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351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水剂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其中包括若干并列连接的生产线,生产线包括计量模块、配料模块和合成模块,计量模块包括第一计量罐和第二计量罐,第一计量罐通过配料模块与合成模块连接,第二计量罐通过管路与合成模块连接;若干条第一计量罐与配料模块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一主路并列连接,相邻两第一计量罐之间的第一主路上设有第一阀门;若干条第二计量罐与合成模块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二主路并列连接,相邻两第二计量罐之间的第二主路上设有第二阀门。通过设置多条并联的生产线,可实现多条生产线相互独立;当某条生产线计量模块出现故障时,可连通另一条生产线计量模块,继续生产,避免停产,减少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
本技术涉及减水剂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
技术介绍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能,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同时还能够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目前市场上减水剂的分类方法较多,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按组成材料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多环芳香族盐类、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类,按化学成分组成通常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类、萘系高效减水剂类、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类、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类、脂肪酸系高减水剂类、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类。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和运用范围的推广,对减水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线上的设备无法互通互用,一旦出现问题得整条线停产维修,影响生产效率,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现有的减水剂混合系统存在着不同线上的设备无法互通互用,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整条生产线就必须停产维修,导致生产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其中,包括若干并列连接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计量模块、配料模块和合成模块,所述计量模块包括第一计量罐和第二计量罐,所述第一计量罐通过所述配料模块与所述合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计量罐通过管路与所述合成模块连接;若干条第一计量罐与配料模块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一主路并列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一计量罐之间的第一主路上设有第一阀门;若干条第二计量罐与合成模块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二主路并列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二计量罐之间的第二主路上设有第二阀门。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配料模块包括两个配料罐,所述合成模块包括两个合成釜,所述第一计量罐均与两所述配料罐连接,两所述配料罐分别与两所述合成釜一对一连接,所述第二计量罐均与两所述合成釜连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生产线的数目为两条。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量罐、第二计量罐的下方均设有计量称,所述配料罐、所述合成釜内均设有液位计。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配料罐与所述合成釜连接的管路上设有调节阀和滴加流量计。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计量称、液位计、调节阀、滴加流量计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配料罐、所述合成釜上还设有冷却循环管路。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合成釜上还连接有冷却剂添加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合成釜设置有共同的出料口。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量罐、第二计量罐分别连接有若干原料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通过设置多条并联的生产线,当第一主路、第二主路上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呈关闭状态时,多条生产线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当其中一条生产线计量模块出现故障时,可通过第一主路或第二主路连通另一条生产线上的计量模块,继续维持生产,避免停产维修,减少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计量模块200配料模块300合成模块110第一计量罐210配料罐310合成釜120第二计量罐140原料罐141原料泵410第一主路420第二主路203液位计301滴加流量计130计量称201调节阀421第二阀门311冷却剂添加装置411第一阀门320出料口312冷却循环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了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限定与物理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光连接等,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其中,包括若干并列连接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计量模块100、配料模块200和合成模块300,所述计量模块100包括第一计量罐110和第二计量罐120,所述第一计量罐110通过所述配料模块200与所述合成模块300连接,所述第二计量罐120通过管路与所述合成模块300连接;若干条第一计量罐110与配料模块200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一主路410并列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一计量罐110之间的第一主路410上设有第一阀门411;若干条第二计量罐120与合成模块300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二主路420并列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二计量罐120之间的第二主路420上设有第二阀门421。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图中的两条线交叉处有圆形的,表示该两条线所在的管路没有连通;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其中,包括若干并列连接的生产线,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生产线的数目为两条;生产线包括计量模块100、配料模块200和合成模块300,计量模块100包括第一计量罐110和第二计量罐120,第一计量罐110通过配料模块200与合成模块300连接,第二计量罐120通过管路与合成模块300连接,具体地,第一计量罐110中的物料先传输到配料模块200,然后再由配料模块200输送到合成模块300,第二计量罐120则直接通过管路将物料输送到合成模块300内,第一计量罐110和第二计量罐120分别输送不同物料至合成模块300进行合成。具体地,2条第一计量罐110与配料模块200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一主路410并列连接,相邻两第一计量罐110之间的第一主路410上设有第一阀门411;2条第二计量罐120与合成模块300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二主路420并列连接,相邻两第二计量罐120之间的第二主路420上设有第二阀门421,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并列连接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计量模块(100)、配料模块(200)和合成模块(300),所述计量模块(100)包括第一计量罐(110)和第二计量罐(120),所述第一计量罐(110)通过所述配料模块(200)与所述合成模块(300)连接,所述第二计量罐(120)通过管路与所述合成模块(300)连接;/n若干条第一计量罐(110)与配料模块(200)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一主路(410)并列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一计量罐(110)之间的第一主路(410)上设有第一阀门(411);若干条第二计量罐(120)与合成模块(300)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二主路(420)并列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二计量罐(120)之间的第二主路(420)上设有第二阀门(4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并列连接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计量模块(100)、配料模块(200)和合成模块(300),所述计量模块(100)包括第一计量罐(110)和第二计量罐(120),所述第一计量罐(110)通过所述配料模块(200)与所述合成模块(300)连接,所述第二计量罐(120)通过管路与所述合成模块(300)连接;
若干条第一计量罐(110)与配料模块(200)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一主路(410)并列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一计量罐(110)之间的第一主路(410)上设有第一阀门(411);若干条第二计量罐(120)与合成模块(300)连接的管路通过第二主路(420)并列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二计量罐(120)之间的第二主路(420)上设有第二阀门(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模块(200)包括两个配料罐(210),所述合成模块(300)包括两个合成釜(310),所述第一计量罐(110)均与两所述配料罐(210)连接,两所述配料罐(210)分别与两所述合成釜(310)一对一连接,所述第二计量罐(120)均与两所述合成釜(3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备型减水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的数目为两条。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林李乐民陈云春贾海琪熊书发陈宜滨王灿辉
申请(专利权)人: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