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531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型计算机与光电隔离、总线、激励电极选择模拟开关、电极驱动、传感器的输入极顺序连接;传感器与电极驱动、检测电极选择模拟开关、带通滤波单元A、差动放大单元、相敏解调单元、低通滤波单元、模数转换模块、总线顺序连接;总线与正弦波发生器、压控电流源、激励电极选择模拟开关顺序连接,总线还分别与差动放大单元、检测电极选择模拟开关连接,正弦波发生器与相敏解调单元连接,带通滤波单元B分别与检测电极选择模拟开关、差动放大单元连接。方法有:1.定时间隔采集流型的三维信息。2.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压缩,输出三维信息特征数据。3.定义目标向量和确定神经网络的各项参数。4.进行仿真和目标向量比对,即可得出流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类,尤其涉及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的辨识器及辨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工业过程层析成像技术(Process Tomography),是本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两相流或多相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过程参数(二维或三维分布状况的)在线实时测量的技术。电阻层析成象(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简称ERT)技术是PT技术之一的电阻抗层析成象(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简称EIT)技术的简化形式,其在检测中它只利用了电阻抗的实部信息,只适用于液相为连续相的测量场合。ERT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基于不同的媒质具有不同的电导率这一性质,通过判断处于敏感场中的物体电导率分布来推断出物场的媒质分布状况。作为两相流基本参数流型的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传统的技术是通过流型判别图及判别公式的方法是不能实现在线的流型识别。而传统的单点测量和连续时间序列信号分析等方法,由于其测量信息范围的限制,也不能很好的表达管道截面的二维或三维信息,因此测量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的辨识器,其特征在于,微型计算机与光电隔离、总线、激励电极选择模拟开关、电极驱动的一端、传感器的输入极顺序连接;传感器的输出极与电极驱动另一端、检测电极选择模拟开关、带通滤波单元A、差动放大单元、相敏解调单元、低通滤波单元、模数转换模块、总线顺序连接;总线与正弦波发生器、压控电流通源、激励电极选择模拟开关的另一端顺序连接,总线还分别与差动放大单元的另一端、检测电极选择模拟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正弦波发生器的另一端与相敏解调单元的另一端连接,带通滤波单元B分别与检测电极选择模拟开关、差动放大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峰徐安姜之旭乔旭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