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机用收放纸装置,一种喷墨打印机用收放纸装置,收放纸装置分别设置在打印机的前方和后方,收放纸装置包括分离型气胀轴、第一收放纸装配、第二收放纸装配、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离型气胀轴一侧设置第一收放纸装配和第一电机,分离型气胀轴另一侧设置第二收放纸装配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分离型气胀轴分为左部和右部,所述左部和右部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独立控制转动。通过两个电机独立控制气胀轴左右两部分的转动,可在气胀轴上同时放置两卷不同大小或材料的卷筒纸,在同步打印作业过程中依然能确保两卷的打印质量,扩大了打印机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收放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独立控制两卷不同大小或材质的卷筒纸同时进行打印收放的喷墨打印机用收放纸装置。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机通过从喷头喷出墨滴,落在打印介质相应位置以形成所需图像或文字的打印。喷墨打印机喷绘的打印介质种类繁多,其中一大需求为对卷材类物品的打印。当打印卷材类例如卷筒纸时,由于卷筒纸介质较软,所以在打印过程中需要将打印介质张紧,以防影响打印质量,并且及时将打印好的幅面收卷,避免打印好的幅面被污染。通常打印机设置有打印部分和收放纸传输部分,操作者将待打印卷筒介质安装于放纸装置上,通过导向装置后经过打印平台最终收卷至收纸装置上。整个工作过程中,打印机控制系统控制打印介质的传送以及打印小车对打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进行喷绘作业。在打印过程中,通常只能对一卷宽幅卷筒纸进行打印,或者对两卷尺寸材质完全相同的窄幅卷筒纸进行打印才能同时保证喷绘质量,当需要对两卷不同大小或不同材质的卷筒纸进行打印时,需要考虑如何对其进行单独收放传送从而扩大打印机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独立控制两卷不同大小或材质的卷筒纸同时进行收放、打印作业的喷墨打印机用收放纸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喷墨打印机用收放纸装置,收放纸装置分别设置在打印机的前方和后方,收放纸装置包括分离型气胀轴、第一收放纸装配、第二收放纸装配、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离型气胀轴一侧设置第一收放纸装配和第一电机,分离型气胀轴另一侧设置第二收放纸装配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分离型气胀轴分为左部和右部,所述左部和右部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独立控制转动。在上述的收放纸装置中,所述的收放纸装置包括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和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设置在打印机的前方,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设置在打印机的后方,所述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和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结构相同、前后对称设置。在上述的收放纸装置中,所述的分离型气胀轴的左部和右部长度相等。在上述的收放纸装置中,第二收放纸装配包括收纸器支架、齿轮外罩、把手、纸辊安装支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离型气胀轴左部外端的轴头套装于第二齿轮内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配合,第一齿轮中心穿入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离型气胀轴左部外端的轴头末端穿入一轴承,轴承通过把手卡紧在纸辊安装支架上,通过第二电机的驱动、经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输后便可控制分离型气胀轴左部的转动。在上述的收放纸装置中,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外部设置有齿轮外罩。在上述的收放纸装置中,所述的纸辊安装支架和第二电机之间设置一收纸器支架,收纸器支架下端设置长孔用于安装支撑铝型材。在上述的收放纸装置中,所述的收纸器支架的外侧,还安装一电机控制装配,电机控制装配用于控制第二电机的运动。在上述的收放纸装置中,所述的第一收放纸装配与第二收放纸装配结构相同,在分离型气胀轴两侧对称设计。在上述的收放纸装置中,分离型气胀轴左部和右部分别各放置一卷窄幅卷筒纸,两卷筒纸的大小不同。在上述的收放纸装置中,分离型气胀轴上放置一卷宽幅卷筒纸。本技术通过两电机分别独立控制分离型气胀轴的左右两部分转动,可独立控制分离型气胀轴上安装的两卷卷筒纸的单独传输,对于不同直径、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质的介质可同时进行打印,扩大了使用范围并确保打印质量。此外,收放纸装置对称设置于打印机的前后方,结构相同,可用于反向打印,从而满足更多的打印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放置卷筒纸后的分离型收放纸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分离型收放纸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图4隐藏壳体零件后的立体示意图。附图中所示序号具体表示为: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1、平台部分2、横梁模块3、底座部分4、前导纸辊组件5、后导纸辊组件6、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7、第一卷筒纸11、第二卷筒纸12、分离型气胀轴13、第一收放纸装配14、第二收放纸装配15、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17、第一电机控制装配18、第二电机控制装配19、收纸器支架141、齿轮外罩142、把手143、纸辊安装支架144、第一齿轮145、第二齿轮146、支撑铝型材20、第一收纸卷21、第二收纸卷22、分离型气胀轴A部131、分离型气胀轴B部1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包括分离型收放纸装置、导纸辊组件、平台部分2、横梁模块3、底座部分4和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平台部分2设置于喷墨打印机底座部分4的上部,在底座部分4前方设置前导纸辊组件5和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1,在底座部分4的后方设置后导纸辊组件6和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7,前导纸辊组件5和后导纸辊组件6结构相同、相对平台部分2前后对称设置,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1和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7结构相同、相对平台部分2前后对称设置,卷筒纸安装于前方的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1上,卷筒纸由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1经前导纸辊组件5后通过平台部分2上方,再由后导纸辊组件6导向后收卷于后方的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7上,横梁模块3沿X轴方向即第一方向设置于平台部分2上方,横梁模块3上设置一打印小车(图中未示出),打印小车可沿X轴方向即第一方向往返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喷射墨滴于打印介质上形成图文,控制系统控制卷筒纸的收放传送、横梁模块和打印小车的运动以及喷头向下方介质的喷墨作业。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1上放置两卷卷筒纸,两卷卷筒纸由两个电机分别独立控制传送,因此两卷筒纸可为相同大小的纸卷,也可为两不同大小的纸卷,两卷筒纸在打印机后方由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7进行卷收,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收纸卷21和第二收纸卷22即为两不同大小的纸卷示意图。下面根据图3-5详细说明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1的具体结构。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1包括分离型气胀轴13、第一收放纸装配14、第二收放纸装配15、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7。分离型气胀轴13沿X轴方向即第一方向设置,分离型气胀轴13包括分离型气胀轴A部131和分离型气胀轴B部132,分离型气胀轴A部131和分离型气胀轴B部132长度相等,两部分可分别进行独立运动互不干扰,即分离型气胀轴A部131由第二电机17控制转动,分离型气胀轴B部132由第一电机16控制转动,在外观上分离型气胀轴13为一根轴。第二收放纸装配15设置在分离型气胀轴A部131的外侧,第二收放纸装配15包括收纸器支架141、齿轮外罩142、把手143、纸辊安装支架144、第一齿轮145和第二齿轮146,分离型气胀轴A部131左端(如图5所示)轴头套装于第二齿轮146内部,第二齿轮146与第一齿轮145配合,第一齿轮145中心穿入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分离型气胀轴A部131左端轴头末端穿入一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通过把手143卡紧在纸辊安装支架144上,把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打印机用收放纸装置,收放纸装置分别设置在打印机的前方和后方,收放纸装置包括分离型气胀轴、第一收放纸装配、第二收放纸装配、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离型气胀轴一侧设置第一收放纸装配和第一电机,分离型气胀轴另一侧设置第二收放纸装配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分离型气胀轴分为左部和右部,所述左部和右部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独立控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打印机用收放纸装置,收放纸装置分别设置在打印机的前方和后方,收放纸装置包括分离型气胀轴、第一收放纸装配、第二收放纸装配、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离型气胀轴一侧设置第一收放纸装配和第一电机,分离型气胀轴另一侧设置第二收放纸装配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分离型气胀轴分为左部和右部,所述左部和右部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独立控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纸装置包括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和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设置在打印机的前方,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设置在打印机的后方,所述前分离型收放纸装置和后分离型收放纸装置结构相同、前后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型气胀轴的左部和右部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收放纸装配包括收纸器支架、齿轮外罩、把手、纸辊安装支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离型气胀轴左部外端的轴头套装于第二齿轮内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配合,第一齿轮中心穿入第二电机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原,张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佳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