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433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包括中转炉,中转炉上固接有多通道汇流阀,多通道汇流阀上配设有若干进液管,进液管均连通有镁液吸取装置,多通道汇流阀的出液管伸入中转炉内,中转炉的外壁配设有加热层,加热层的外壁配设有保温层,中转炉的顶部还配设有引射泵,中转炉的底部开有出液口,出液口连通有铸机,出液口与铸机之间配设有阀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转运镁液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镁冶炼
,涉及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镁精炼工艺过程中,镁液体转运多数采取人工或者机械手用勺从坩埚中舀取倒入铸造机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作环境差,并且造成熔融液体和空气接触机会多而氧化耗损,冶镁行业急需一种无人化熔融液体转运技术,实现镁液的高效浇注,解决用工多,招工难问题。由于冶炼镁的原材料中不可避免会夹杂杂质,坩埚中的熔融液体底部总是有一些沉渣,导致液体从上到下各层液体纯度不一,所以必须从液面上部开始人工用长勺舀取镁液,劳动环境恶劣,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转运镁液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包括中转炉,中转炉上固接有多通道汇流阀,多通道汇流阀上配设有若干进液管,进液管均连通有镁液吸取装置,多通道汇流阀的出液管伸入中转炉内,中转炉的外壁配设有加热层,加热层的外壁配设有保温层,中转炉的顶部还配设有引射泵,中转炉的底部开有出液口,出液口连通有铸机,出液口与铸机之间配设有阀门。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出液口远离铸机的一端连通有基座,基座呈球状,基座内套接有活动件,活动件呈半球状,活动件上开有孔,孔的一端位于基座内,孔的另一端连通有吸液管a,吸液管a远离基座的一端固接有浮筒a。镁液吸取装置包括吸液管b,吸液管b连通进液管,吸液管b的吸液口伸入坩埚中,吸液管b上固接有浮筒b,浮筒b位于靠近吸液口处,吸液管b的吸液口端面通过连接杆与伞状挡板连接,吸液管b的吸液口位于伞状挡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伞状挡板的直径大小为吸液管b直径大小的2-10倍。多通道汇流阀的出液管位于中转炉的底部。中转炉连通有排渣管,排渣管位于中转炉的底部,排渣管远离中转炉的一端配设盖板;排渣管包括出渣管,出渣管呈L状,出渣管的一端连通中转炉,出渣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排出管,出渣管和排出管相连通。中转炉的顶部与盖板上均配设有液位杆,液位杆的底部固接有球体,球体呈中空状,液位杆的顶部固接有挡光板,中转炉的顶部与盖板上均固接有红外测距仪,红外测距仪位于挡光板的正下方。多通道汇流阀包括汇流阀芯,汇流阀芯的顶端配设有顶盖,顶盖上固接有接近传感器,汇流阀芯的侧壁开有一个汇流开口,汇流阀芯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流阀芯的侧壁上固接有散热片,散热片上固接有凸起,凸起的位置与汇流开口相对,散热片位于靠近顶盖处,汇流阀芯的侧壁上还套接有汇流阀外圈,汇流阀外圈侧壁在径向均匀分布若干个通孔,汇流阀外圈的通孔与汇流阀芯的汇流开口的轴线处于同一高度,汇流阀外圈上的通孔上均配设有进液管,汇流阀外圈与汇流阀芯的侧壁之间配设有若干轴承,轴承上配设有轴承外压盖和轴承内压盖,轴承内压盖位于轴承的内壁,轴承外压盖位于轴承的外侧壁,汇流阀外圈的通孔与进液管之间配设有汇流内管,汇流内管与进液管之间配设有汇流压盖,汇流内管上套接有汇流外管,汇流外管与汇流外圈相固接,汇流外管与汇流外圈通孔相连通,汇流压盖位于汇流内管与汇流外管之间,汇流外管上配设有汇流管端盖,汇流内管与汇流外管之间还配设有碟簧,汇流压盖端面与汇流外管端面之间凭借若干个螺杆连接,汇流外管与汇流阀芯之间、汇流阀外圈与汇流阀芯之间、汇流管端盖与汇流内管之间均配设有若干石墨盘根或其它耐高温柔性材料,汇流阀芯上配设有电机,电机电接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电接阀门,PLC控制器电接近传感器,PLC控制器电接引射泵,PLC控制器电接红外测距仪,PLC控制器电接铸机,PLC控制器电接电源。散热片呈中空腔体,散热片上配设有进气管,进气管贯穿顶盖,进气管伸出顶盖,通孔至少为三个。加热层为加热电阻,保温层为耐高温材料,耐高温材料为陶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转运镁液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镁液的转运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实现了无人化熔融液体转运技术,实现镁液的高效浇注,解决用工多,招工难问题,实现了从液面上部开始逐渐向下吸取熔融液体,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中镁液吸取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中液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中多通道汇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中多通道汇流阀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转炉,2.多通道汇流阀,3.加热层,4.保温层,5.阀门,6.排渣管,7.液位杆,8.基座,9.活动件,10.吸液管a,11.浮筒a,12.接近传感器,13.引射泵,14.球体,15.挡光板,16.红外测距仪,17.吸液管b,19.散热片,18.浮筒b,20.伞状挡板,21.顶盖,22.轴承内压盖,23.轴承外压盖,24.汇流阀外圈,25.石墨盘根,26.汇流内管,27.碟簧,28.汇流压盖,29.汇流外管,30.汇流管端盖,31.进液管,32.轴承,33.汇流阀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中转炉1,中转炉1上固接有多通道汇流阀2,多通道汇流阀2上配设有若干进液管31,进液管31均连通有镁液吸取装置,多通道汇流阀2的出液管伸入中转炉1内,中转炉1的外壁配设有加热层3,加热层3的外壁配设有保温层4,中转炉1的底部开有出液口,出液口连通有铸机,出液口与铸机之间配设有阀门5,中转炉1的顶部还配设有引射泵13。如图2所示,出液口远离铸机的一端连通有基座8,基座8呈球状,基座8内套接有活动件9,活动件9呈半球状,活动件9上开有孔,孔的一端位于基座8内,孔的另一端连通有吸液管a10,吸液管a10远离基座8的一端固接有浮筒a11。镁液吸取装置包括吸液管b17,吸液管b17连通进液管31,吸液管b17的吸液口伸入坩埚中,吸液管b17上固接有浮筒b18,浮筒b18位于靠近吸液口处,吸液管b17的吸液口端面通过连接杆与伞状挡板20连接,吸液管b17的吸液口位于伞状挡板20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伞状挡板21的直径大小为吸液管b17直径大小的2-10倍。多通道汇流阀2的出液管位于中转炉1的底部。中转炉1连通有排渣管6,排渣管6位于中转炉1的底部,排渣管6远离中转炉1的一端配设盖板;排渣管6包括出渣管,出渣管呈L状,出渣管的一端连通中转炉1,出渣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排出管,出渣管和排出管相连通。如图3所示,中转炉1的顶部与盖板上均配设有液位杆7,液位杆7的底部固接有球体14,球体14呈中空状,液位杆7的顶部固接有挡光板15,中转炉1的顶部与盖板上均固接有红外测距仪16,红外测距仪16位于挡光板15的正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炉(1),所述中转炉(1)上固接有多通道汇流阀(2),所述多通道汇流阀(2)上配设有若干进液管(31),所述进液管(31)均连通有镁液吸取装置,所述多通道汇流阀(2)的出液管伸入中转炉(1)内,所述中转炉(1)的外壁配设有加热层(3),所述加热层(3)的外壁配设有保温层(4),所述中转炉(1)的顶部还配设有引射泵(13),所述中转炉(1)的底部开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有铸机,所述出液口与铸机之间配设有阀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炉(1),所述中转炉(1)上固接有多通道汇流阀(2),所述多通道汇流阀(2)上配设有若干进液管(31),所述进液管(31)均连通有镁液吸取装置,所述多通道汇流阀(2)的出液管伸入中转炉(1)内,所述中转炉(1)的外壁配设有加热层(3),所述加热层(3)的外壁配设有保温层(4),所述中转炉(1)的顶部还配设有引射泵(13),所述中转炉(1)的底部开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有铸机,所述出液口与铸机之间配设有阀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远离铸机的一端连通有基座(8),所述基座(8)呈球状,所述基座(8)内套接有活动件(9),所述活动件(9)呈半球状,所述活动件(9)上开有孔,所述孔的一端位于基座(8)内,所述孔的另一端连通有吸液管a(10),所述吸液管a(10)远离基座(8)的一端固接有浮筒a(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镁液吸取装置包括吸液管b(17),所述吸液管b(17)连通进液管(31),所述所述吸液管b(17)的吸液口伸入坩埚中,所述吸液管b(17)上固接有浮筒b(18),所述浮筒b(18)位于靠近吸液口处,所述吸液管b(17)的吸液口端面通过连接杆与伞状挡板(20)连接,所述吸液管b(17)的吸液口位于伞状挡板(20)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伞状挡板(21)的直径大小为吸液管b(17)直径大小的2-1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汇流阀(2)的出液管位于中转炉(1)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炉(1)连通有排渣管(6),所述排渣管(6)位于中转炉(1)的底部,所述排渣管(6)远离中转炉(1)的一端配设盖板;
所述排渣管(6)包括出渣管,所述出渣管呈L状,所述出渣管的一端连通中转炉(1),所述出渣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排出管,所述出渣管和排出管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炼镁液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炉(1)的顶部与盖板上均配设有液位杆(7),所述液位杆(7)的底部固接有球体(14),所述球体(14)呈中空状,所述液位杆(7)的顶部固接有挡光板(15),所述中转炉(1)的顶部与盖板上均固接有红外测距仪(16),所述红外测距仪(16)位于挡光板(15)的正下方。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雨杨继盛武欣竹付强王博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