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91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侧壁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吊耳,其轴心开设有贯通的流道,固定座内凹开设有压盘安装台,压盘安装台内凹开设有底芯安装台,压盘安装台和底芯安装台与固定座同轴设置,底芯安装台卡合连接有耐热底芯,压盘安装台卡合连接有耐热压盘,耐热底芯和耐热压盘相互紧贴压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座、耐热底芯和耐热压盘卡合、组装连接,耐热底芯由耐温防粘图层、耐火层和保温层组成,在钢水浇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实现导流的作用,耐热底芯能够承受钢水长时间的冲刷,持久耐用,一旦耐热底芯开裂可以及时更换,不会造成底座整体的报废,经济适用,更换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
本技术涉及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属于铸造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在钢锭铸造过程中,钢包向钢锭模具中浇注钢水。在生产大型的钢锭时,我们一般采用分体式钢锭模,即钢锭模和钢锭模底座组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钢锭模及钢锭模底座要长时间承受钢水浇注带来的急冷和急热的冲击,特别是对于钢锭模底座。在钢锭成型脱模时,还会受到机械冲击,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长时间的冲击下,钢锭模底座极易开裂报废,这样形成了很大的浪费,且由于钢锭模底座过于沉重,难以腾挪,更换时也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壁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吊耳,其轴心开设有贯通的流道,固定座内凹开设有压盘安装台,所述压盘安装台内凹开设有底芯安装台,压盘安装台和底芯安装台与固定座同轴设置,所述底芯安装台卡合连接有耐热底芯,所述压盘安装台卡合连接有耐热压盘,耐热底芯和耐热压盘相互紧贴压合。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流道的直径小于底芯安装台的直径,固定座表面环向开设有钢锭模卡合槽。进一步的,所述压盘安装台台面环向开设有压盘卡合槽。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底芯为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圆形台阶的圆管,圆管的外径与固定座流道的内径与一致,圆形台阶直径与底芯安装台直径一致。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底芯从轴心向外依次设置有耐温防粘图层、耐火层和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压盘与压盘安装台的连接面环向设置有压盘安装环,压盘安装环的形状尺寸与压盘卡合槽的形状尺寸对应吻合,耐热压盘内凹设置有底芯安装槽,耐热压盘轴心开设有贯通的连接流道。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流道直径小于底芯安装槽的直径。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将耐热底芯安装在固定座的底芯安装台,将耐热压盘安装在固定座的压盘安装台,耐热底芯被包覆在固定座和耐热压盘轴心部,实现钢锭模底座的组合安装,钢水流经耐热底芯,一旦耐热底芯开裂可以及时更换。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固定座、耐热底芯和耐热压盘组装卡合连接,耐热底芯由耐温防粘图层、耐火层和保温层组成,在钢水浇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实现导流的作用,耐热底芯能够承受钢水长时间的冲刷,持久耐用,一旦耐热底芯开裂可以及时更换,不会造成底座整体的报废,经济适用,更换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底座的立体图,图6为图5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耐热底芯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耐热压盘主视图,图10为图9的A-A剖视图,其中,1-固定座,2-耐热底芯,3-耐热压盘,101-吊耳,102-钢锭模卡合槽,103-压盘卡合槽,104-底芯安装台,105-压盘安装台,301-压盘安装环,302-底芯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所示,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侧壁表面对称设置两个的吊耳101,其轴心开设有贯通的流道,固定座1内凹开设有压盘安装台105,压盘安装台105内凹开设有底芯安装台104,压盘安装台105和底芯安装台104与固定座1同轴设置。固定座1表面环向设置有钢锭模卡槽102,压盘安装台105台面环向设置有压盘卡合槽103,压盘卡合槽103的形状尺寸与耐热压盘3表面环向设置的压盘安装环301对应吻合,压盘安装环301卡合安装在压盘卡合槽103内。底芯安装台104的直径和高度与耐热底芯2圆管外表面环向设置的圆形台阶对应吻合,圆形台阶卡合连接在底芯安装台104处。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将固定座1、耐热底芯2和耐热压盘3卡合、组装连接,钢锭模通过底部圆环卡合在固定座1的钢锭模卡合槽102内,利用层层卡合设计使得分体式的钢锭模具具有很好的密封性。钢锭浇注成型过程中,钢水流经由耐温防粘层、耐火层和保温层构成的耐热底芯2进入钢锭模。耐热底芯2一旦因热应力或机械应力破坏开裂,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更换耐热底芯2,避免整个钢锭模底座的报废。本技术通过将固定座、耐热底芯和耐热压盘组装卡合连接,耐热底芯由耐温防粘图层、耐火层和保温层组成,在钢水浇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实现导流的作用,耐热底芯能够承受钢水长时间的冲刷,持久耐用,一旦耐热底芯开裂可以及时更换,不会造成底座整体的报废,经济适用,更换操作简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侧壁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吊耳(101),其轴心开设有贯通的流道,固定座(1)内凹开设有压盘安装台(105),所述压盘安装台(105)内凹开设有底芯安装台(104),压盘安装台(105)和底芯安装台(104)与固定座(1)同轴设置,所述底芯安装台(104)卡合连接有耐热底芯(2),所述压盘安装台(105)卡合连接有耐热压盘(3),耐热底芯(2)和耐热压盘(3)相互紧贴压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侧壁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吊耳(101),其轴心开设有贯通的流道,固定座(1)内凹开设有压盘安装台(105),所述压盘安装台(105)内凹开设有底芯安装台(104),压盘安装台(105)和底芯安装台(104)与固定座(1)同轴设置,所述底芯安装台(104)卡合连接有耐热底芯(2),所述压盘安装台(105)卡合连接有耐热压盘(3),耐热底芯(2)和耐热压盘(3)相互紧贴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流道的直径小于底芯安装台(104)的直径,固定座(1)表面环向开设有钢锭模卡合槽(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钢锭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安装台(105)台面环向开设有压盘卡合槽(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凌刚胡学武谢德金孙昌虎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星新机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