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06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端部安装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顶部下方安装有第一打磨机构,所述底座中部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工作台安装在角度调节装置上方,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安装有夹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带动汽车零部件进行角度调整改变汽车零部件的位置,整个过程简单快速且无需进行重新装夹,通过第一打磨机构对汽车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通过第二打磨机构能够对管腔状的汽车零部件的内部进行打磨,从而扩大了打磨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提高了打磨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拥有上万个零部件,由于在日常行驶中会出现零部件损耗以及老化,在汽车的生命周期内零部件的更换是非常常见的,毫不夸张的说,汽车零部件产业需求甚至比整车产业还要庞大;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汽车零部件在生产加工时需要经过打磨这一道工序,现有的打磨装置对汽车零部件打磨时,对汽车零部件不同部位打磨需要工作人员多次手动调整角度且进行重新装夹,过程繁琐且消耗时间,从而降低了打磨装置的工作效率,现有的打磨装置功能单一,无法对一些管腔状的汽车零部件的内部进行打磨,减小了打磨装置的适用范围,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带动汽车零部件进行角度调整改变汽车零部件的位置,整个过程简单快速且无需进行重新装夹,通过第一打磨机构对汽车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通过第二打磨机构能够对管腔状的汽车零部件的内部进行打磨,从而扩大了打磨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提高了打磨装置的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端部安装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顶部下方安装有第一打磨机构,所述底座中部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工作台安装在角度调节装置上方,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安装有夹紧装置,其中一个夹紧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打磨机构,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将待打磨的汽车零部放置在工作台上通过夹紧装置对其固定,通过第一打磨机构对其一个表面进行打磨,一个表面打磨完成后,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带动汽车零部进行角度调整,改变汽车零部件的位置后再通过第一打磨机构对其进行打磨工作,通过第二打磨机构能够对管腔状的汽车零部件的内部进行打磨,从而扩大了打磨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提高了打磨装置的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壳体、第四电机、蜗杆、蜗轮,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输出轴端部,所述壳体与底座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四电机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蜗杆与第四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蜗轮设置于蜗杆的一侧并与蜗杆啮合,所述蜗轮顶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壳体与工作台底部连接,第三电机工作带动壳体及工作台通过转轴在底座上转动,第四电机工作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与蜗轮啮合通过传动轴带动工作台转动,从而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角度调整改变汽车零部件的位置。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二伸缩杆、第一转动杆、传动杆、第二转动杆、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定位轴,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转动安装在定位轴上,所述第二伸缩杆另一端安装有圆环,所述移动机构均匀安装在支撑板上,移动机构的数量为三组,每组移动机构之间相差120°且通过传动杆连接,传动杆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组移动机构的两侧安装有第一转动杆,两个第一转动杆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轴,另一组移动机构两侧安装有第二转动杆,两个第二转动杆端部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轴,所述圆环转动安装在靠近第二伸缩杆一侧的第一转动杆之间,其中一个传动杆的两端均转动安装在相邻两组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连接轴上,另一个传动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连接轴上,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轴、偏心轮、转环、导向块、滑座、卡块,所述固定轴、滑座均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滑座位于固定轴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杆中部转动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端部转动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偏心轮转动安装在固定轴上,每组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均与偏心轮固定连接,所述转环转动安装在偏心轮的外围,所述导向块滑动安装在滑座内部,所述滑座上开设有与导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导向块一端与转环伸出端铰接,所述卡块安装在导向块的另一端,通过卡块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固定,通过第二伸缩杆伸长带动与之相邻的第一转动杆沿固定轴旋转,圆环沿第一连接轴、第二伸缩杆沿定位轴转动调节第二伸缩杆的角度,相邻的两组移动机构机构均通过传动杆进行动力传递,使每组移动机构进行同步转动,偏心轮旋转带动转环转动,从而带动导向块在滑座内部向汽车零部件一侧移动,卡块与导向块随之运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箱体、第一电机、丝杠、滑块、第二电机、打磨头,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箱体一侧,所述丝杠安装在箱体内部且两端与箱体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端部延伸至箱体内部并与丝杠连接,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滑块通过螺纹孔与丝杠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滑块底部,所述打磨头安装第二电机输出轴端部,通过第一电机工作带动丝杠在箱体内部转动,丝杠上的滑块带动第二电机沿丝杠移动,通过第二电机工作带动打磨头转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优选的,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包括第五电机、螺纹杆、打磨辊、第三伸缩杆、限位板,所述第五电机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螺纹杆安装在第五电机输出轴端部,所述打磨辊套设在螺纹杆上并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打磨辊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三伸缩杆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打磨辊的下方,第三伸缩杆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板安装在第三伸缩杆顶部,限位板的顶部位于凹槽中,当需要对管腔状的汽车零部件的内部进行打磨时,通过第五电机工作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打磨辊与螺纹杆配合在限位板的作用下无法进行转动只能沿限位板进行横向移动,从而使打磨辊运动至管腔状的汽车零部件内部,此时第三伸缩杆带动限位板下降,使限位板与打磨辊分离,此时螺纹杆带动打磨辊同步转动对管腔状的汽车零部件内部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第三伸缩杆带动限位板上升,第五电机带动螺纹杆反转,打磨辊随之转动,当打磨辊上凹槽转动至限位板上,打磨辊不再转动,沿限位板进行横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优选的,所述箱体与L型支架之间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安装在L型支架上,另一端与箱体连接,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能够调整箱体的不同高度,从而能够对不同尺寸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优选的,所述导向块呈“T”型状,增大了与滑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移动机构工作时的稳定性,有利于对汽车零部件更好的进行装夹。优选的,所述卡块内侧安装有多个凸起,通过凸起增加了与汽车零部件的稳定性,提高了夹紧装置工作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带动汽车零部件进行角度调整改变汽车零部件的位置,整个过程简单快速且无需进行重新装夹,通过第一打磨机构对汽车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通过第二打磨机构能够对管腔状的汽车零部件的内部进行打磨,从而扩大了打磨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满足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于底座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端部安装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顶部下方安装有第一打磨机构,所述底座中部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工作台安装在角度调节装置上方,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安装有夹紧装置,其中一个夹紧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打磨机构,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于底座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端部安装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顶部下方安装有第一打磨机构,所述底座中部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工作台安装在角度调节装置上方,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安装有夹紧装置,其中一个夹紧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打磨机构,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壳体、第四电机、蜗杆、蜗轮,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输出轴端部,所述壳体与底座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四电机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蜗杆与第四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蜗轮设置于蜗杆的一侧并与蜗杆啮合,所述蜗轮顶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壳体与工作台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二伸缩杆、第一转动杆、传动杆、第二转动杆、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定位轴,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转动安装在定位轴上,所述第二伸缩杆另一端安装有圆环,所述移动机构均匀安装在支撑板上,移动机构的数量为三组,每组移动机构之间相差120°且通过传动杆连接,传动杆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组移动机构的两侧安装有第一转动杆,两个第一转动杆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轴,另一组移动机构两侧安装有第二转动杆,两个第二转动杆端部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轴,所述圆环转动安装在靠近第二伸缩杆一侧的第一转动杆之间,其中一个传动杆的两端均转动安装在相邻两组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连接轴上,另一个传动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连接轴上,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轴、偏心轮、转环、导向块、滑座、卡块,所述固定轴、滑座均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滑座位于固定轴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杆中部转动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学胡巍王来华李娜娜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