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端拾器改造
,具体地指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端拾器是智能机器人机械手末端的一个部件,它是一种用于生产线中传输工序的工装夹具,一般用于上下料机器人,通过轨迹示教来带动端拾器按照提前预设好的轨迹进行工作。药用橡胶盖子是药物封装的封口件和导出件,以我国为例,每年使用的各类橡胶胶塞(药用橡胶胶塞、口服液橡胶胶塞、预灌封胶塞、真空采血器胶塞、注射器用橡胶活塞等)总量超1000亿只。为满足如此巨量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只有“群模硫化”法是最佳的选择。“硫化”就是将橡胶混炼胶半成品(即预成型胶片)置于真空硫化机热板上的硫化模具内,然后合模、抽真空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交联”的过程。硫化过程发生二个反应:一是发生化学反应,即橡胶混炼胶由线形结构混炼胶通过交联反应生成立体网状结构;二是赋于橡胶制品以形状,橡胶制品只有通过“硫化”才具有使用价值。“群模硫化”法指在一套硫化模具上开出成百乃至上千个橡胶塞子型腔,为方便这成百上千橡胶塞子从硫化模具中“有序”取出(即脱模过程),采用“工艺胶边”将这众多盖子连为一体(即硫化胶片)。药用橡胶胶塞的硫化是整个橡胶盖子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劳动强度最大、员工流失最严重化的工序。目前在智能制造突飞猛进的今天,整个药用丁基橡胶胶塞行业的硫化生产却仍沿用上世纪50年代的硫化工手工操作,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丁基橡胶和丁基橡胶胶塞生产工艺特点,导致全球仍没有一款端拾器在具有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外表面开设有开放式气道(2),开放式气道(2)的真空接头(3)通过管道(5)与真空产生装置连接,开放式气道(2)接触产品吸附面后形成真空吸附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外表面开设有开放式气道(2),开放式气道(2)的真空接头(3)通过管道(5)与真空产生装置连接,开放式气道(2)接触产品吸附面后形成真空吸附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气道(2)呈网格型分布或S型分布或平行管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产品吸嘴(4),各产品吸嘴(4)之间通过开放式气道(2)连通,开放式气道(2)和产品吸嘴(4)接触产品吸附面后形成真空吸附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吸嘴(4)为凹陷式吸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绕设于主动辊(6)和从动辊(7)表面,所述主动辊(6)和从动辊(7)两端的旋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8)上,主动辊(6)的旋转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架(8)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上设有联接法兰(10),所述联接法兰(10)与机械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6)和从动辊(7)之间还固定设有螺纹轴(11),所述螺纹轴(11)上套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套筒(12),所述螺纹套筒(12)外表面开设有螺纹状凹槽(13),所述螺纹状凹槽(13)内缠绕管道(5),管道(5)端部通过气动旋转接头(14)与真空产生装置的抽气管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2)外表面与传送带(1)内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8)上还安装有呈T型结构的管道限位架(15),所述管道(5)缠绕于管道限位架(15)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6)的旋转轴外端还固定安装有槽型轮(16),所述管道(5)限位于槽型轮(16)的凹槽内,槽型轮(16)一侧设有限位压轮(17),限位压轮(17)随着槽型轮(16)的转动而转动,且将管道(5)压紧于槽型轮(16)的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端拾器的开放式真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5)通过三通接头(26)分别与压缩空气管线(27)和真空产生装置所在管路连接,所述真空产生装置为抽真空泵或真空发生器。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开放式真空传送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成型胶片存放平台(18)用于码放预成型胶片(19),上下相邻两块预成型胶片(19)之间垫有隔离膜(20),机械手驱动整个端拾器移动至预成型胶片存放平台(18)上方,并控制端拾器下移使得传送带(1)下侧接触预成型胶片(19)上表面的隔离膜(20),在这个过程中,开放式气道(2)及隔离膜(20)形成密封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继刚,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三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