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58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其中,处理装置结构为: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和消毒池;在调节池上具有进水口,调节池上还具有回流后段污泥的污泥回流口;在厌氧池上具有挡泥板,在好氧池上斜置有灯管式插管,在消毒池上具有出水口;在灯管式插管出口端设置有微孔曝气头,微孔曝气头连接至曝气管;在调节池、厌氧池和好氧池下方都具有污泥出口;灯管式插管具体结构为:在灯管式插管的管壁内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球状载体,球状载体包括固定于管壁的固定环、连接于固定环的球形载体框架以及球形载体框架内部的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了工艺流程、改善传统工艺的节能降耗以及提高处理效率,特别是提升脱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全国水污染物排放:化学需氧量2143.98万吨,总氮304.14万吨,氨氮96.34万吨。COD(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超过了二千万吨,其中农业源、生活源对水污染物排放贡献比较大,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在发布会上介绍,农村和西部环保基础设施相对全国或者相对东部地区仍然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目前,国内外已经建成大中小型污水厂很多座,其中国外以大中型污水厂为主,降低运管成本,国内则各种类型的都有。有关污水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较多,国内外均有很多报导,而有关污水治理工艺的基础研究鲜有创新,很多工艺的基础原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放污水中的氮污染物不断升高,传统处理工艺越来越难以达标排放。通过相关的实践研究发现,兼氧型的工艺对脱氮有较好的效果。是由于有适宜的DO(溶解氧)环境,使反硝化菌能够较好适应,优势反应。改进的MBR(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技术的应用,因膜的疏水性能与曝气效率提升,使污水处理效果得到改善,特别是污泥可以达到近零排放,但相关机理的研究尚未取得普遍的共识。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国内的基础研究(物理、化学过程的微生物、反硝化反应、释磷过程、颗粒污泥的作用机理等)仍与国际上存在一定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缩短工艺流程、改善传统工艺的节能降耗以及提高处理效率,特别是提升脱氮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和消毒池;在所述调节池上具有进水口,所述调节池上还具有回流后段污泥的污泥回流口;在所述厌氧池上具有挡泥板,在所述好氧池上斜置有灯管式插管,在所述消毒池上具有出水口;在所述灯管式插管出口端设置有微孔曝气头,所述微孔曝气头连接至曝气管;在所述调节池、厌氧池和好氧池下方都具有污泥出口;所述灯管式插管具体结构为:在灯管式插管的管壁内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球状载体,所述球状载体包括固定于管壁的固定环、连接于固定环的球形载体框架以及所述球形载体框架内部的填料。进一步地,所述灯管式插管两端为可转动连接件。根据上述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污水通过外置格栅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静置出的颗粒污染物从底部污泥出口排出;步骤2:污水经调节池后流入厌氧池,同时后段回流污水通过污泥回流口流入厌氧池,厌氧环境下通过释磷菌反应进行除磷,含磷的剩余污泥从底部污泥出口排出;步骤3:污水流入好氧池,之后污水在灯管式插管中曝气,去除有机物,插管曝气将整个好氧池分为好氧区及缺氧区,一部分污水流入缺氧区补充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通过斜管沉淀,沉淀一部分不能聚集在球状载体中的剩余污泥和死泥,同时,好氧池中存在灯管式插管隔离,上清液出水,底泥排出;步骤4:好氧池上清液出水排入消毒池,经消毒后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出一种处理器(AICO反应器),缩短了传统工艺工程,同时大大提升了脱氮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2)可更换的灯管式插管,方便管理与维护,同时可形成局部的缺氧好氧环境,提升脱氮效果。相对合理有效的微孔曝气方式和结构,可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污废水类型的耗氧要求,节能降耗;3)斜管式沉淀结构,方便剩余污泥的排放;4)提出了改良型AO工艺与可淘选的颗粒污泥的结合及局部缺氧环境,提升了低碳源环境下的脱氮效果;5)工艺更加简洁,不需二沉池,节约了建设用地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污水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灯管式插管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灯管式插管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灯管式插管中球状载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污水处理方法流程图。图中:进水口1;出水口2;污泥回流口3;挡泥板4;灯管式插管5;调节池6;厌氧池7;微孔曝气头8;曝气管9;污泥出口10;消毒池11;好氧池12;球状载体13;可转动连接件14;管壁15;固定环131;球形载体框架132;填料1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可称为AICO反应器,Anaerobicinternalcirculationoxic,增加了厌氧+好氧内循环工艺,即改良型AO工艺流程,在传统AO工艺上加入了好氧内循环阶段;AO工艺,即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erobic)是厌氧段,用于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去除水中有机物。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为: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6、厌氧池7、好氧池12和消毒池11;在所述调节池6上具有进水口1,所述调节池6上还具有回流后段污泥的污泥回流口3;在所述厌氧池7上具有挡泥板4,在所述好氧池12上斜置有灯管式插管5,在所述消毒池11上具有出水口2;在所述灯管式插管5出口端设置有微孔曝气头8,所述微孔曝气头8连接至曝气管9;在所述调节池6、厌氧池7和好氧池12下方都具有污泥出口10;所述灯管式插管5具体结构为:在灯管式插管5的管壁15内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球状载体13,所述球状载体13包括固定于管壁15的固定环131、连接于固定环131的球形载体框架132以及所述球形载体框架132内部的填料133。作为一种结构优化,所述灯管式插管5两端为可转动连接件14。根据上述污水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具体为:在调试成功并有颗粒污泥的情况下,首先将污(废)水通过外置格栅进入调节池6,调节水质水量,静置出的较大颗粒污染物从底部污泥出口10排出;污水经调节池后流入A池(厌氧池7),同时后段回流污水/泥也通过污泥回流口3流入A池,厌氧环境下通过释磷菌反应进行除磷,含磷的剩余污泥从底部污泥出口10排出;随后污水缓慢流入O池(好氧池12),大部分污水在灯管式插管5中曝气,进行有机物的去除,插管曝气将整个O池区分为好氧区(插管内)及缺氧区(插管外),小部分污水流入缺氧区补充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脱氮);通过斜管沉淀原理,可以沉淀一部分不能聚集在球状载体13中的剩余污泥和小部分死(老)泥,同时O池因为中间的灯管式插管隔离,使得泥水更好的分离,具备斜管沉淀池的效果,上清液出水,底泥排出;O池上清液出水排入消毒池11,经消毒后排放。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说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后的技术效果。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某镇(海拔约3000m)污水处理站的地下污水管道中取得混合污水,水管中测得水温约10.8℃,本次试验在好氧内循环池中水温大约升高了10℃。污染物含量:COD(化学需氧量)为220mg/L,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为75mg/L,氨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6)、厌氧池(7)、好氧池(12)和消毒池(11);在所述调节池(6)上具有进水口(1),所述调节池(6)上还具有回流后段污泥的污泥回流口(3);在所述厌氧池(7)上具有挡泥板(4),在所述好氧池(12)上斜置有灯管式插管(5),在所述消毒池(11)上具有出水口(2);在所述灯管式插管(5)出口端设置有微孔曝气头(8),所述微孔曝气头(8)连接至曝气管(9);在所述调节池(6)、厌氧池(7)和好氧池(12)下方都具有污泥出口(10);/n所述灯管式插管(5)具体结构为:在灯管式插管(5)的管壁(15)内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球状载体(13),所述球状载体(13)包括固定于管壁(15)的固定环(131)、连接于固定环(131)的球形载体框架(132)以及所述球形载体框架(132)内部的填料(1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6)、厌氧池(7)、好氧池(12)和消毒池(11);在所述调节池(6)上具有进水口(1),所述调节池(6)上还具有回流后段污泥的污泥回流口(3);在所述厌氧池(7)上具有挡泥板(4),在所述好氧池(12)上斜置有灯管式插管(5),在所述消毒池(11)上具有出水口(2);在所述灯管式插管(5)出口端设置有微孔曝气头(8),所述微孔曝气头(8)连接至曝气管(9);在所述调节池(6)、厌氧池(7)和好氧池(12)下方都具有污泥出口(10);
所述灯管式插管(5)具体结构为:在灯管式插管(5)的管壁(15)内每间隔一定距离固定球状载体(13),所述球状载体(13)包括固定于管壁(15)的固定环(131)、连接于固定环(131)的球形载体框架(132)以及所述球形载体框架(132)内部的填料(1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纯杨川雷小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优尼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