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88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材矫直机,属于线材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壳,机壳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矫直辊,矫直辊包括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之间留有空隙,机壳上设置有贯穿上主动辊的主动辊轴,每个主动辊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机壳上设置有贯穿下从动辊的从动辊轴,上主动辊和主动辊轴之间,以及下从动辊和从动辊轴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更换矫直辊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矫直机
本技术涉及线材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材矫直机。
技术介绍
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一般有两排矫直辊,数量不等;也有两辊矫直机,依靠两辊(中间内凹,双曲线辊)的角度变化对不同直径的材料进行矫直。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85160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矫直机,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第一矫直滚筒与第二矫直滚筒,第一矫直滚筒与第二矫直滚筒之间设有供金属条通过的间隙,第一矫直滚筒、第二矫直滚筒均与机壳转动连接,机壳上设有与第二矫直滚筒两端滑动的滑槽,第二矫直筒的两端均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机壳上设有调节滑块的调节杆,机壳上设有与滑槽相通的螺纹孔,调节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调节杆与滑块连接的一端转动连接,达到了能够调节矫直滚筒之间距离的技术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的线材矫直过程中,由于矫直辊长时间与线材产生摩擦,会造成矫直辊外表面的磨损,降低了矫直的效果,所以需要对矫直辊进行更换,但上述技术方案难以对矫直辊进行拆卸更换,降低了线材矫直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材矫直机,达到便于更换矫直辊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线材矫直机,包括机壳,机壳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矫直辊,矫直辊包括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之间留有空隙,机壳上设置有贯穿上主动辊的主动辊轴,每个主动辊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机壳上设置有贯穿下从动辊的从动辊轴,上主动辊和主动辊轴之间,以及下从动辊和从动辊轴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套在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上的固定套,固定套分别位于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的两侧,固定套与主动辊轴之间,以及固定套与从动辊轴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材插入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之间的空隙处,启动第一驱动装置后,上主动辊与线材摩擦带动线材移动,线材带动下从动滚转动,以此达到线材的矫直,由于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长时间与线材摩擦导致磨损,需进行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的更换,以此保证线材矫直的效果,固定结构的设置能够将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固定的同时,还便于将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与上主动辊之间,以及固定套与下从动辊之间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螺栓穿透固定套伸入上主动辊与下从动辊内,使得固定套分别与上主动辊以及下从动辊固定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的中心处均向内凹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线材的竖截面为圆形,中心处向内凹陷的设置增大了上主动辊与线材的接触面积,以及下从动辊与线材的接触面积,使得线材的矫直效率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底端固设有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材的矫直过程中,若遇到较粗的线材或矫直机运行速度过快时,矫直机容易抖动震动,配重块能够降低矫直机的重心,使得矫直机更加稳定不易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上开设有条孔,从动辊轴贯穿条孔的两端均插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与配重块之间均固设有第二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轴承座进行升降,从动辊轴在条孔内移动,使得上主动辊与下从动辊之间的空隙产生变化,达到了能够将不同粗细的线材进行矫直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上固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位于上主动辊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矫直机工作的周围环境中,空气中的粉尘或杂物容易飘落到上主动辊上,防护板的设置有效防止了粉尘或杂物飘落到上主动辊上,对矫直机的运行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长度方向的两端固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孔用于插入线材,支撑板能够将矫直机位于两端的线材进行支撑,使得线材能够保持水平状态进入矫直机,保证了线材的矫直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固定结构的设置能够将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固定的同时,还便于将上主动辊和下从动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2.配重块能够降低矫直机的重心,使得矫直机更加稳定不易晃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线材矫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显示主动辊轴与从动辊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为了显示条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11、上主动辊;111、主动辊轴;112、第一驱动装置;12、下从动辊;121、从动辊轴;122、轴承座;13、条孔;14、防护板;15、支撑板;151、插孔;2、配重块;21、第二驱动装置;3、固定机构;31、固定套;32、第一固定螺栓;33、第二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线材矫直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矫直辊,本实施例中矫直辊共有四组。如图1和图2所示,机壳1为内部空心的长方体状,机壳1底端固设有配重块2,矫直辊包括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均为空心的圆柱状,且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的周向侧壁的中心处均向内凹陷,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的轴心均为水平设置,每个下从动辊12的轴线与对应的上主动辊11的轴线在同一竖直面上,机壳1上转动连接有贯穿上主动辊11的主动辊轴111,主动辊轴111的轴线与上主动辊11的轴线共线,主动辊轴111远离上主动辊11的一端贯穿机壳1,主动辊轴111远离上主动辊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12,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12为电机,机壳1上设置有贯穿下从动辊12的从动辊轴121,从动辊轴121的轴线与下从动辊12的轴线共线,从动辊轴121远离下从动辊12的一端贯穿机壳1,从动辊轴121的两端均插设有轴承座122,轴承座122与配重块2之间固设有第二驱动装置21,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21为液压缸,机壳1靠近轴承座122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孔13(参考图4),第二驱动装置21驱动轴承座122进行升降,从动辊轴121在条孔13内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使得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之间的空隙产生变化,达到了能够将不同粗细的线材进行矫直的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上主动辊11和主动辊轴111之间,以及下从动辊12和从动辊轴121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机构3,固定结构分别位于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的两端,固定机构3包括套在主动辊轴111和从动辊轴121上的固定套31,固定套31为空心的圆柱状,固定套31分别于主动辊轴111和从动辊轴121共线,固定套31与主动辊轴111之间,以及固定套31与从动辊轴121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螺栓32,本实施例中每个固定套31上共有两个第一固定螺栓32,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矫直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矫直辊,矫直辊包括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之间留有空隙,机壳(1)上设置有贯穿上主动辊(11)的主动辊轴(111),每个主动辊轴(1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112),机壳(1)上设置有贯穿下从动辊(12)的从动辊轴(121),其特征在于:上主动辊(11)和主动辊轴(111)之间,以及下从动辊(12)和从动辊轴(121)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套在主动辊轴(111)和从动辊轴(121)上的固定套(31),固定套(31)分别位于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的两侧,固定套(31)与主动辊轴(111)之间,以及固定套(31)与从动辊轴(121)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螺栓(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矫直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矫直辊,矫直辊包括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之间留有空隙,机壳(1)上设置有贯穿上主动辊(11)的主动辊轴(111),每个主动辊轴(1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112),机壳(1)上设置有贯穿下从动辊(12)的从动辊轴(121),其特征在于:上主动辊(11)和主动辊轴(111)之间,以及下从动辊(12)和从动辊轴(121)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套在主动辊轴(111)和从动辊轴(121)上的固定套(31),固定套(31)分别位于上主动辊(11)和下从动辊(12)的两侧,固定套(31)与主动辊轴(111)之间,以及固定套(31)与从动辊轴(121)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螺栓(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1)与上主动辊(11)之间,以及固定套(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力均
申请(专利权)人:玉田县弘泰线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