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433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壳体以及设于外壳体内、均中空设置的主换热管层、冷凝换热管层和第一挡板;主换热管层,其壁体内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其壁体上设有连通内外侧的第一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分布于第一流体通道之间;冷凝换热管层,其间隔地套设于主换热管层的外围,其壁体内设有与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挡板,其位于主换热管层与冷凝换热管层之间,第一挡板上设置有连通内外侧的若干个第一烟气通孔,若干个第一烟气通孔与第一流体通道相对并沿第一流体通道的走向排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烟气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热交换更加充分,并且减少热量的浪费,极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大部分是采用翅片管换热器,燃烧腔部分是采用水管盘壳体,由于水管与壳体接触面少,水管可得到的热量较少,多数热量传递至壳体表面,使得壳体的表面温度高,造成大量热量浪费,热量转换效率较低。一些冷凝机则在主换热器后增加冷凝换热器,以提高换热的行程,但对于主换热器和冷凝换热器之间密封要求高,并且总效率也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换热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均中空设置的主换热管层、冷凝换热管层和第一挡板;主换热管层,其壁体内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其壁体上设有连通内外侧的第一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分布于第一流体通道之间;冷凝换热管层,其间隔地套设于所述主换热管层的外围,其壁体内设有与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挡板,其位于所述主换热管层与所述冷凝换热管层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连通内外侧的若干个第一烟气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一烟气通孔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相对并沿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走向排布。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主换热管层具有可以供待加热流体通过的第一流体通道,而在其壁体上则有可供烟气从第一流体通道由内至外通过的第一气体通道,同样的,冷凝换热管层具有可以供待加热流体通过的第二流体通道,高温烟气通入中空的主换热管层内,并从主换热管层至冷凝换热管层的方向扩散,烟气首先经过主换热管层的外壁,从第一气体通道汇聚到第一挡板的第一烟气通孔附近,然后经过第一烟气通孔后流向冷凝换热管层,在此过程中,烟气经过主换热管层后被第一挡板阻挡,降低了烟气的流速,延长了烟气与换热管的换热时间,并且烟气汇聚到第一烟气通孔附近时,可对换热后的烟气温度进行混合均匀,当混合均匀后的烟气从第一烟气通孔排出时,烟气向外扩散到冷凝换热管层,整个过程烟气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热交换更加充分;由于所述第一烟气通孔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相对,烟气在流向第一烟气通孔的过程中会与主换热管层的外侧面充分接触,使得主换热管层能充分吸收热量;需要换热的液体先通入到第二流体通道内,进行预热,再流入第一流体通道进行加热,可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使得热量交换更加充分,减少热量的浪费,极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烟气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中心线相交。烟气流过主换热管层后,由于第一挡板对烟气阻挡,烟气只能从正对于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烟气通孔流出,烟气在进入第一烟气通孔前会再绕着主换热管层的外壁流动,延长了烟气与主换热管层的换热时间与换热行程,使得热量交换更加充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上与主换热管层壁体相对的一侧壁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与烟气出口相对的冷凝水出口;所述第一烟气通孔的孔径沿所述冷凝水出口至所述烟气出口的方向逐渐减小。在结构设计上,可使得烟气在使用过程中先进行充分换热后再排走,烟气主要积聚在冷凝水出口处然后再上升至烟气出口排出,从而使得热量散失更少,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安全可靠的特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中空的第二挡板;所述冷凝换热管层的壁体上设有连通内外侧的第二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分布于第二流体通道之间;所述第二挡板间隔地套设于冷凝换热管层的外围,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连通内外侧的若干个第二烟气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二烟气通孔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相对并沿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走向排布。烟气流过冷凝换热管层后,由于第二挡板对烟气阻挡,烟气只能从正对于冷凝换热管层的第二烟气通孔流出,烟气在进入第二烟气通孔前会再绕着冷凝换热管层的外壁流动,延长了烟气与第二换热管的换热时间与换热行程,使得热量交换更加充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烟气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中心线相交。烟气流过冷凝换热管层后,由于第二挡板对烟气阻挡,烟气只能从正对于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烟气通孔流出,烟气在进入第二烟气通孔前会再绕着冷凝换热管层的外壁流动,延长了烟气与冷凝换热管层的换热时间与换热行程,使得热量交换更加充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上与主换热管层壁体相对的一侧壁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与烟气出口相对的冷凝水出口;所述第二烟气通孔的孔径沿所述冷凝水出口至所述烟气出口的方向逐渐减小。同样的,在结构设计上,可使得烟气在使用过程中先进行充分换热后再排走,烟气主要积聚在冷凝水出口处然后再上升至烟气出口排出,从而使得热量散失更少,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安全可靠的特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换热管层主要由第一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为具有间隙地螺旋延伸,该第一换热管形成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所述冷凝换热管层主要由第二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二换热管设置为具有间隙地螺旋延伸,该第二换热管形成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第一换热管内形成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换热管内则形成第二流体通道,烟气先环绕经过第一换热管后穿过第一烟气通孔,再环绕经过第二换热管穿过第二烟气通孔,在此过程中烟气与换热管的换热更加充分,极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端盖板;所述外壳体设有安装口;所述端盖板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安装口,所述外壳体上与所述安装口相对的壁体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端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两端分别套接在第一限位板的外侧、第二限位板的外侧;所述外壳体上与安装口相对的壁体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端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上与所述安装口相对的壁体内侧具有第一压紧结构,所述端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压紧结构,所述主换热管层、所述冷凝换热管层位于所述第一压紧结构与所述第二压紧结构之间,所述第一压紧结构与所述第二压紧结构将所述主换热管层、所述冷凝换热管层压紧。通过第一压紧结构与第二压紧结构可对主换热管层、冷凝换热管层在换热腔体内限位固定,因此,外壳体内具有两个可进行换热的换热管,并且两个换热管的位置和间隔可进行有效固定,从而烟气依次与两个换热管换热,充分利用烟气热量,两个换热管之间距离近散热小,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安全可靠的特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上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第二压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端盖板内侧面的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所有的第二固定柱分别与所述主换热管层相抵。第一固定柱伸出外壳体,至少有三个第一固定柱,三个第一固定柱的一侧端面共同形成一个压紧面,同样的,至少三个第二固定柱的另一侧端面形成一个压紧面,两个压紧面可将主换热管层进行压紧并限位,使主换热管层在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壳体(500)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500)内、均中空设置的主换热管层(100)、冷凝换热管层(200)和第一挡板(300);/n主换热管层(100),其壁体内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其壁体上设有连通内外侧的第一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分布于第一流体通道之间;/n冷凝换热管层(200),其间隔地套设于所述主换热管层(100)的外围,其壁体内设有与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n第一挡板(300),其位于所述主换热管层(100)与所述冷凝换热管层(200)之间,所述第一挡板(300)上设置有连通内外侧的若干个第一烟气通孔(310),若干个所述第一烟气通孔(310)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相对并沿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走向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壳体(500)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500)内、均中空设置的主换热管层(100)、冷凝换热管层(200)和第一挡板(300);
主换热管层(100),其壁体内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其壁体上设有连通内外侧的第一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分布于第一流体通道之间;
冷凝换热管层(200),其间隔地套设于所述主换热管层(100)的外围,其壁体内设有与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
第一挡板(300),其位于所述主换热管层(100)与所述冷凝换热管层(200)之间,所述第一挡板(300)上设置有连通内外侧的若干个第一烟气通孔(310),若干个所述第一烟气通孔(310)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相对并沿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走向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气通孔(31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中心线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00)上与主换热管层(100)壁体相对的一侧壁设置有烟气出口(520),所述外壳体(500)上设有与烟气出口(520)相对的冷凝水出口(530);所述第一烟气通孔(310)的孔径沿所述冷凝水出口(530)至所述烟气出口(520)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的第二挡板(400);
所述冷凝换热管层(200)的壁体上设有连通内外侧的第二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分布于第二流体通道之间;
所述第二挡板(400)间隔地套设于冷凝换热管层(200)的外围,所述第二挡板(400)上设置有连通内外侧的若干个第二烟气通孔(410),若干个所述第二烟气通孔(410)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相对并沿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走向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烟气通孔(41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中心线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00)上与主换热管层(100)壁体相对的一侧壁设置有烟气出口(520),所述外壳体(500)上设有与烟气出口(520)相对的冷凝水出口(530);所述第二烟气通孔(410)的孔径沿所述冷凝水出口(530)至所述烟气出口(520)的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聪潘同基岑锦泉李学研李罗标潘泽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