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48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包括防疫服本体,所述防疫服本体由裤子部分、上衣部分、帽子部分连接组成,所述防疫服本体的帽口、袖口、裤脚口采用可松紧式结构,从帽口下侧沿到裤子部分与上衣部分相接的腰部位置设置连续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拉链接合,并在腰部位置设置呼吸循环装置用于向防疫服内供风和排风。本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使防疫服本体具备换气的呼吸功能,保持防疫服内部具有新鲜的空气,使身体皮肤具有正常呼吸的氧气,保障穿着防疫服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疫服,特别是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
技术介绍
通常在疫区或生物战剂、病原微生物载体或有媒介物存留的污染区穿着,防止工作人员的皮肤、黏膜和伤口被污染。防疫服多为连身式或两截式。连身式防疫服将头罩、衣、裤连成一体,前胸有开口以方便穿着。两截式防疫服的上衣带头罩,下摆紧束,全套服装与防疫口罩或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高腰靴子配合使用。也可以不着靴子而直接穿防护袜和鞋套。通常采用特种布料、塑料布或特殊材料的纸缝制而成。现有防疫服能够防污染,单不透气,本来不透气是为了防止污染,但是工作人员长期穿着该防疫服会因身体的皮肤无法呼吸导致身体表皮坏死,危及工作人员健康。使工作人员容易产生疲惫,并导致抵抗力下降,影响健康的同时影响工作情绪和环境氛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使防疫服本体具备换气的呼吸功能,保持防疫服内部具有新鲜的空气,使身体皮肤具有正常呼吸的氧气,保障穿着防疫服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通过换气呼吸作业使防疫服内温度保持环境常温,让身体排除的热量、水分能够外排,从而起到缓解工作疲劳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包括防疫服本体,所述防疫服本体由裤子部分、上衣部分、帽子部分连接组成,所述防疫服本体的帽口、袖口、裤脚口采用可松紧式结构,从帽口下侧沿到裤子部分与上衣部分相接的腰部位置设置连续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拉链接合,并在腰部位置设置呼吸循环装置用于向防疫服内供风和排风。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呼吸循环装置包括可以弯曲的主供气管和主排气管,所述主供气管和主排气管并列围绕设置于腰部位置,设置盒体同时与主供气管和主排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盒体具有与主供气管连通的供气安装通道和与主排气管连通的排气安装通道,所述供气安装通道内从靠近主供气管到远离主供气管方向排列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一过滤装置和进气风扇,所述排气安装通道内从靠近主排气管到远离主排气管方向排列设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二单向阀和排气风扇,所述在上衣部分和裤子部分上分别设置多条与主供气管连通进气管和多条与主排气管连通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出气管与裤子部分、上衣部分贴合设置,并在每条进气管上设置有多个从防疫服本体内侧穿透至进气管内侧的进气孔,在每条出气管上设置从防疫服本体内侧穿透至出气管内侧的出气孔。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包括贴合设置与上衣部分前侧的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从前侧延伸至上衣部分的衣袖部分的第三进气管、第四进气管,位于上衣部分背侧的第五进气管、第六进气管,位于裤子部分前侧的第七进气管、第八进气管,和位于裤子部分后侧的第九进气管、第十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包括位于上衣部分前侧的第一出气管,位于上衣部分后侧的第二出气管,和位于裤子部分且分别向裤子部分的两裤脚延伸的第三出气管、第四出气管。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第三进气管和第四进气管仅在位于衣袖位置部分设置有进气孔。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从靠近主供气管到远离主供气管方向排列设置的活性炭过滤层、第一过滤棉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从靠近主排气管到远离主排气管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二过滤棉过滤层、第三过滤棉层。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还包括第四过滤棉层和吸水过滤层。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通过移动蓄电池供电。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蓄电池可拆卸地设置于腰部位置。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帽口为在帽口边沿围绕设置弹性绳的弹性可松紧式结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袖口、裤脚口采用拉绳式的可松紧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通过呼吸循环装置向防疫服内供风和排风,是防疫服能够具备主动换气的呼吸能力、呼吸循环新鲜空气,和内外热量交换,并排除放衣服内的水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前侧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后侧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呼吸循环装置部分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A-A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B-B剖视图。图中:裤子部分1、上衣部分2、帽子部分3、帽口4、袖口5、裤脚口6、拉链7、主供气管8、主排气管9、盒体10、供气安装通道11、排气安装通道12、第一单向阀13、进气风扇14、第二单向阀15、排气风扇16第一进气管17、第二进气管18、第三进气管19、第四进气管20、第五进气管21、第六进气管22、第七进气管23、第八进气管24、第九进气管25、第十进气管26、第一出气管27、第二出气管28、第三出气管29、第四出气管30、活性炭过滤层31、第一过滤棉过滤层32、第二过滤棉过滤层33、第三过滤棉层34、第四过滤棉层35、吸水过滤层36、移动蓄电池37、魔术贴38、弹性连接体3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阅图1-5,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包括防疫服本体,所述防疫服本体由裤子部分1、上衣部分2、帽子部分3连接组成,所述防疫服本体的帽口4、袖口5、裤脚口6采用可松紧式结构,从帽口4下侧沿到裤子部分1与上衣部分2相接的腰部位置设置连续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拉链7接合,并在腰部位置设置呼吸循环装置用于向防疫服内供风和排风。本专利技术的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通过呼吸循环装置向防疫服内供风和排风,是防疫服能够呼吸循环新鲜空气,和内外热量交换,并排除放衣服内的水汽。并在前胸位置设置魔术贴38以用于放置并展示工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呼吸循环装置包括可以弯曲的主供气管8和主排气管9,所述主供气管8和主排气管9并列围绕设置于腰部位置,设置盒体10同时与主供气管8和主排气管9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0具有与主供气管8连通的供气安装通道11和与主排气管9连通的排气安装通道12,所述供气安装通道11内从靠近主供气管8到远离主供气管8方向排列设置第一单向阀13、第一过滤装置和进气风扇14,所述排气安装通道12内从靠近主排气管9到远离主排气管9方向排列设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二单向阀15和排气风扇16,所述在上衣部分2和裤子部分1上分别设置多条与主供气管8连通进气管和多条与主排气管9连通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出气管与裤子部分1、上衣部分2贴合设置,并在每条进气管上设置有多个从防疫服本体内侧穿透至进气管内侧的进气孔,在每条出气管上设置从防疫服本体内侧穿透至出气管内侧的出气孔。其中,所述进气风扇14和排气风扇16用于提供呼吸循环动力,并通过第一单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包括防疫服本体,所述防疫服本体由裤子部分(1)、上衣部分(2)、帽子部分(3)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疫服本体的帽口(4)、袖口(5)、裤脚口(6)采用可松紧式结构,从帽口(4)下侧沿到裤子部分(1)与上衣部分(2)相接的腰部位置设置连续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拉链(7)接合,并在腰部位置设置呼吸循环装置用于向防疫服内供风和排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包括防疫服本体,所述防疫服本体由裤子部分(1)、上衣部分(2)、帽子部分(3)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疫服本体的帽口(4)、袖口(5)、裤脚口(6)采用可松紧式结构,从帽口(4)下侧沿到裤子部分(1)与上衣部分(2)相接的腰部位置设置连续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拉链(7)接合,并在腰部位置设置呼吸循环装置用于向防疫服内供风和排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循环装置包括可以弯曲的主供气管(8)和主排气管(9),所述主供气管(8)和主排气管(9)并列围绕设置于腰部位置,设置盒体(10)同时与主供气管(8)和主排气管(9)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0)具有与主供气管(8)连通的供气安装通道(11)和与主排气管(9)连通的排气安装通道(12),所述供气安装通道(11)内从靠近主供气管(8)到远离主供气管(8)方向排列设置第一单向阀(13)、第一过滤装置和进气风扇(14),所述排气安装通道(12)内从靠近主排气管(9)到远离主排气管(9)方向排列设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二单向阀(15)和排气风扇(16),所述在上衣部分(2)和裤子部分(1)上分别设置多条与主供气管(8)连通进气管和多条与主排气管(9)连通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出气管与裤子部分(1)、上衣部分(2)贴合设置,并在每条进气管上设置有多个从防疫服本体内侧穿透至进气管内侧的进气孔,在每条出气管上设置从防疫服本体内侧穿透至出气管内侧的出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包括贴合设置与上衣部分(2)前侧的第一进气管(17)、第二进气管(18),从前侧延伸至上衣部分(2)的衣袖部分的第三进气管(19)、第四进气管(20),位于上衣部分(2)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哲罗鹏胡婷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