56的开启用以控制该环形管构件50内的废水流向该第二回流管38的时机与流量。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包括复数喷枪构件52。该喷枪构件52具有仰角地安装在该环形管构件50,且该喷枪构件52的喷水端对应该池本体10的该蓄水空间14的上方。其次一阀体开关54安装在该喷枪构件52的一端且连接该环形管构件50,如此该阀体开关54可用以控制该环管构件50内部的废水流向该喷枪构件50的时机与流量。根据以上所述的内容,本实施例利用重力模式使废水自初沉池流向调节池;废水在该调节池内可分别自该第一溢流堰16及该第二溢流堰30藉溢满落出的模式向下流动,且该喷枪构件52可以适时加入喷出废水,故藉由多处溢满流出的情形,可以提高废水流动过程的扰动情形,据以增加废水的溶氧量及降低废水温度;此外因废水温度较低及水中溶氧量增加,故提供更佳的生存环境给水中的好氧菌,致使废水所散发的异味能够明显降低。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用以接收来自一初沉池的废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一池本体,具有一环状外墙,且该环状外墙内部为一蓄水空间;/n一第一溢流堰,形成在该环状外墙的内壁面;/n一第一抽水装置,包括一第一抽水泵连接一第一回流管,该第一抽水泵连该蓄水空间,该第一回流管的出水口对应该第一溢流堰;/n其中该初沉池输出的废水流入该第一溢流堰并藉由溢满流出的方式使该废水落向该蓄水空间;其次该第一抽水装置抽取该蓄水空间内的废水并经该第一回流管输出至该一第一溢流堰,致使该第一溢流堰及该蓄水空间内的废水循环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用以接收来自一初沉池的废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池本体,具有一环状外墙,且该环状外墙内部为一蓄水空间;
一第一溢流堰,形成在该环状外墙的内壁面;
一第一抽水装置,包括一第一抽水泵连接一第一回流管,该第一抽水泵连该蓄水空间,该第一回流管的出水口对应该第一溢流堰;
其中该初沉池输出的废水流入该第一溢流堰并藉由溢满流出的方式使该废水落向该蓄水空间;其次该第一抽水装置抽取该蓄水空间内的废水并经该第一回流管输出至该一第一溢流堰,致使该第一溢流堰及该蓄水空间内的废水循环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溢流堰的外缘设有复数挡板,相邻二该挡板具有一溢流间距,该第一溢流堰内的废水自该溢流间距流出落向该蓄水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溢流堰,该第二溢流堰具有至少二端口,各该端口连接该第一溢流堰,致使该第二溢流堰与该第一溢流堰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抽水装置,该第二抽水装置包括一第二抽水泵连接一第二回流管,该第二抽水泵连该蓄水空间,该第二回流管的出水口对应该第二溢流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广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源造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