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91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用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前掠机翼、旋翼动力装置、尾翼、推进动力装置、腹鳍和撑杆。所述机身前端两侧水平对称安装有所述前掠机翼形成左右前掠机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翼梢小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侧边对称铰链连接有副翼,所述撑杆对称融合于所述左右前掠机翼中,所述撑杆两端对称安装有多组旋翼动力装置,所述尾翼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端两侧,所述推进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部,所述腹鳍垂直安装在所述机身尾端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小无人机的飞行阻力,增大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和航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用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复合翼无人机因兼具旋翼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及固定翼无人机长航时大航程的优点,得到快速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目前复合翼无人机主要用于边境巡逻、反恐维稳等特殊任务,同时也可以用于海洋监测、电力巡线、输油管道巡线、环境监测等多种领域。但对于需要搭载任务载荷在机身外的复合翼无人机,要额外增设起落架用以保护外露的任务载荷,起落架不仅会增加无人机的飞行阻力,还会增加重量。大多数复合翼无人机的旋翼螺旋桨在停转后处于自由状态,不仅增加了飞行阻力还会对无人机产生动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增设起落架的情况下保护飞机外露的任务载荷的前掠视复合翼无人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前掠机翼、旋翼动力装置、尾翼、推进动力装置、腹鳍和撑杆。所述机身前端两侧水平对称安装有所述前掠机翼形成左右前掠机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翼梢小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侧边对称铰链连接有副翼,所述撑杆对称融合于所述左右前掠机翼中,所述撑杆两端对称安装有多组旋翼动力装置,所述尾翼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端两侧,所述推进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部,所述腹鳍垂直安装在所述机身尾端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尾翼为V型尾翼。优选的,所述尾翼为上反角V型尾翼。进一步地,所述左右尾翼后端对称安装有升降舵。进一步地,所述翼梢小翼向下弯曲。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前端下表面装有任务载荷。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前端设置有空速管。进一步地,所述旋翼动力装置在平飞巡航时螺旋桨锁住在与航向一致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为流线型机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前掠机翼两端的翼梢小翼和机身尾端下部的腹鳍,减小了无人机飞行的阻力及飞机整体重量。2、整机机身外形做了全面气动计算及优化,在巡飞过程中,旋翼螺旋桨锁紧在与航向一致的方向,减小了飞行阻力,增大航时和航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中标记为:1、机身,2、前掠机翼,3、旋翼动力装置,4、尾翼,5、推进动力装置,6、腹鳍,7、撑杆,8、任务载荷,9、空速管,21、翼梢小翼,22、副翼,41、升降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身1、前掠机翼2、旋翼动力装置3、尾翼4、推进动力装置5、腹鳍6和撑杆7。机身1前端两侧水平对称安装有前掠机翼2形成左右前掠机翼,左右前掠机翼2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翼梢小翼21,左右前掠机翼2后侧边对称铰链连接有副翼22。撑杆7对称融合于左右前掠机翼2中,撑杆7两端对称安装有多组旋翼动力装置3,本实施例采用4组旋翼动力装置3,分别对称安装在左右撑杆7的前后两端,尾翼4对称安装在机身1的尾端两侧,推进动力装置5安装在机身1的尾部,腹鳍6垂直安装在机身1尾端下表面。尾翼4上对称安装有升降舵41,尾翼4为V型尾翼,优先选用上反角V型尾翼。旋翼动力装置3控制无人机稳定快速的垂直起飞和降落,推力动力装置5为无人机巡飞提供动力。前掠机翼2两端的翼梢小翼21向下弯曲,翼梢小翼21可以减少翼尖涡阻,同时与腹鳍6形成三点式起落架。任务载荷8安装在机身1前端下表面,机身1前端设置有测量空速的空速管9,为了减小飞行阻力,在无人机巡飞时旋翼动力装置3上的螺旋桨锁住在与航向一致的方向。为了进一步地减小飞行阻力,增大飞行时间和航程,机身1采用流线型机身,对全机做了全面气动计算及优化。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前掠机翼(2)、旋翼动力装置(3)、尾翼(4)、推进动力装置(5)、腹鳍(6)和撑杆(7),所述机身(1)前端两侧水平对称安装有所述前掠机翼(2)形成左右前掠机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2)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翼梢小翼(21),所述左右前掠机翼(2)侧边对称铰链连接有副翼(22),所述撑杆(7)对称融合于所述左右前掠机翼(2)中,所述撑杆(7)两端对称安装有多组所述旋翼动力装置(3),所述尾翼(4)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1)的尾端两侧,所述推进动力装置(5)安装在所述机身(1)的尾部,所述腹鳍(6)垂直安装在所述机身(1)尾端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前掠机翼(2)、旋翼动力装置(3)、尾翼(4)、推进动力装置(5)、腹鳍(6)和撑杆(7),所述机身(1)前端两侧水平对称安装有所述前掠机翼(2)形成左右前掠机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2)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翼梢小翼(21),所述左右前掠机翼(2)侧边对称铰链连接有副翼(22),所述撑杆(7)对称融合于所述左右前掠机翼(2)中,所述撑杆(7)两端对称安装有多组所述旋翼动力装置(3),所述尾翼(4)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1)的尾端两侧,所述推进动力装置(5)安装在所述机身(1)的尾部,所述腹鳍(6)垂直安装在所述机身(1)尾端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4)为V型尾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祥梁斌罗竑吴海杰刘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宇领星际航空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