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285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包括汽提塔、低温冷凝液预热器、脱盐水冷却器、气液分离器、工艺冷凝液泵;汽提塔的外部连接高压闪蒸气管道,低温冷凝液预热器的一端通过低温冷凝液预热管道与汽提塔连接,低温冷凝液预热器的另一端通过脱盐水冷却管道与脱盐水冷却器连接;气液分离器的一端通过气液分离管道与脱盐水冷却器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通过冷凝液管道与工艺冷凝液泵连接,工艺冷凝液泵与合成硫回收水洗管道连接,低温冷凝预热管道连接设置有放空管道道,放空管道连接设置有锅炉管道,锅炉管道连接有锅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改善气化灰水系统运行状态同时尾气通过锅炉燃烧,消除现场异味,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尤其是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汽提塔是用来回收被吸收的溶质、并使吸收剂与溶质分离获得再生的装置。现有的汽提塔尾气经过火炬管道线放空,造成尾气量加大,火炬出现拖尾现象且汽提尾气排放有异味,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同时为了节约用水量,灰水系统外排水减少,致使系统氨氮循环聚集,氨氮含量偏高,水系统管道道结垢速度加快,导致被迫停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氨氮循环聚集,氨氮含量偏高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包括汽提塔、低温冷凝液预热器、脱盐水冷却器、气液分离器、工艺冷凝液泵;所述汽提塔的外部连接高压闪蒸气管道,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器的一端通过低温冷凝液预热管道与所述汽提塔连接,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器的另一端通过脱盐水冷却管道与所述脱盐水冷却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通过气液分离管道与所述脱盐水冷却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通过冷凝液管道与所述工艺冷凝液泵连接,所述工艺冷凝液泵与合成硫回收水洗管道连接,所述低温冷凝预热管道连接设置有放空管道道,所述放空管道连接设置有锅炉管道,所述锅炉管道连接有锅炉。所述放空管道上设置有火炬放空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锅炉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以及锅炉阀门,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和锅炉阀门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放空管道连接且位于所述锅炉管道的一侧,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放空管道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空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三控制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液分离管道上还设置有第四控制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汽提塔包括若干层浮阀塔板,所述浮阀塔板包括提馏段和精馏段,其中所述1-19层为提馏段,20-21层为精馏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将汽提塔塔釜液相中氨氮含量控制120mg/L以下,由于本装置不凝气送至锅炉掺烧,塔底冷凝液氨氮含量大大降低,减少氨氮在系统中累积,不仅能够改善气化灰水系统运行状态同时尾气通过锅炉燃烧,消除现场异味,满足环保要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汽提塔。附图中:1是汽提塔、2是低温冷凝液预热器、3是脱盐水冷却器、4是气液分离器、5是工艺冷凝液泵、6是低温冷凝预热管道、7是脱盐水冷却管道、8是气液分离管道、9是冷凝液管道、10是合成硫回收水洗管道、11是放空管道、12是火炬放空阀、13是锅炉管道、14是锅炉、15是第一控制阀、16是第二控制阀、17是锅炉阀门、18是力调节阀、19是第三控制阀、20是第四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包括汽提塔1、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脱盐水冷却器3、气液分离器4、工艺冷凝液泵5;所述汽提塔1的外部连接高压闪蒸气管道,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的一端通过低温冷凝液预热管道6与所述汽提塔1连接,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的另一端通过脱盐水冷却管道7与所述脱盐水冷却器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4的一端通过气液分离管道8与所述脱盐水冷却器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4的另一端通过冷凝液管道9与所述工艺冷凝液泵5连接,所述工艺冷凝液泵5与合成硫回收水洗管道10连接,所述低温冷凝预热管道6连接设置有放空管道11,所述放空管道11连接设置有锅炉管道13,所述锅炉管道13连接有锅炉14。本技术可将汽提塔塔釜液相中氨氮含量控制在120mg/L以下,由于本装置不凝气送至锅炉掺烧,塔底冷凝液氨氮含量大大降低,减少氨氮在系统中累积,不仅能够改善气化灰水系统运行状态同时尾气通过锅炉燃烧,消除现场异味,满足环保要求。所述放空管道11上设置有火炬放空阀12,火炬放空阀12用于控制火炬放空。所述锅炉管道1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6以及锅炉阀门17,所述第一控制阀15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阀16和锅炉阀门17之间,通过设置两个控制阀既第一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6能够实现锅炉管道13的开启或闭合,同时设置有两个控制阀也方便对锅炉管道13的检修。所述气液分离器4与所述放空管道11连接且位于所述锅炉管道13的一侧,如图1所示,设置于所述锅炉管道13的左侧,所述气液分离器4与所述放空管道11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阀18,压力调节阀18用于控制压力调节。所述放空管道11上还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9,所述第三控制阀19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与所述放空管道11连接处的左侧,实现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管道6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气液分离管道8上还设置有第四控制阀20,实现对液分离管道与气液分离器的开启或闭合。如图2所示,汽提塔1将塔体增高3.5m,拆除现有技术的原填料段,增加若干层浮阀塔板,其中,所述浮阀塔板包括提馏段和精馏段。其中1-19层为提馏段,20-21层为精馏段。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器的型号为E1507;脱盐水冷却器的型号为E1508;气液分离器的型号为V1505;工艺冷凝液泵的型号为P1503。本装置具体的使用时,高氨氮冷凝液在汽提塔1内通过高压闪蒸气汽提,产生的以CO2、NH3、水汽为主的混合气经过汽提塔1、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脱盐水冷却器3,降温后进入气液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4的液相根据液相氨氮指标情况,通过工艺冷凝液泵5部分回流,部分送至合成硫回收水洗装置内,气液分离器4的气相不凝气送往锅炉14进行掺烧。若锅炉14运行出现异常情况,打开去火炬放空阀12,关闭锅炉阀门17,实现正常切换。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提塔(1)、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脱盐水冷却器(3)、气液分离器(4)、工艺冷凝液泵(5);所述汽提塔(1)的外部连接高压闪蒸气管道,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的一端通过低温冷凝液预热管道(6)与所述汽提塔(1)连接,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的另一端通过脱盐水冷却管道(7)与所述脱盐水冷却器(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4)的一端通过气液分离管道(8)与所述脱盐水冷却器(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4)的另一端通过冷凝液管道(9)与所述工艺冷凝液泵(5)连接,所述工艺冷凝液泵(5)与合成硫回收水洗管道(10)连接,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管道(6)连接设置有放空管道(11),所述放空管道(11)连接设置有锅炉管道(13),所述锅炉管道(13)连接有锅炉(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提塔(1)、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脱盐水冷却器(3)、气液分离器(4)、工艺冷凝液泵(5);所述汽提塔(1)的外部连接高压闪蒸气管道,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的一端通过低温冷凝液预热管道(6)与所述汽提塔(1)连接,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器(2)的另一端通过脱盐水冷却管道(7)与所述脱盐水冷却器(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4)的一端通过气液分离管道(8)与所述脱盐水冷却器(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4)的另一端通过冷凝液管道(9)与所述工艺冷凝液泵(5)连接,所述工艺冷凝液泵(5)与合成硫回收水洗管道(10)连接,所述低温冷凝液预热管道(6)连接设置有放空管道(11),所述放空管道(11)连接设置有锅炉管道(13),所述锅炉管道(13)连接有锅炉(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汽提塔液相氨氮含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管道(1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6)以及锅炉阀门(17),所述第一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秀英王伟张涛张萍蒋娜孙文娜王明清冯质壮王广勇刘维涛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