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08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它包括除尘柜、工作台、抑尘机构和除尘机构;该除尘室与该水槽通过吸尘室的室底阻断连通;该抑尘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上方的抑尘管道,抑尘管道上设有若干个朝向该工作台方向出气的出气通孔;工作台上方形成的粉尘空气经过吸尘室被吸入至该除尘室内;经该除尘室除尘处理的空气依次经过该排气通道、水槽的水体内、水槽槽口、连通通道输送至该抑尘管道内,并由该出气通孔吹向该工作台。该抑尘机构吹出的气流能够将产生的粉尘吹向吸尘室,还提升气流与粉尘的粘合力,气流循环流动,有效降低粉尘的逃逸率和提升除尘率;该加工装置对磨抛加工产生的粉尘的整体除尘率能够达到99.5%以上,除尘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材加工除尘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石材的切割、打磨等加工处理多会产生大量粉尘。石材加工多会配备除尘装置以减少环境污染及保障生产环境。如图3所示,现有的石材粉尘除尘机构多通过由硬塑滤层1和纸滤层2构成的两道过滤层过滤实现。粉尘空气进入除尘装置的进气口后,配置的喷淋机构3朝向硬塑滤层1喷水,将空气中的大部分粉尘截留在硬塑滤层1上,被截留的粉尘通过水流冲刷、回流至底部的水槽内。如图3所示,该除尘装置运行过程中,粉尘空气行走的轨迹为呈L字形的直线行程(粉尘空气的方向如图3中箭头指向所示)。石材的切割、打磨的工作台也多直接设于除尘柜的侧方,所产生的粉尘空气直接被除尘柜吸入并进行除尘处理,经除尘的空气由除尘柜顶部的排气口直接排放于施工环境中。现有的磨抛工作台多为开放式结构,虽然除尘柜能够将大多数磨抛产生的粉尘进行吸收,但是受到工作台附近气流流动的影响,所产生的粉尘中仍有较高比例(4%~37%)逃脱了除尘柜的吸引而直接“逃逸”到施工环境中。另外,由于现有的除尘柜的除尘率多处于48%~92%之间,为此,排放的空气中仍含有一定含量的粉尘。直接逃逸和未完全净化的粉尘经过积淀仍会对施工场所、施工人员及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致使现有的多数除尘装置的整体的除尘效果仍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以克服现有的除尘装置存在的粉尘逃逸率偏高、整体除尘效果仍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包括除尘柜、工作台,除尘柜内设有除尘室、排气通道和水槽。排气通道配置有促使除尘室内形成负压的排气风机,水槽设于该除尘室的底部敞口结构的正下方。上述工作台台面下方设有吸尘室,工作台台面上方形成的粉尘空气经过上述吸尘室被吸入至上述除尘室内。上述除尘柜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吸尘室的室底穿过该进气口延伸至上述水槽的上方。该室底与除尘柜的内侧壁连接,该除尘室与该水槽通过该室底阻断连通。上述排气通道的出气端延伸至该水槽的水体内。还包括抑尘机构,该抑尘机构包括连通通道和抑尘管道,该抑尘管道设于上述工作台的正上方。该抑尘管道通过该连通通道与该水槽的槽口。抑尘管道上设有若干个出气通孔,所有该出气通孔均朝向该工作台方向出气设置。经该除尘室除尘处理的空气依次经过该排气通道、水槽的水体内、水槽槽口、连通通道输送至该抑尘管道内,并由该出气通孔吹向该工作台。还包括除尘机构,该除尘机构包括至少四道固定装配于除尘室内周壁上的、沿横向延伸的引流板,相邻的两道引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通道。引流板上或者引流板与除尘室内壁之间设有通气口,每一引流板下方的粉尘空气经由该通气口流动至该引流板的上方。该引流板包括上下依次交替分布的上行引流板和下行引流板,相邻的上行引流板和下行引流板配置的通气口左右错开设置。粉尘空气沿上行引流板的导向斜向上流动,下行引流板的低位侧沿的高度均低于其下方的上行引流板的高位侧沿的高度,粉尘空气沿下行引流板的导向斜向下流动。粉尘空气由进气口进入除尘室内,并由下向上依次经过每一通气口,最终由排气通道排出。进一步改进地,除尘室内配置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包括主管道和若干个呈线性排列的洗尘喷头。水槽内配置有水泵,水泵将水槽内的水泵送至该主管道并经洗尘喷头喷出,相邻的两个引流板之间均配置有若干该洗尘喷头,洗尘喷头朝向流经的粉尘空气迎面喷洒。上行引流板的低位的侧沿设有回流通孔,上行引流板和下行引流板上承接的水流通过该回流孔回流至水槽内。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室底由铰接连接为一体的固定底板和活动底板构成,上述除尘柜的内侧壁与该固定底板对应的侧沿之间存在间隙形成排水通孔,排水通孔设于上述水槽的正上方,该活动底板用于封闭该排水通孔。上述室底呈斜度为30~45°的斜面结构,上述排水通孔设于该室底的低位处。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活动底板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呈圆弧形弯曲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呈扁条形结构或者呈平板结构。该弹性件的对立的两个端部对应与该活动底板、上述固定底板固定连接,该弹性件促使该活动底板向上转动封闭上述排水通孔。该活动底板上方蓄积的水体的达到相应的重量时,水体驱动该活动底板向下作定轴转动。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排气通道的出气端通过注入口与上述水槽连通,该注入口设于该水槽的水位高度的中部以下位置。水槽的横截面的面积为该排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1.5倍以上,该注入口的横截面总面积为该排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0.1~0.7倍。进一步地,上述水槽的水位深度大于25cm,上述排气通道向水槽注入空气时,水槽的液面距离水槽槽口的高度大于3.5cm。上述注入口的顶沿呈锯齿状结构设置。上述水槽的横截面的面积为上述排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2.2~3.5倍。上述出气通孔与上述工作台在垂直方向上的间距为57~85cm,该出气通孔与该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小于28cm。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工作台呈四边形,上述抑尘管道俯视呈四方环形或者呈“凵”字形,“凵”字形抑尘管道的开口朝向上述除尘柜。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引流板板面与水平面呈30~75°夹角。相邻的两道该引流板相互平行设置;或者,相邻的上行引流板与下行引流板所成夹角的角度小于22°设置,且所有上行引流板之间平行设置,所有下行引流板之间平行设置。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水槽固定设有滤水板,滤水板与水槽侧壁围成封闭的滤水池,水槽内含有粉尘的水经滤水板过滤进入该滤水池,上述水泵装配于该滤水池内。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抑尘机构将经除尘室除尘处理的潮湿空气直接排向工作台,该抑尘机构吹出的气流既对工作台上产生的粉尘具有压制和将其吹向吸尘室的功能,还通过该气流具有潮湿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气流与粉尘的粘合力,进而有效提升气流对所产生的粉尘的抑尘效果,从而有效降低粉尘的逃逸率;并且,由于抑尘机构吹出的气流来自于除尘机构吸入的气流,使得气流循环流动,对工作台周围的空气需求量少,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台周围气流对该循环气流运行的影响,能够进一步降低粉尘的逃逸率和提升除尘率。另外,除尘机构通过将粉尘空气的上下倾斜路径的导向流动,既有效延长其行程,也通过下行引流板底面对下行的粉尘空气的迎面阻挡作用,使得粉尘空气对该底面的冲刷的同时被高效地截留,该除尘机构的除尘率能够达到87.3%以上;同时该除尘机构在除尘的过程中还能够自动将大部分粉尘直接回流至水槽内,使得该除尘机构内部不会发生堵塞情况。此外,水槽能够对除尘室排出的气体进行尾气二次净化功能,对水槽内的水体具有搅拌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水体与待滤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且水体能够对该待滤空气(即尾气)实现全面包围,从而能够对各种粒径的粉尘进行高效且全面地捕捉和截留,能够将尾气中的粉尘进行全面且有效的吸收,该水槽的除尘率能够达到96.8%以上。最后,本专利技术的加工装置对磨抛加工产生的粉尘的整体除尘率能够达到99.5%以上,除尘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包括除尘柜、工作台,除尘柜内设有除尘室、排气通道和水槽;排气通道配置有促使除尘室内形成负压的排气风机,水槽设于该除尘室的底部敞口结构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n所述工作台台面下方设有吸尘室,工作台台面上方形成的粉尘空气经过所述吸尘室被吸入至所述除尘室内;所述除尘柜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吸尘室的室底穿过该进气口延伸至所述水槽的上方;该室底与除尘柜的内侧壁连接,该除尘室与该水槽通过该室底阻断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出气端延伸至该水槽的水体内;/n还包括抑尘机构,该抑尘机构包括连通通道和抑尘管道,该抑尘管道设于所述工作台的正上方;该抑尘管道通过该连通通道与该水槽的槽口;抑尘管道上设有若干个出气通孔,所有该出气通孔均朝向该工作台方向出气设置;经该除尘室除尘处理的空气依次经过该排气通道、水槽的水体内、水槽槽口、连通通道输送至该抑尘管道内,并由该出气通孔吹向该工作台;/n还包括除尘机构,该除尘机构包括至少四道固定装配于除尘室内周壁上的、沿横向延伸的引流板,相邻的两道引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通道;引流板上或者引流板与除尘室内壁之间设有通气口,每一引流板下方的粉尘空气经由该通气口流动至该引流板的上方;该引流板包括上下依次交替分布的上行引流板和下行引流板,相邻的上行引流板和下行引流板配置的通气口左右错开设置;粉尘空气沿上行引流板的导向斜向上流动,下行引流板的低位侧沿的高度均低于其下方的上行引流板的高位侧沿的高度,粉尘空气沿下行引流板的导向斜向下流动;粉尘空气由进气口进入除尘室内,并由下向上依次经过每一通气口,最终由排气通道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包括除尘柜、工作台,除尘柜内设有除尘室、排气通道和水槽;排气通道配置有促使除尘室内形成负压的排气风机,水槽设于该除尘室的底部敞口结构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台面下方设有吸尘室,工作台台面上方形成的粉尘空气经过所述吸尘室被吸入至所述除尘室内;所述除尘柜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吸尘室的室底穿过该进气口延伸至所述水槽的上方;该室底与除尘柜的内侧壁连接,该除尘室与该水槽通过该室底阻断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出气端延伸至该水槽的水体内;
还包括抑尘机构,该抑尘机构包括连通通道和抑尘管道,该抑尘管道设于所述工作台的正上方;该抑尘管道通过该连通通道与该水槽的槽口;抑尘管道上设有若干个出气通孔,所有该出气通孔均朝向该工作台方向出气设置;经该除尘室除尘处理的空气依次经过该排气通道、水槽的水体内、水槽槽口、连通通道输送至该抑尘管道内,并由该出气通孔吹向该工作台;
还包括除尘机构,该除尘机构包括至少四道固定装配于除尘室内周壁上的、沿横向延伸的引流板,相邻的两道引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通道;引流板上或者引流板与除尘室内壁之间设有通气口,每一引流板下方的粉尘空气经由该通气口流动至该引流板的上方;该引流板包括上下依次交替分布的上行引流板和下行引流板,相邻的上行引流板和下行引流板配置的通气口左右错开设置;粉尘空气沿上行引流板的导向斜向上流动,下行引流板的低位侧沿的高度均低于其下方的上行引流板的高位侧沿的高度,粉尘空气沿下行引流板的导向斜向下流动;粉尘空气由进气口进入除尘室内,并由下向上依次经过每一通气口,最终由排气通道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底由铰接连接为一体的固定底板和活动底板构成,所述除尘柜的内侧壁与该固定底板对应的侧沿之间存在间隙形成排水通孔,排水通孔设于所述水槽的正上方,该活动底板用于封闭该排水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石材打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呈圆弧形弯曲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呈扁条形结构或者呈平板结构;该弹性件的对立的两个端部对应与该活动底板、所述固定底板固定连接,该弹性件促使该活动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辋川镇千绪广告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