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伯坚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99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包括传动底座,所述传动底座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中部开设有异形槽且通过异形槽卡接有紧固块,所述轴套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帽且通过拧紧限位螺帽对紧固块的位置进行卡紧。该数控立式精密铣床,转动转动轴带动电磁条正反两面调整,可与永磁铁之间产生吸力和斥力,通过吸力可以起到固定铣刀柄部以及整个铣刀的功能,通过两者之间产生的斥力,以及可以通过调控电磁条电控系统的电流大小控制两者之间的斥力大小,在转动切削的同时额外提供上下冲击力,相较与传统的铣削采用一层一层由上到下铣削工件的方式(参照图六),提高切削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
技术介绍
数控铣床是在普通铣床上集成了数字控制系统,可以在程序代码的控制下较精确地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数控铣床形式多样,不同类型的数控铣床在组成上虽有所差别,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机床由六个主要部分组成,即床身部分,铣削机构部分,工作台部分,横进给部分,升降台部分,冷却、润滑部分,从制造技术发展的要求看,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以及市场竞争对低成本的要求,金属切削加工正朝着切削速度和精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传统机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控机床切削速度更快。现有技术中不论是对工件的顶端或者侧边进行加工时都是采用层层铣削的方式,同一凹槽需要几遍甚至十几遍的铣削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影响加工效率,同时由上至下进行铣削时容易形成材料挤压导致铣刀断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具备切削效率高,连接方式合理,不易断刀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包括传动底座,所述传动底座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中部开设有异形槽且通过异形槽卡接有紧固块,所述轴套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帽且通过拧紧限位螺帽对紧固块的位置进行卡紧,所述紧固块的内部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槽且通过环形卡槽活动连接有铣刀柄部,所述铣刀柄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铣刀颈部,所述铣刀颈部中底部外侧设置有铣刀周刃,所述铣刀颈部上铣刀周刃之间开设有容屑槽,且位于最底端容屑槽的内设有铣刀端刃,所述铣刀端刃的底端设有突出于铣刀颈部的铣刀刀尖。优选的,所述紧固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的四周开设有等距排列的八个条形槽,所述块体顶部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块体内部的电磁条。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可带动电磁条在块体内部转动且转动范围为零度至一百八十度。优选的,所述电磁条的顶端和底端的磁性相反,所述电磁条上电连接有可控电流大小的电控系统。优选的,所述铣刀柄部包括刀柄头,所述刀柄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刀柄头顶部的周边焊接有位于永磁铁下方的固位条。优选的,所述固位条与条形槽的数量相同且大小相互适配,所述固位条可沿条形槽上下滑动。优选的,所述永磁铁与电磁条的两端分别产生相吸、相斥力,且随提供电磁条的电流大小增强减弱。优选的,所述铣刀刀尖的数量共有四个且等距分布于铣刀颈部底端的四周。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数控立式精密铣床,转动转动轴带动电磁条正反两面调整,可与永磁铁之间产生吸力和斥力,通过吸力可以起到固定铣刀柄部以及整个铣刀的功能,通过两者之间产生的斥力,以及可以通过调控电磁条电控系统的电流大小控制两者之间的斥力大小,在转动切削的同时额外提供上下冲击力,相较与传统的铣削采用一层一层由上到下铣削工件的方式(参照图六),提高切削速率。2、该数控立式精密铣床,通过在刀柄头顶部的四周设置固位条,且固位条与块体上的条形槽数量相同,大小适配,在转动过程中抵住条形槽旁块体的侧壁保持紧固块、铣刀柄部水平位置的稳定,相较于紧固块、铣刀柄部传统的卡夹方式,可以多点受力,以及固位条和条形槽之间存在间隙形成缓冲减少了铣刀断刀的几率;同时固位条可沿条形槽内部滑动,不影响刀柄头在块体内部的上下移动,提高了设备的合理性。3、该数控立式精密铣床,通过在铣刀周刃底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在铣刀周刃转动切削的同时对铣刀周刃底端接触的工件进行切沟处理,可在切削部位开设环形沟,避免采用本申请设置的切削端面时额外设置有由上至下冲击力,避免这些冲击力对材料进行挤压持续积累后会造成工件底部变形以及加大底部切削的扭力导致铣刀断刀,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紧固块与铣刀柄部连接外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紧固块与铣刀柄部连接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铣刀端刃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铣刀刀尖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工件端面铣削过程对比示意图。图中:1、传动底座;2、轴套;3、紧固块;31、块体;32、条形槽;33、转动轴;34、电磁条;4、限位螺帽;5、铣刀柄部;51、刀柄头;52、固位条;53、永磁铁;6、铣刀颈部;7、铣刀周刃;8、容屑槽;9、铣刀端刃;10、铣刀刀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包括传动底座1,传动底座1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轴套2,轴套2的中部开设有异形槽且通过异形槽卡接有紧固块3,轴套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帽4且通过拧紧限位螺帽4对紧固块3的位置进行卡紧,紧固块3的内部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槽且通过环形卡槽活动连接有铣刀柄部5,铣刀柄部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铣刀颈部6,铣刀颈部6中底部外侧设置有铣刀周刃7,铣刀颈部6上铣刀周刃7之间开设有容屑槽8,且位于最底端容屑槽8的内设有铣刀端刃9,铣刀端刃9的底端设有突出于铣刀颈部6的铣刀刀尖10。进一步地,紧固块3包括块体31,块体31的四周开设有等距排列的八个条形槽32,块体31顶部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转动轴33,转动轴33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块体31内部的电磁条34。进一步地,转动轴33可带动电磁条34在块体31内部转动且转动范围为零度至一百八十度,通过转动形成吸力或斥力分别可用于固定和推动铣刀刀具。进一步地,电磁条34的顶端和底端的磁性相反,电磁条34上电连接有可控电流大小的电控系统,通过电控系统可对磁性大小进行调控。进一步地,铣刀柄部5包括刀柄头51,刀柄头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永磁铁53,刀柄头51顶部的周边焊接有位于永磁铁53下方的固位条52。进一步地,固位条52与条形槽32的数量相同且大小相互适配,固位条52可沿条形槽32上下滑动,在固位条52受到斥力上下运动时不发生冲突。进一步地,永磁铁53与电磁条34的两端分别产生相吸、相斥力,且随提供电磁条34的电流大小增强减弱,永磁铁53可通过电磁条34的磁性大小上下运动在铣削过程中对工件形成冲击力,加快铣削速率。进一步地,铣刀刀尖10的数量共有四个且等距分布于铣刀颈部6底端的四周,铣刀刀尖10在铣刀周刃7转动切削的同时对铣刀周刃7底端接触的工件进行切沟处理,可在切削部位开设环形沟,避免造成材料挤压的问题。工作原理,安装:将刀柄头51对准块体31底端中部的环形卡槽,以及将固位条52对准块体31上的条形槽32,向上推动铣刀柄部5使其与紧固块3相互卡接,再开启电磁条34的电控系统,电磁条34与固位条52之间产生吸力,对铣刀柄部5整体位置进行固定;加工:由上往下铣削工件顶端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包括传动底座(1),所述传动底座(1)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轴套(2),所述轴套(2)的中部开设有异形槽且通过异形槽卡接有紧固块(3),所述轴套(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帽(4)且通过拧紧限位螺帽(4)对紧固块(3)的位置进行卡紧,所述紧固块(3)的内部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槽且通过环形卡槽活动连接有铣刀柄部(5),所述铣刀柄部(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铣刀颈部(6),所述铣刀颈部(6)中底部外侧设置有铣刀周刃(7),所述铣刀颈部(6)上铣刀周刃(7)之间开设有容屑槽(8),其特征在于:且位于最底端容屑槽(8)的内设有铣刀端刃(9),所述铣刀端刃(9)的底端设有突出于铣刀颈部(6)的铣刀刀尖(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包括传动底座(1),所述传动底座(1)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轴套(2),所述轴套(2)的中部开设有异形槽且通过异形槽卡接有紧固块(3),所述轴套(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帽(4)且通过拧紧限位螺帽(4)对紧固块(3)的位置进行卡紧,所述紧固块(3)的内部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槽且通过环形卡槽活动连接有铣刀柄部(5),所述铣刀柄部(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铣刀颈部(6),所述铣刀颈部(6)中底部外侧设置有铣刀周刃(7),所述铣刀颈部(6)上铣刀周刃(7)之间开设有容屑槽(8),其特征在于:且位于最底端容屑槽(8)的内设有铣刀端刃(9),所述铣刀端刃(9)的底端设有突出于铣刀颈部(6)的铣刀刀尖(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块(3)包括块体(31),所述块体(31)的四周开设有等距排列的八个条形槽(32),所述块体(31)顶部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转动轴(33),所述转动轴(33)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块体(31)内部的电磁条(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精密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陈伯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