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008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该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在筒体两端焊接外工装箍圈;S2:对筒体内表面进行清理;S3:采用EQNiCrMo‑3/NSAS3‑50BS型号的焊带/焊剂组合对筒体进行过渡层带极堆焊;S4:对过渡层进行热处理;S5:采用EQNiCrMo‑4/ES A‑FB 2B型号的焊带/焊剂组合对筒体进行耐蚀层带极堆焊;S6:对耐蚀层进行100%的渗透表面检测及100%的超声检测合格。通过一种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可有效控制容器筒体堆焊的焊接变形,保证筒体基层与堆焊层之间结合面的质量,满足力学、化分及腐蚀性能检测的要求,符合产品制造及国家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熔覆堆焊工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石化工程行业的迅速发展,高压、高温、腐蚀条件下服役的容器设备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很多容器设备要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高压等技术性能指标。为了降低容器的制造成本,通常会设计采用强度型低合金钢或耐热性低合金钢作为基层来保证容器的耐压强度,采用不锈钢、镍、铜、钛、锆等有色金属作为覆层来保证容器的耐腐蚀性能及一定的强度。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设计,一种是直接采用以上两种或几种材质的材料进行爆炸焊接,形成爆炸复合板作为容器制造的筒体原材料,主要针对单种材料覆层厚度为2-3mm;另一种是采用堆焊的方式,将镍、铜或不锈钢焊材堆焊熔覆到基层材料上用作容器制造,主要针对材料覆层厚度≥4mm,且不适宜通过爆炸复合进行制造的情况。镍基合金具有出色的耐点腐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性能,在氧化和还原状态下,对大多数的腐蚀介质都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如本专利中堆焊的EQNiCrMo-4,就尤其适合在高温、混有杂质的无机酸和有机酸、海水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1:在筒体两端焊接外工装箍圈;/nS2:对筒体内表面进行清理,对清理后的表面进行100%的磁粉检测,并将检测合格的筒体水平放置于滚轮架上,调整堆焊机头及筒体方位,保持焊接方向与筒体在同一轴线上,然后对待堆焊筒体进行预热;/nS3:采用EQNiCrMo-3/NSAS3-50BS型号的焊带/焊剂组合对筒体进行过渡层带极堆焊,堆焊方式按照纵向直道进行,并在圆周方向上分区域交替对称压道堆焊,过渡层堆焊厚度约4mm,堆焊层数1层,压道宽度8-10mm,焊带尺寸60×0.5mm;/nS4:对过渡层进行热处理,并在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筒体两端焊接外工装箍圈;
S2:对筒体内表面进行清理,对清理后的表面进行100%的磁粉检测,并将检测合格的筒体水平放置于滚轮架上,调整堆焊机头及筒体方位,保持焊接方向与筒体在同一轴线上,然后对待堆焊筒体进行预热;
S3:采用EQNiCrMo-3/NSAS3-50BS型号的焊带/焊剂组合对筒体进行过渡层带极堆焊,堆焊方式按照纵向直道进行,并在圆周方向上分区域交替对称压道堆焊,过渡层堆焊厚度约4mm,堆焊层数1层,压道宽度8-10mm,焊带尺寸60×0.5mm;
S4:对过渡层进行热处理,并在热处理前后对过渡层进行100%的渗透表面检测及100%的超声贴合度检测合格;
S5:采用EQNiCrMo-4/ESA-FB2B型号的焊带/焊剂组合对筒体进行耐蚀层带极堆焊,堆焊方式同S3,与过渡层焊道之间错开,耐蚀层堆焊厚度约8mm,堆焊层数2层,压道宽度8-10mm,焊带尺寸60×0.5mm;
S6:对耐蚀层进行100%的渗透表面检测及100%的超声检测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外工装箍圈材质为Q345R低合金钢,厚度为30-70mm,距离筒体两端的长度为10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大熔覆镍基堆焊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修圣杜永勤刘鸿彦李卫华刘超韩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宝色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