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超声回波信号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457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超声回波信号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方法,属于农业机械信息传感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判别超声回波信号的第一个有效波峰和最后一个有效波峰,获取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和最后一个有效波峰时间,并根据提供的计算公式获得树体冠层厚度,以此实现树体冠层厚度的直接探测。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适用于农业机械和林业机械等行业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超声回波信号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超声回波信号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方法,属于农业机械信息传感探测
,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对树体冠层厚度进行传感探测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果园植保变量喷雾机械等智能化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为了实现作业参数的精确调整,需要对树体冠层厚度进行实时传感探测。目前,传统的树体冠层厚度传感探测方法主要是利用红外、超声和激光的测距原理,一方面假定农业机械与树体冠层中心之间的距离不变,同时还假定树体冠层呈对称性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红外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探测机械和树体冠层之间的距离,以此来间接计算沿超声探测方向的树体冠层厚度值,从而为喷雾施药等作业提供参考。目前,传统的树体冠层厚度传感探测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农业机械与树体冠层中心之间的距离是持续变化的,而传统方法则是假定该距离不变,从而在树体冠层厚度的计算中引入了很大的误差。二是该方法适用于对称性较好的纺锤形果树,对篱笆形果树等树体冠层为非对称性的果树,适用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回波信号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超声波传感器的可靠性好、适用性强、信号响应快和成本低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通过超声回波信号直接进行树体冠层厚度探测的方法,该方法同时适用于纺锤形和篱笆形等各类果树,具有准确性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超声波传感器面向树体冠层发出超声波发射信号,树体冠层反射形成超声回波信号,获取超声回波信号,超声回波信号由电压数据和其对应的时间数据组成。其中,电压数据生成数组Vi=[V1,V2,V3,……Vn];时间数据生成数组T=[T1,T2,T3,……Tn];i=1,2,3……n。根据数组V和数组T进行树体冠层厚度的探测计算,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从超声回波信号中获取第一个有效波峰和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从i=2开始,对数组V中的Vi进行依次判别,随着i逐渐增大,当第一个Vi同时满足Vi>Vi-1和Vi>MAX(Vi+1,Vi+2…Vi+m)时,设定Vi为超声回波信号的第一个有效波峰Vx,Vx对应的时间数据为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Tx。其中i取2,3,4…n;MAX(Vi+1,Vi+2,…Vi+m)为数组[Vi+1,Vi+2,…Vi+m]中的最大值;m为第一个有效波峰的有效数,m=k1f,k1为采样时长,k1=0.001-0.0005,单位为秒;f为超声回波信号的采样频率,单位为赫兹。第二步,从超声回波信号中获取最后一个有效波峰和最后一个有效波峰时间:从j=n-1开始,对数组V中的Vj依次进行判别,随着j逐渐减小,当第一个Vj同时满足Vj>MAX(Vj-1,Vj-2,…Vj-s)和Vj>MAX(Vj+1,…Vn)时,设定Vj为超声回波信号的最后一个有效波峰Vy,Vy对应的时间数据为最后一个有效波峰时间Ty。其中j取1,2,3…n-1;MAX(Vj-1,Vj-2,…Vj-s)为数组[Vj-1,Vj-2,…Vj-s]中的最大值,MAX(Vj+1,…Vn)为数组[Vj+1,…Vn]中的最大值;s为最后一个有效波峰的有效数,s=k2f,k2为采样时长,k2=0.0005-0.0001,单位为秒;f为超声回波信号的采样频率,单位为赫兹。第三步,根据第一步获取的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Tx和第二步获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波峰时间Ty,得到树体冠层厚度L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L为树体冠层厚度,单位为米;vo为当地的超声波传播速率,单位为米/每秒;Tx为超声回波信号的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单位为秒;Ty为超声回波信号的最后一个有效波峰时间,单位为秒;k为修正系数,当树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满足1.5≤LAI≤4.0时,k=1;当树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1.5时,当树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4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超声回波信号计算树体冠层厚度的数值,不需考虑农业机械与树体冠层之间的距离,同时,对树体外形没有要求,适用于多种作业条件下、不同树体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器探测树体冠层厚度方案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超声波发射信号和超声回波信号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超声回波信号示意图。图中:1.超声波传感器,2.树体冠层厚度L,3.树体冠层,4.超声波发射信号,5.超声回波信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传感器探测树体冠层厚度方案示意图,超声波传感器1面向树体冠层3发出超声波发射信号4,树体冠层3反射形成超声回波信号5,沿超声传感器1发出的超声探测方向的树体冠层厚度2如图1所示。典型的超声波发射信号4和超声回波信号5如图2所示,超声波发射信号4和超声回波信号5都是由一定时间内的电压数据及其对应的时间数据组成,其中,超声波发射信号4由时间Ta和Tb之间的电压数据及其对应的时间数据组成,超声回波信号5由时间Tc和Td之间的电压数据及其对应的时间数据组成。典型的超声回波信号5如图3所示,超声回波信号5由时间Tc和Td之间的电压数据组成。其中,电压数据生成数组V=[V1;V2;V3;……Vn];时间数据生成数组T=[T1;T2;T3;……Tn];i=1,2,3……n。在上述基础上,根据数组V和数组T进行树体冠层厚度2的探测计算,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从超声回波信号中获取第一个有效波峰和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从i=2开始,对数组V中的Vi进行依次判别,随着i逐渐增大,当第一个Vi同时满Vi>Vi-1和Vi>MAX(Vi+1,Vi+2…Vi+m)时,设定Vi为超声回波信号的第一个有效波峰Vx,Vx对应的时间数据为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Tx,如图3所示。其中i取2,3,4…n;MAX(Vi+1,Vi+2,…Vi+m)为数组[Vi+1,Vi+2,…Vi+m]中的最大值;m为第一个有效波峰的有效数,m=k1f,k1为采样时长,k1=0.001-0.0005,单位为秒;f为超声回波信号的采样频率,单位为赫兹。第二步,从超声回波信号中获取最后一个有效波峰和最后一个有效波峰时间:从j=n-1开始,对数组V中的Vj依次进行判别,随着j逐渐减小,当第一个Vj同时满Vj>MAX(Vj-1,Vj-2,…Vj-s)和Vj>MAX(Vj+1,…Vn)时,设定Vj为超声回波信号的最后一个有效波峰Vy,Vy对应的时间数据为最后一个有效波峰时间Ty,如图3所示。其中j取1,2,3…n-1;MAX(Vj-1,Vj-2,…Vj-s)为数组[Vj-1,Vj-2,…Vj-s]中的最大值,MAX(Vj+1,…Vn)为数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声回波信号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传感器面向树体冠层发出超声波发射信号,树体冠层反射形成超声回波信号,获取超声回波信号,超声回波信号由电压数据和其对应的时间数据组成;其中,电压数据生成数组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声回波信号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传感器面向树体冠层发出超声波发射信号,树体冠层反射形成超声回波信号,获取超声回波信号,超声回波信号由电压数据和其对应的时间数据组成;其中,电压数据生成数组Vi=[V1,V2,V3,......Vn];时间数据生成数组T=[T1,T2,T3,......Tn];i=1,2,3......n,树体冠层厚度L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为树体冠层厚度,单位为米;vo为当地的超声波传播速率,单位为米/每秒;Tx为超声回波信号的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单位为秒;Ty为超声回波信号的最后一个有效波峰时间,单位为秒;k为修正系数,当树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满足1.5≤LAI≤4.0时,k=1;当树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1.5时,当树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4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回波信号的树体冠层厚度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回波信号的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获取方法如下:从i=2开始,对数组V中的Vi进行依次判别,随着i逐渐增大,当第一个Vi同时满足Vi>Vi-1和Vi>MAX(Vi+1,Vi+2...Vi+m)时,设定Vi为超声回波信号的第一个有效波峰Vx,Vx对应的时间数据为第一个有效波峰时间Tx;其中i取2,3,4...n;MAX(Vi+1,Vi+2,...Vi+m)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鸣雄杨帅贾卫东李勇戴世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