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发热监控降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00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发热监控降温仪,包括壳体和束带,所述壳体前侧壁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壳体左右侧壁的后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板,两所述调节板相邻的一面设置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后侧壁设置有水袋,所述隔板前侧壁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上侧设置有两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贯穿所述隔热板、且其制冷面与所述水袋相接触,所述隔热板下侧设置有充电电池和单片机,两所述束带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且末端对应设置有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佩戴方便,而且测量更加准确,能够快速实现物理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发热监控降温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人体发热监控降温仪。
技术介绍
发热,又称发烧,在医学上定义为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人一旦发烧了,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发热带来的不适感。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甚至严重后遗症。所以,在患者出现发烧症状时,应对其体温进行密切监控,如果患者体温过高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目前有很多检测人体体温的仪器,但一般都不能实现连续监控和及时降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发热监控降温仪,不仅佩戴方便,而且测量更加准确,能够快速实现物理降温。一种人体发热监控降温仪,包括壳体和束带,所述壳体前侧壁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后侧为敞口结构,所述壳体左右侧壁的后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板,两所述调节板相邻的一面设置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后侧壁设置有水袋,所述水袋突出在所述壳体外,所述隔板前侧壁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上侧设置有两半导体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发热监控降温仪,包括壳体(1)和束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侧壁设置有显示屏(11),所述壳体(1)的后侧为敞口结构,所述壳体(1)左右侧壁的后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板(14),两所述调节板(14)相邻的一面设置有红外测温传感器(4),所述壳体(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后侧壁设置有水袋(3),所述水袋(3)突出在所述壳体(1)外,所述隔板(9)前侧壁设置有隔热板(91),所述隔热板(91)的上侧设置有两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贯穿所述隔热板(91)、且其制冷面与所述水袋(3)相接触,所述隔热板(91)下侧设置有充电电池(7)和单片机(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发热监控降温仪,包括壳体(1)和束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侧壁设置有显示屏(11),所述壳体(1)的后侧为敞口结构,所述壳体(1)左右侧壁的后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板(14),两所述调节板(14)相邻的一面设置有红外测温传感器(4),所述壳体(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后侧壁设置有水袋(3),所述水袋(3)突出在所述壳体(1)外,所述隔板(9)前侧壁设置有隔热板(91),所述隔热板(91)的上侧设置有两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贯穿所述隔热板(91)、且其制冷面与所述水袋(3)相接触,所述隔热板(91)下侧设置有充电电池(7)和单片机(6),所述单片机(6)分别与充电电池(7)、半导体制冷片(5)、红外测温传感器(4)和显示屏(11)电路连接,两所述束带(2)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上、且末端对应设置有魔术贴(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发热监控降温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捍雄黄涌澜何少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联瑞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