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56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包括一池本体具有一环状外墙,且该环状外墙内部为一蓄水空间,该蓄水空间内部用以容置废水;一环形管构件安装在该池本体;一汲取装置连接该蓄水空间且连结该环形管构件,用以将该蓄水空间的废水汲入该环形构件的内部;复数喷枪构件,该喷枪构件具有仰角地安装在该环形管构件,且该喷枪构件的喷水端对应该池本体的蓄水空间的上方,致使废水能喷出该喷枪构件而落入该蓄水空间。藉此达到使废水循环流动,进而降低废水温度、提高溶氧量,以及提高好氧菌的生存及生物分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
,特别是指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降温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废纸再生造纸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为使废纸中的纤维互相分离、油墨由纤维中分离,必须投入大量药剂及使用大量的水,因此废纸造纸也同时产生大量废水。废纸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包含混凝沉淀法、生化处理法及化学处理法。其中生化处理法系利用微生物,例如厌氧菌或好氧菌,来进行生物分解。良好的菌类生存的环境可以提高生物分解的效果;然而菌类生存的环境与废水温度习习相关,一般的废水处理池无法有效降低水温,反而在处理过程添加各种药剂企图提高生物分解效益,反造成水质洁净度无法提升及符合检验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其具有能够使废水循环流动,进而降低废水温度、提高溶氧量,以及提高好氧菌的生存及生物分解效果。为达上述目的与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节池及降温结构包括一池本体具有一环状外墙,且该环状外墙内部为一蓄水空间,该蓄水空间内部用以容置废水;一环形管构件安装在该池本体;一汲取装置连接该蓄水空间且连结该环形管构件,用以将该蓄水空间的废水汲入该环形构件的内部;复数喷枪构件,该喷枪构件具有仰角地安装在该环形管构件,且该喷枪构件的喷水端对应该池本体的蓄水空间的上方,致使废水能喷出该喷枪构件而落入该蓄水空间。其次,该池本体还可以具备一第一溢流堰及一第二溢流堰,废水可以自该第一溢流堰及该第二溢流堰满落至该蓄水空间,以及废水可以自该蓄水空间被抽至该第一溢流堰及该第二溢流堰,达到循环流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其具有能够使废水循环流动,进而降低废水温度、提高溶氧量,以及提高好氧菌的生存及生物分解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外观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溢流堰的结构示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第二溢流堰的结构外观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回流管与第二溢流堰的对应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溢流堰与支架构件的结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初沉池与一调节池藉适当导管路连接,致使该初沉池内的废水能够流向该调节池。本实施例利用该初沉池与该调节池的高度差,使得废水能够自动地由该初沉池流向该调节池。请参阅图1,如图1中所示一调节池具有一池本体10具有一环状外墙12,且该环状外墙12内部为一蓄水空间14,该蓄水空间14内部用以容置来自该初沉池的废水。一环形管构件20安装在该池本体10的该环形外墙12上方。一汲取装置30连接该蓄水空间14与该环形管构件20。进一步,该汲取装置30是一抽水机32连接一导管34,该抽水机32连通该蓄水空间14,该导管34连接该环形管构件20。如此该汲取装置30能够将该蓄水空间14的废水汲入该环形构件20的内部。复数喷枪构件40是具有仰角地安装在该环形管构件20,且该喷枪构件40的喷水端对应该池本体10的蓄水空间14的上方,致使该环形管构件20内部的废水能自该喷枪构件40喷出而落入该蓄水空间14。藉由该汲取装置30的抽水作用,可使得该蓄水空间14内部的废水循环地自该喷枪构件40喷向空中然后再落入该蓄水空间14。值得注意的是,废水循环喷出及落下的过程,废水的温度可以下降,而且溶氧量也可以增加。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包括一阀体开关42。该阀体开关42安装在该喷枪构件40的一端且连接该环形管构件20。该阀体开关42用以控制该环管构件20内部的废水流向该喷枪构件40的流量。请参阅图3,本实施包括一第一溢流堰50。该第一溢流堰50为环状且形成在该池本体10的该环状外墙12的内壁面。初沉池的废水可流入该第一溢流堰50,且废水藉由溢满落出的方式落向该蓄水空间14。进一步,本施包括一抽水泵52及一第一回流管54。该抽水泵52连通该蓄水空间14,该第一回流管54的一端连接该抽水泵52,另一端对应该第一溢流堰50。该第一溢流堰50的外缘设有复数挡板56,相邻二该挡板26的间具有一溢流间距58。该第一溢流堰50内的废水自该溢流间距58流出落向该蓄水空间14。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包括一第二溢流堰60。该第二溢流堰60具有至少二端口62,且各该端口62连接该第一溢流堰50。如此该第二溢流堰60与该第一溢流堰连通50。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包括一第二回流管62。该第二回流管62一端连接该环形管构件20,且该第二回流管62另一端形成出水口对应该第二溢流堰60,如此该抽水泵32所汲取的废水可经过该导管34再由该第二回流管62落入该第二溢流堰60。是以如图4、图5所示,废水可自该第二溢流堰60溢满落向该蓄水空间14,并且在该汲取装置30的抽水作用,废水可经过该第二回流管62重新落入该第二溢流堰60再溢满落向该蓄水空间14,藉此废水循环溢满落出可达到温度下降及溶氧量增加的效果。请参阅图6,该第二溢流堰60的外缘设有复数挡板64,相邻二该挡板64间具有一溢流间距66。该第二溢流堰60内的废水自该溢流间距66流出落向该蓄水空间14。其次,本实施例包括一支架构件70。该支架构件70的端部固定于该池本体10,例如该支架构件70为十字形,四个端部皆固于该池本体10上。该第二溢流堰60连结该支架构件70,且该第二溢流堰60悬挂于该蓄水空间14的上方。请再参阅图5,一控制阀53安装在该第二回流管62。该控制阀53用以控制该环形管构件20内的废水流向该第二回流管62的时机与流量。根据以上所述的内容,本实施例利用重力模式使废水自初沉池流向调节池;废水在该调节池内可分别自该喷枪构件52喷出,以及藉该第一溢流堰16及该第二溢流堰30藉溢满落出的模式向下流动,故藉由多处溢满流出的情形,可以提高废水流动过程的扰动情形,据以增加废水的溶氧量及降低废水温度;此外因废水温度较低及水中溶氧量增加,故提供更佳的生存环境给水中的好氧菌,致使废水所散发的异味能够明显降低。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一池本体,具有一环状外墙,且该环状外墙内部为一蓄水空间,该蓄水空间内部用以容置废水;/n一环形管构件,安装在该池本体;/n一汲取装置,连接该蓄水空间且连结该环形管构件,用以将该蓄水空间的废水汲入该环形构件的内部;/n复数喷枪构件,该喷枪构件具有仰角地安装在该环形管构件,且该喷枪构件的喷水端对应该池本体的蓄水空间的上方,致使废水能喷出该喷枪构件而落入该蓄水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池本体,具有一环状外墙,且该环状外墙内部为一蓄水空间,该蓄水空间内部用以容置废水;
一环形管构件,安装在该池本体;
一汲取装置,连接该蓄水空间且连结该环形管构件,用以将该蓄水空间的废水汲入该环形构件的内部;
复数喷枪构件,该喷枪构件具有仰角地安装在该环形管构件,且该喷枪构件的喷水端对应该池本体的蓄水空间的上方,致使废水能喷出该喷枪构件而落入该蓄水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汲取装置是一抽水机连接一导管,该抽水机连通该蓄水空间,该导管连接该环形管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阀体开关,该阀体开关安装在该喷枪构件的一端且连接该环形管构件,该阀体开关用以控制该环管构件内部的废水流向该喷枪构件的流量。


4.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池本体的该环状外墙的内壁面具有一第一溢流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调节池及其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抽水泵及一第一回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广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源造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