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47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下端面与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面与顶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原料在混料腔内部与搅拌棒发生摩擦碰撞,从而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避免出现传统搅拌杆出现搅拌死角搅拌不均匀的问题,配合搅拌棒的搅拌,混合均匀,混合效果好,解决了现有的混料装置混合形式单一,通常通过在混料腔内部设置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差,混合不均匀,不能满足现代陶瓷加工的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陶瓷加工
,具体为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和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陶瓷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混料机对原料进行混合。现有的混料装置混合形式单一,通常通过在混料腔内部设置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差,混合不均匀,不能满足现代陶瓷加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混料装置混合形式单一,通常通过在混料腔内部设置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差,混合不均匀,不能满足现代陶瓷加工的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下端面与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面与顶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所述右安装板的右侧壁安装有电机,所述左安装板的右侧壁安装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右安装板的外壁并延伸至右安装板的左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之间安装有混料腔,所述混料腔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搅拌棒。为了灵活控制进出料口的启闭,作为本实施例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优选的:所述混料腔的上端面安装有进料口,所述混料腔的下端面安装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为了方便为混料腔内部送入原料,作为本实施例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端面安装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配重箱,所述配重箱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为了对原料进行称重,作为本实施例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优选的:所述配重箱的底部安装有电子秤,所述配重箱的一侧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配重箱的外壁并延伸至配重箱的内部,所述推杆位于配重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电子秤的上方,两个所述配重箱相对的一侧均连通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贯穿顶板的上端面并延伸至顶板的下方,所述进料管位于进料口的上方。为了方便观察混料腔内部工作情况,作为本实施例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优选的:所述混料腔的外壁设置有监察窗和把手,所述把手位于监察窗的上方。为了降低电机产生的噪音,作为本实施例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壁设置有消音罩。为了方便接取混合完毕的原料,作为本实施例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布料车,所述布料车位于出料口的下方且在两个伸缩杆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伸缩杆,能够调整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高度,从而调整混料腔的高度,通过设置电机,启动电机,电机输出端带动混料腔转动,同时通过连接转轴座的转轴,混料腔在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之间转动,混料腔自身转动的同时,原料在混料腔内部与搅拌棒发生摩擦碰撞,从而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避免出现搅拌死角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再配合搅拌棒的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混合效果好;2.将需要的原料分别在两个配重箱内部进行配分,通过电子秤按照比例称取原料,随后使用者通过推动推板,推板将电子秤上方的原料推至进料管内部,启动伸缩杆,使混料腔与进料管的距离拉近,方便进料,防止原料漏出,随后原料通过进料管进入进料口,随后进入混料腔内部进行混合处理,从而实现了两种原料按照比例进料和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送料装置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混料腔外部示意图;图中:1、底板;2、侧板;3、顶板;4、伸缩杆;5、左支撑板;6、右支撑板;7、左安装板;8、右安装板;9、电机;10、转轴座;11、转轴;12、混料腔;13、进料口;14、出料口;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送料装置;18、配重箱;19、电子秤;20、推杆;21、推板;22、连接管;23、进料管;24、监察窗;25、把手;26、消音罩;27、布料车;28、搅拌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2和顶板3,两个侧板2的下端面与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个侧板2的上端面与顶板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端面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杆4,两个伸缩杆4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板7和右安装板8,右安装板8的右侧壁安装有电机9,左安装板7的右侧壁安装有转轴座10,转轴座10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1,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右安装板8的外壁并延伸至右安装板8的左侧,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轴11之间安装有混料腔12,混料腔1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搅拌棒2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伸缩杆4,能够调整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高度,从而调整混料腔12的高度,通过设置电机9,启动电机9,电机9输出端带动混料腔12转动,同时通过连接转轴座10的转轴11,混料腔12在左安装板7和右安装板8之间转动,混料腔12自身转动的同时,原料在混料腔12内部与搅拌棒28发生摩擦碰撞,从而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避免出现传统搅拌杆出现搅拌死角搅拌不均匀的问题,配合搅拌棒28的搅拌,混合均匀,混合效果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混料腔12的上端面安装有进料口13,混料腔12的下端面安装有出料口14,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15和第二阀门16。在本实施例中:当混料腔12转动工作时,关闭第一阀门15,防止原料流出,原料混合完毕后,通过打开第二阀门16,将原料排出,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顶板3的上端面安装有送料装置17,送料装置17包括配重箱18,配重箱18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配重箱18方便对原料进行配分,按照比例称取原料,操作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配重箱18的底部安装有电子秤19,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2)和顶板(3),两个所述侧板(2)的下端面与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的上端面与顶板(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杆(4),两个所述伸缩杆(4)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所述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板(7)和右安装板(8),所述右安装板(8)的右侧壁安装有电机(9),所述左安装板(7)的右侧壁安装有转轴座(10),所述转轴座(10)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右安装板(8)的外壁并延伸至右安装板(8)的左侧,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轴(11)之间安装有混料腔(12),所述混料腔(1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搅拌棒(28)。/n

【技术特征摘要】
1.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2)和顶板(3),两个所述侧板(2)的下端面与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的上端面与顶板(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杆(4),两个所述伸缩杆(4)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所述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板(7)和右安装板(8),所述右安装板(8)的右侧壁安装有电机(9),所述左安装板(7)的右侧壁安装有转轴座(10),所述转轴座(10)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右安装板(8)的外壁并延伸至右安装板(8)的左侧,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轴(11)之间安装有混料腔(12),所述混料腔(1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搅拌棒(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腔(12)的上端面安装有进料口(13),所述混料腔(12)的下端面安装有出料口(14),所述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15)和第二阀门(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粉料的干法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的上端面安装有送料装置(17),所述送料装置(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佳
申请(专利权)人: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亚细亚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