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12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相对的一端均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齿槽,两个第一齿槽相对的一端均粘附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防滑层,两层第一防滑层相对的一端相互粘结,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上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一防护机构,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下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二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还有效地对扣式输送带的连接处进行了防护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输送带是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输送机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在带式输送机运转中加强对输送带的维护十分重要,当输送带出现断裂时则需要进行再加工重新使用,重新粘结的输送带对其粘结的稳固性和防水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大多稳定性不高,且扣式输送带连接处的防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大多稳定性不高,且扣式输送带连接处的防水效果不佳的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其不仅提高了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还有效地对扣式输送带的连接处进行了防护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所述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相对的一端均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齿槽,两个所述第一齿槽相对的一端均粘附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防滑层,两层所述第一防滑层相对的一端相互粘结,所述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上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一防护机构,所述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下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二防护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上端连接处的第二齿槽,所述第二齿槽由下往上依次粘结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防滑层和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弧形凸起延伸至第二齿槽的上方并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上端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上端均粘结,第一防护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上端连接处的防护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下端连接处的第三齿槽,所述第三齿槽由上往下依次粘结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三防滑层和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二耐磨层的弧形凸起延伸至第三齿槽的下方并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下端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下端均粘结,第二防护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下端连接处的防护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层的上端涂覆有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颜色相匹配的颜料层,颜料层的设置,提高了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连接处的美观性。优选地,所述第二耐磨层的下端和颜料层的上端均涂覆有透明防水材料层,透明防水材料层的设置,有效地对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的连接处进行了防水处理。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第一齿槽、第一防滑层、第二齿槽、第二防滑层和第一耐磨层等,提高了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其中颜料层的设置,提高了其美观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第一齿槽、第一防滑层、第二齿槽、第二防滑层和第一耐磨层等,有效地对扣式输送带的连接处进行了防护处理,其不仅提高了扣式输送带连接处的耐磨性还提高了扣式输送带连接处的防水性,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的透视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2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3第一齿槽、4第一防滑层、5第二齿槽、6第二防滑层、7第一耐磨层、8第三齿槽、9第三防滑层、10第二耐磨层、11颜料层、12透明防水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相对的一端均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齿槽3,两个第一齿槽3相对的一端均粘附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防滑层4,两层第一防滑层4相对的一端相互粘结,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上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一防护机构,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下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二防护机构。第一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上端连接处的第二齿槽5,第二齿槽5由下往上依次粘结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防滑层6和第一耐磨层7,第一耐磨层7的弧形凸起延伸至第二齿槽5的上方并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的上端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上端均粘结,第一防护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上端连接处的防护作用,第二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下端连接处的第三齿槽8,第三齿槽8由上往下依次粘结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三防滑层9和第二耐磨层10,第二耐磨层10的弧形凸起延伸至第三齿槽8的下方并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的下端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下端均粘结,第二防护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下端连接处的防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耐磨层7的弧形凸起和第二耐磨层10的弧形凸起均较小,其对第一扣式输送带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2运行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第一耐磨层7的上端涂覆有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颜色相匹配的颜料层11,颜料层11的设置,提高了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连接处的美观性,第二耐磨层10的下端和颜料层11的上端均涂覆有透明防水材料层12,透明防水材料层12的设置,有效地对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连接处进行了防水处理。本技术中,第一齿槽3和第二齿槽5以及第三齿槽8均增大了对应连接物之间连接处的粘结面积,进而提高了连接物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其中颜料层11的设置,提高了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连接处的美观性,另外第一耐磨层7和第二耐磨层10的设置,提高了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接缝处的耐磨性,第一防滑层4、第二防滑层6和第三防滑层9的设置,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粘结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透明防水材料层12的设置,有效地对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连接处进行了防水处理,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相对的一端均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齿槽(3),两个所述第一齿槽(3)相对的一端均粘附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防滑层(4),两层所述第一防滑层(4)相对的一端相互粘结,所述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上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一防护机构,所述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下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二防护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相对的一端均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齿槽(3),两个所述第一齿槽(3)相对的一端均粘附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防滑层(4),两层所述第一防滑层(4)相对的一端相互粘结,所述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上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一防护机构,所述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的下端连接处设有同一个第二防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式输送带胶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扣式输送带本体(1)和第二扣式输送带本体(2)上端连接处的第二齿槽(5),所述第二齿槽(5)由下往上依次粘结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防滑层(6)和第一耐磨层(7),所述第一耐磨层(7)的弧形凸起延伸至第二齿槽(5)的上方并与第一扣式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彦宾高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晨光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