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补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66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喷墨补边设备,包括:喷墨机构,包括喷墨柜和喷墨装置,所述喷墨柜设有喷墨腔,所述喷墨装置设于所述喷墨腔内,用于喷墨;废气处理机构,包括与所述喷墨腔连通的水气交换箱,所述水气交换箱设有排出口,所述水气交换箱用于处理所述喷墨腔内产生的废气,并经由所述排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粉尘向外部扩散,且能够对粉尘进行处理的喷墨补边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补边设备
本技术涉及喷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喷墨补边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喷墨设备通常采用趟开式喷涂,使得喷出的粉尘很大,导致污染比较严重,而且现有喷墨设备的排尘效率低下,没有安全防护,存在安全隐患。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补边设备,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粉尘向外部扩散,且能够对粉尘进行处理的喷墨补边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喷墨补边设备包括:喷墨机构,包括喷墨柜和喷墨装置,所述喷墨柜设有喷墨腔,所述喷墨装置设于所述喷墨腔内,用于喷墨;和废气处理机构,包括与所述喷墨腔连通的水气交换箱,所述水气交换箱设有排出口,所述水气交换箱用于处理所述喷墨腔内产生的废气,并经由所述排出口排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还包括水箱和与所述水箱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气交换箱内设有至少一喷淋组件,所述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喷淋组件连接,所述喷淋组件用于向所述水气交换箱内喷水以处理废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气交换箱内还设有支撑板,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喷淋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每一喷淋组件设有过水腔;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水气交换箱的过水管,所述过水管贯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过水腔连通,所述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过水管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淋组件为喷水头或喷水盒,所述喷淋组件设有连通所述过水腔的喷水孔;且/或,所述支撑板呈双层结构设置;且/或,所述支撑板设有过水孔,所述水气交换箱的底部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水气交换箱的排气管和风机,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排出口,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排气管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还包括连接管道和隔板,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水气交换箱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墨腔连通,所述连接管道开设有插入口,所述隔板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插入口,以隔绝所述连接管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墨装置包括:喷墨控制器,设于所述喷墨柜;移动模组,设于所述喷墨腔内,并与所述喷墨控制器电连接;喷墨头,设于所述移动模组,并与所述喷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移动模组带动所述喷墨头移动,以对所述喷墨腔内的产品喷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模组的定位相机,所述定位相机与所述喷墨头相邻设置,并与所述喷墨控制器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喷墨腔内的两个承载台,两个所述承载台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承载台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移动模组驱动所述喷墨头移动的方向呈垂直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喷墨柜的控制按钮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喷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喷墨控制器电连接;且/或,所述喷墨柜还设有连通所述喷墨腔的窗口和开关板,所述开关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窗口处,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窗口。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喷墨补边设备通过设置废气处理机构,使得喷墨装置在喷墨腔进行喷墨,从而有效防止喷墨后产生的粉尘向外部扩散,避免粉尘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产生的粉尘气体由喷墨腔进入水气交换箱,经过水气交换箱处理后的废气经由排出口排出,如此利用水气交换箱对粉尘进一步处理,从而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本技术提出的喷墨补边设备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粉尘向外部扩散,同时对粉尘可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废气排放后部污染环境,确保安全,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喷墨补边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喷墨补边设备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喷墨补边设备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喷墨补边设备14显示器1喷墨机构2废气处理机构11喷墨柜21水气交换箱111喷墨腔211排出口112窗口212喷淋组件113开关板213过水腔114承载台214支撑板12喷墨装置22水箱121喷墨控制器23过水管122移动模组24排气管123喷墨头25连接管道124定位相机251插入口13控制按钮26隔板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喷墨补边设备100,用于对手机屏喷涂雾化油墨。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喷墨补边设备100包括喷墨机构1和废气处理机构2,其中,喷墨机构1包括喷墨柜11和喷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补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喷墨机构,包括喷墨柜和喷墨装置,所述喷墨柜设有喷墨腔,所述喷墨装置设于所述喷墨腔内,用于喷墨;和/n废气处理机构,包括与所述喷墨腔连通的水气交换箱,所述水气交换箱设有排出口,所述水气交换箱用于处理所述喷墨腔内产生的废气,并经由所述排出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补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墨机构,包括喷墨柜和喷墨装置,所述喷墨柜设有喷墨腔,所述喷墨装置设于所述喷墨腔内,用于喷墨;和
废气处理机构,包括与所述喷墨腔连通的水气交换箱,所述水气交换箱设有排出口,所述水气交换箱用于处理所述喷墨腔内产生的废气,并经由所述排出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补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还包括水箱和与所述水箱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气交换箱内设有至少一喷淋组件,所述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喷淋组件连接,所述喷淋组件用于向所述水气交换箱内喷水以处理废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补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交换箱内还设有支撑板,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喷淋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每一喷淋组件设有过水腔;
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水气交换箱的过水管,所述过水管贯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过水腔连通,所述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过水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补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为喷水头或喷水盒,所述喷淋组件设有连通所述过水腔的喷水孔;
且/或,所述支撑板呈双层结构设置;
且/或,所述支撑板设有过水孔,所述水气交换箱的底部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补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水气交换箱的排气管和风机,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排出口,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创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