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人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07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盲人杖,包括杆体和套筒,套筒远离杆体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结构;杆体的一端插入至套筒并且与套筒滑移连接,套筒的外周面铰接有至少两个凳板,多个凳板圆周分布,凳板靠近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筋,套筒上开设有供支撑筋穿过的槽,支撑筋远离凳板的一端伸入套筒内;当杆体收纳于套筒时,支撑筋与杆体的外周面相抵接。当使用者步行时间过长时,使用者可以将凳板向上翻转,随后将杆体推入至套筒内;待杆体完全收纳后,杆体远离套筒的表面与凳板的上表面齐平。杆体的外周面与支撑筋远离凳板的一端相抵接,对凳板进行支撑和限位作用。随后使用者可以坐在凳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盲人用辅助用具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盲人杖
本技术涉及盲人用辅助用具
,特别是一种盲人杖。
技术介绍
拐杖是辅助盲人行走的主要生活工具,原有的盲人拐杖制作与功能单一,属于传统式棒形拐杖,盲人使用拐杖探路时头不停敲打地面,以辨别路面有无障碍物、积水以及是否平整等功能;原有的拐杖在盲人探路时下端头部在路面上不停敲打,路面凹凸不平时会产生阻力,辨别路面时由于拐杖头部面积小,接触路面只是通过在不同距离的点击碰触,这样的点击方式并不能全方位的探明路面及准确的分辨出路面情况,且辨别的速度慢,严重影响了盲人的行走速度。因此现有技术中设计出一种带万向轮的盲人杖,但该种拐杖功能单一,腿脚不便的使用者需要及时休息,而户外不一定立马能够找到凳子,当想要休息的时候需要另找凳子,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盲人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盲人杖,包括杆体和套筒,所述套筒远离杆体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杆体的一端插入至套筒并且与套筒滑移连接,所述套筒的外周面铰接有至少两个凳板,多个所述凳板圆周分布,所述凳板靠近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筋,所述套筒上开设有供支撑筋穿过的槽,所述支撑筋远离凳板的一端伸入套筒内;当所述杆体收纳于套筒时,所述支撑筋与杆体的外周面相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步行时间过长时,使用者可以将凳板向上翻转,随后将杆体推入至套筒内;待杆体完全收纳后,杆体远离套筒的表面与凳板的上表面齐平。杆体的外周面与支撑筋远离凳板的一端相抵接,对凳板进行支撑和限位作用。随后使用者可以坐在凳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凳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凳板避免了凳板较多导致多个凳板同时向上翻转的麻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均与套筒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套筒远离杆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限制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最大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第二支撑杆远离杆体的一端与支撑平面相抵接,对变成凳子后的盲人杖进行支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块与限位斜面,所述限位斜面设置于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靠近杆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两个所述限位斜面镜像对称设置或者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凸块固定连接于套筒远离杆体的一端,所述限位凸块的数量与位置与限位斜面相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凸块设置有与限位斜面相对应的斜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结构用于限定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最大转动角度,避免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张开角度过大导致凳板相较于支撑平面的高度较低,避免较低的高度导致使用者坐在凳板上时感到腿部不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滑移盒,所述滑移盒内滑移连接有滑移块,所述滑移盒的内壁与滑移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使滑移块始终具有远离杆体运动的趋势,所述滑移块与万向轮的固定端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完全远离后使用者可以坐在凳板上,此时滑移块由于受到使用者重力以及地面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滑移板向杆体滑移直至连接杆与地面抵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上滑移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与套筒的外周面;当所述固定套向下滑移至其内壁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周面相抵接时,固定套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使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始终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的弹性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盲人杖作为手杖使用时,固定套与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外周面抵接,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盲人杖作为凳子使用前,使用者拉动固定套向杆体移动,当固定套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取消抵接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相互远离,而后限位斜面与限位凸块的表面抵接对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进行限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与固定套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固定套始终具有远离杆体的趋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组件能使固定套自动远离杆体,避免摩擦过大导致固定套无法由于重力的作用自动下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体包括插接杆和把手,所述插接杆的一端插入至套筒内,所述把手设置于插接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并且与插接杆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与把手铰接可以调节插接杆与把手之间的角度,使握持的角度更加适合使用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远离插接杆的一端铰接有取出提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取出提手能快速拉出取出把手以及插接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使用者步行时间过长时,使用者可以将凳板向上翻转,随后将杆体推入至套筒内;待杆体完全收纳后,杆体远离套筒的表面与凳板的上表面齐平。杆体的外周面与支撑筋远离凳板的一端相抵接,对凳板进行支撑和限位作用。随后使用者可以坐在凳板上。本技术用于盲人用辅助用具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把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00、杆体;110、插接杆;111、限位环;120、把手;121、取出提手;200、套筒;201、挡环;210、第一支撑杆;211、连接杆;212、滑移盒;213、滑移块;220、第二支撑杆;230、限位凸块;300、凳板;310、支撑筋;400、固定套;500、限位套;510、环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和图2,一种盲人杖,包括杆体100和套筒200。杆体100包括插接杆110和把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盲人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00)和套筒(200),所述套筒(200)远离杆体(10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杆体(100)的一端插入至套筒(200)并且与套筒(200)滑移连接,所述套筒(200)的外周面铰接有至少两个凳板(300),多个所述凳板(300)圆周分布,所述凳板(300)靠近套筒(20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筋(310),所述套筒(200)上开设有供支撑筋(310)穿过的槽,所述支撑筋(310)远离凳板(300)的一端伸入套筒(200)内;当所述杆体(100)收纳于套筒(200)时,所述支撑筋(310)与杆体(100)的外周面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人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00)和套筒(200),所述套筒(200)远离杆体(10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杆体(100)的一端插入至套筒(200)并且与套筒(200)滑移连接,所述套筒(200)的外周面铰接有至少两个凳板(300),多个所述凳板(300)圆周分布,所述凳板(300)靠近套筒(20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筋(310),所述套筒(200)上开设有供支撑筋(310)穿过的槽,所述支撑筋(310)远离凳板(300)的一端伸入套筒(200)内;当所述杆体(100)收纳于套筒(200)时,所述支撑筋(310)与杆体(100)的外周面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人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凳板(30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人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所述第一支撑杆(210)以及第二支撑杆(220)均与套筒(200)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10)远离杆体(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1),所述套筒(200)远离杆体(100)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限制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最大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盲人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块(230)与限位斜面,所述限位斜面设置于第一支撑杆(210)以及第二支撑杆(220)靠近杆体(10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的两个所述限位斜面镜像对称设置或者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凸块(230)固定连接于套筒(200)远离杆体(100)的一端,所述限位凸块(230)的数量与位置与限位斜面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岩贾秋朗唐志强孙逊邓汝森郭照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