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24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属于压带领域,其中两块螺母固定座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上设有螺母,丝杆穿过螺母,且该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盘,其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套筒内,套筒设置在第三铰接轴的中部,第三铰接轴铰接设置在压臂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两较长支臂之间,其中两较长支臂均向下延伸形成下伸出部,该两下伸出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压臂固定座上,两较长支臂均向上延伸形成上伸出部,该两上伸出部之间设置有压轮,压轮在压紧铜带卷带尾时压轮中轴线不低于铜带卷中轴线,本方案中采用丝杆传动配合铰接压臂实现了铜带卷带头带尾的压料需求,且该装置稳定性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带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精磷铜粗轧后需要对铜带卷径为1450mm,宽450mm的母带材进行分条,在分条过程中大卷径的铜带头部部分不采取压带措施会导致铜带卷在开卷过程中整卷松动,如果铜带卷的尾部部分不采用压带措施,则其会在放卷设备处外翻,极易伤人。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液压油缸带动压轮转臂结构实现带头带尾的压料,但是液压系统不仅投资相对较高,液压站占地较大,其还存在液压油泄漏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铜带压带装置以替代液压装置,实现投资最低,占地最小,使用维护成本最低,并同时实现铜带的分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液压压带装置投入高、液压油易泄漏稳定性不高的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本方案中采用丝杆传动配合铰接压臂实现了铜带卷带头、带尾的压料需求,且该装置稳定性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包括底座、丝杆和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压臂,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螺母固定座和呈U型结构的压臂固定座,其中,两块螺母固定座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的中部设置有垂直于其的螺母,上述丝杆穿过螺母,且该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盘,其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套筒设置在第三铰接轴的中部且垂直于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铰接设置在上述压臂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两较长支臂之间,且所述第三铰接轴低于第一铰接轴;其中,上述两较长支臂均向下延伸形成下伸出部,该两下伸出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压臂固定座上,所述两较长支臂均向上延伸形成上伸出部,该两上伸出部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压轮,所述压轮在压紧铜带卷带尾时此压轮的中轴线不低于铜带卷的中轴线。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臂且高于第三铰接轴的部分朝向铜带卷弯曲设置。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臂的两较长支臂之间设有加强筋。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旋转盘上设有手持把手,且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轮的材质为聚氨酯。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其中,通过设置第一铰接轴转动设置在螺母固定座,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轴与压臂铰接以及压臂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轴设置在压臂固定座上,使得在旋转丝杆推动压臂的过程中,可使丝杆的固定座套筒以及压臂能够以压臂固定座的回转轴第二铰接轴为支点中心进行回转,从而做回转运动的压臂带动压轮回转运动,进而可满足铜带卷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时对铜带带头、带尾的压紧需求,另外本技术通过设置压臂且高于第三铰接轴的部分朝向铜带卷弯曲设置,使得压轮在进行压带的过程中弯曲设置的压臂总会给压轮一个较大的水平力,进而使压轮的压带效果更好。(2)本技术的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的运动轨迹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01、底座;02、螺母固定座;021、第一铰接轴;022、螺母;03、压臂固定座;031、第二铰接轴;04、压臂;041、第三铰接轴;042、加强筋;05、压轮;06、丝杆;061、旋转盘;062、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包括底座01、丝杆06和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压臂04,底座01上垂直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螺母固定座02和呈U型结构的压臂固定座03,其中,两块螺母固定座02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021,第一铰接轴021的中部设置有垂直于其的螺母022,上述丝杆06穿过螺母022,且该丝杆06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盘061,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旋转盘061上设有手持把手,且把手上设有防滑套,此处通过在把手上设有防滑套,以提高工作人员操作中的效率。在丝杆0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套筒062内,套筒062设置在第三铰接轴041的中部且垂直于第三铰接轴041,第三铰接轴041铰接设置在上述压臂04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两较长支臂之间,且第三铰接轴041低于第一铰接轴021;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压臂04且高于第三铰接轴041的部分朝向铜带卷弯曲设置,在压臂04的两较长支臂之间设有加强筋042。其中,上述两较长支臂均向下延伸形成下伸出部,该两下伸出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铰接轴031,第二铰接轴031转动设置在压臂固定座03上,两较长支臂均向上延伸形成上伸出部,该两上伸出部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压轮05,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压轮05的材质为聚氨酯,此处通过使用聚氨酯材质的压轮05,可减少在压轮05压带过程中对铜带表面的磨损。该压轮05在压紧铜带卷带尾时此压轮05的中轴线不低于铜带卷的中轴线,其中,第一铰接轴021、第二铰接轴031、第三铰接轴041以及压轮05均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铰接轴021转动设置在螺母固定座02,丝杆06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轴041与压臂04铰接以及压臂04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轴031设置在压臂固定座03上,使得在旋转丝杆06推动压臂04的过程中,可使丝杆06的固定座套筒062以及压臂04能够以压臂固定座03的回转轴第二铰接轴031为支点中心进行回转,从而做回转运动的压臂04带动压轮05回转运动,进而可满足铜带卷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时对铜带带头、带尾的压紧需求(如图4所示),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臂04且高于第三铰接轴041的部分朝向铜带卷弯曲设置,使得压轮05在进行压带的过程中弯曲设置的压臂04总会给压轮05一个较大的水平力,进而使压轮05的压带效果更好。本实施例的压带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丝杆06使压轮05压在铜带卷上,然后进行牵引、分条,随着铜带卷放卷的进行,铜带的带头部分完全完成压带需求,进而将丝杆06缩回,当进行铜带卷的尾部分条时,再转动丝杆06使压轮05压在铜带卷上进行铜带卷带尾部分的压带,在压带过程中,由于带头部分和带尾部分的长度很短,因此在压带时只要将压轮05抵在铜带卷上不需要再继续调节丝杆06,就可完成相应部分铜带长度的压带需求,且该压带过程简单,易于实现。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包括底座(01)、丝杆(06)和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压臂(0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01)上垂直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螺母固定座(02)和呈U型结构的压臂固定座(03),其中,两块螺母固定座(02)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021),所述第一铰接轴(021)的中部设置有垂直于其的螺母(022),上述丝杆(06)穿过螺母(022),且该丝杆(06)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盘(061),其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套筒(062)内,所述套筒(062)设置在第三铰接轴(041)的中部且垂直于第三铰接轴(041),所述第三铰接轴(041)铰接设置在上述压臂(04)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两较长支臂之间,且所述第三铰接轴(041)低于第一铰接轴(021);/n其中,上述两较长支臂均向下延伸形成下伸出部,该两下伸出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铰接轴(031),所述第二铰接轴(031)转动设置在压臂固定座(03)上,所述两较长支臂均向上延伸形成上伸出部,该两上伸出部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压轮(05),所述压轮(05)在压紧铜带卷带尾时此压轮(05)的中轴线不低于铜带卷的中轴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包括底座(01)、丝杆(06)和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压臂(0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01)上垂直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螺母固定座(02)和呈U型结构的压臂固定座(03),其中,两块螺母固定座(02)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021),所述第一铰接轴(021)的中部设置有垂直于其的螺母(022),上述丝杆(06)穿过螺母(022),且该丝杆(06)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盘(061),其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套筒(062)内,所述套筒(062)设置在第三铰接轴(041)的中部且垂直于第三铰接轴(041),所述第三铰接轴(041)铰接设置在上述压臂(04)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两较长支臂之间,且所述第三铰接轴(041)低于第一铰接轴(021);
其中,上述两较长支臂均向下延伸形成下伸出部,该两下伸出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铰接轴(03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驰何孝明周跃进张德贵徐明峰孙红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